王德江的《桑榆协会年会有感(二)》赏析一一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

慕春风

<p class="ql-block">  诗词群内出现了一波创作高潮。广大诗者有创作欲望,王德江,张裕山老师对部分优秀作品作了认真的讲评。指出创作上的优缺点,开拓引导创作思路,研究创作方向和方法。使创作,讲评,拍砖,修改,加精,形成良性循环,对桑榆诗词协会创作的整体提高起到了良好的推动作用,其作法应当鼓励。</p> <p class="ql-block">桑榆协会年会有感</p><p class="ql-block">王德江</p><p class="ql-block">情满桑榆爱满怀,打拼一路不徘徊。</p><p class="ql-block">妪翁赓续盛唐脉,致仕仍充画栋材。</p><p class="ql-block">经年编辑刊多集,大月检查夸数回。</p><p class="ql-block">皤头岁月风标树,诗伴余生笑未来。</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王德江的《桑榆协会年会有感(二)》赏析一一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p><p class="ql-block">张裕山</p><p class="ql-block">作者的这首诗用溢美之词赞扬了桑榆诗词协会以往的工作,充分肯定了以往工作的业绩。</p><p class="ql-block">首联“情满桑榆爱满怀,打拼一路不徘徊。”是对二十年来活跃在泰来诗坛上老年诗友的褒奖。老年诗友是泰来诗坛的主力军,二十年来,他们把满腔的爱都献给了他们所钟爱的诗词事业,在繁荣县域文化方面一往直前。很多老诗友患有基础性疾病,但他们仍然坚持创作,坚持编辑诗刋,坚持校阅稿件……他们没有报酬,但乐此不彼。作者本人就是突出的一例,才有如此的真情实感。</p><p class="ql-block"> 颔联和颈联主要是对老年诗友取得业绩的具体描写。“妪翁赓续盛唐脉,致仕仍充画栋材。经手编辑刋多集,大月检查夸数回。”从泰来县诗协成立至今,老年诗友们如饥似渴地学习唐诗宋词,从中汲取精髓,不断提高自己的国学底蕴,写出了数以万计的佳品精品。有一些老年诗友出版了自己的诗集。大部分人都跨入了中华诗词学会会员和省诗词学会会员的行列。有些人成了省市诗词创作的佼佼者。他们虽然退休了,仍老有所为。据我所知,黑龙江省县域创办诗刋的凤毛麟角,(齐市其他县好象没有)而泰来县有两本诗刋,其中一本就是桑榆诗词协会创办的,现已出刋21期。在今年全国先进诗词乡回头看检查时,受到了省诗词协会会长胥春丽,老会长陈修文等一行领导的高度赞扬。为泰来县争了光。</p><p class="ql-block"> 尾联“皤头岁月风标树,诗伴余生笑未来。”与首联相照应,赞扬老诗友头白而心红,年高而志远,是同辈人中的楷模!他们会打拼一路不徘徊,诗伴余生笑未来。作者用了一个“笑”字。是体现晚年价值的笑;是老有所为的笑,;是兴趣爱好得到发挥的笑,;是写出了精品的笑;还是兼而有之的笑,留给读者结合自己的实际去品味吧!</p><p class="ql-block">真是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呐。</p> <p class="ql-block">制作单位:桑榆诗词协会</p><p class="ql-block">诗 作 者`:王德江</p><p class="ql-block">诗评老师:张裕山</p><p class="ql-block">制 作:张凤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