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春归万物苏,研途正当时。在这草木蔓发、生机盎然的季节里,新庙小学与达日罕小学再度携手,以教研为桥,以课堂为媒,开启了2025年春季学期的教育共建之旅。两校教师在学校教导处的统筹安排下,以新庙小学周集备活动为载体,各学科有序开展教研活动,从集体备课的思维碰撞,到课堂实践的百花齐放,再到研讨反思的智慧沉淀,每一步都踏响教育协作的铿锵足音。</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语文学科</b></p> <p class="ql-block">一年级的语文学科组第二周集体备课由刘莹老师主备。对一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进行大单元教材分析。刘莹老师先从“单元语文要素、单元人文主题、单元教学目标、单元教学导引、课时分配”五个方面细致介绍了第二单元的总备。由同年级组郭艳梅老师、邢慧洁老师、张子静老师对教学设计进行修改和补充。常态课也是由刘莹老师执教,在课堂上刘老师教学思路清晰,重点让学生们学习提取文中明显信息,领悟领袖的心愿。给孩子们搭梯子进行了语言运用训练,让孩子们学以致用。通过朗读让孩子们感悟到课文中乡亲们对毛主席的崇敬和感激之情。课堂中,孩子们开心的笑容、童趣的稚语、大胆的提问、机智的回答、自信的表现让老师们为之感到开心。课后,及时与达日罕小学教师及时进行沟通交流,解决教学上的难题。</p> <p class="ql-block">二年级组周集备的 主备人李梦涵老师从单元整体切入,提炼了单元大主题为“关爱”,并创设了“争当关爱小使者”的情境任务,设计了“雷锋在身边”“劳动最光荣”“关爱分享圈”三大活动,将识字写字、阅读理解与口语表达有机融合。通过结构化的学习框架,使单元学习内容前后联结,形成一个整体,发挥单元教学合力。在课例展示中,我们低段还是以口语交际和写话为主,这是学生第一次不看图的写话课。相比于看图写话中的图画支架,学生可以根据图画上的内容写。本次的写作支架换成了问题和表格,三个问题:他是谁?长什么样子?你们经常一起做什么?引导学生抓住人物的特点,站在与学生对话的角度进行引领。表格直观地引导学生从姓名、外貌特点、和好朋友一起做的事情这三个方面介绍"张池”,和达日罕老师一起共同交流探讨。</p> <p class="ql-block">三年级语文本学期周集备内容为每个单元单元习作,第二周周集备内容为第二单元习作《看图话,写一写》。三年级学生能够将画面的内容描述出来,到缺乏一定的顺序与想象,因此让学生学会观察人物表情、语言、动作将画面内容写具体。 本堂课,姜永艳老师首先由古诗《村居》引入,感受古人放风筝的乐趣。然后让学生按一定顺序观察图片,将内容着力点放在图片中三个放风筝的孩子。学生边观察图片边说看到了什么,姜老师随机板书习作方法。每个环节层层递进,整堂课结束不少学生已经能说出一段不错的文字。达到了语文要素中的要求:展开想象写一段话。无论是备课环节还是授课环节我们都以开通腾讯会议的形式和达尔罕学校的莲花老师、呼斯楞老师沟通交流。</p> <p class="ql-block">3月15日下午第五节课,达日罕小学娜荷芽老师和呼斯楞老师通过腾讯会议,加入到新庙小学四年级组语文周集备活动中来,共同参与了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集体备课活动。新庙小学孙筱光老师为此次集备的主备人,从单元主题、学习内容、课标要求、内容分析、学情分析、单元学习目标、单元学习规划以及单元学习评价等方面进行详细备课。达日罕的两位老师也对孙老师的备课进行了补充。15日由王成芳老师执教《千年梦圆在今朝》,王老师抓住本单元的“人文主题”和“单元语文要素”,实现双线并行。从而达成本单元的单元目标!</p> <p class="ql-block">3月15日,五年级组语文教师和达日罕小学教师进行线上备课。迟有会老师授课,迟老师分步骤引导学生回顾《草船借箭》的故事脉络。她先请几位同学简述故事的起因——周瑜对诸葛亮心怀妒忌,用短期造出十万只箭的任务为难诸葛亮。诸葛亮立下军令状 承诺三天内造好十万支箭;接着,又让大家详细描述事件的经过:诸葛亮利用大雾天气和草船巧妙设计,成功从曹军处“借”得十万支箭;最后,师生共同总结了故事的结果——周瑜对诸葛亮的才智心服口服,也为孙刘联军奠定了抗曹的信心。为了进一步拓展学生的思维,迟老师还组织了一场小组讨论,围绕“如果我是诸葛亮,我该如何完成任务”这一话题展开。课后,和达日罕老师共同探讨本节课的成功之处以及存在的问题。</p> <p class="ql-block">3月16日(周四)下午第六节,达日罕小学马玉敏老师通过腾讯会议平台,跨越空间阻隔,与新庙小学六年级语文组开展联合教研活动,共同参与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集体备课。本次集备由新庙小学张通老师担任主备人,张老师从单元主题定位、学习内容架构、课程标准解读、教材深度剖析、单元大情境、单元目标设定、及评价体系构建等模块进行设计。达日罕小学同仁基于地域教学特色,针对蒙古族学生认知特点提出了宝贵的补充建议,两校教师集思广益,共同优化了教学设计。</p><p class="ql-block">3月18日,新庙小学张岚老师执教的《汤姆·索亚历险记(节选)》研讨课,为单元教学提供了生动实践范例。面对略读课文的教学定位,张老师以"经典名著深度导读"为理念,创新采用"人物+情节"双轨教学模式。引导学生聚焦汤姆·索亚的多面性格与精彩历险经历。在循循善诱中,既帮助学生掌握外国文学名著的阅读策略,更激发其对文学作品中人物形象塑造、情节架构技巧的深度思考,有效培养了高阶阅读能力,让略读课文的教学价值得到最大化实现。</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数学学科</b></p> <p class="ql-block">一年级在集体备课后,由崔建波老师进行了课例展示,崔老师首先引导学生在真实情境中经历用实物和小棒摆一摆、圈一圈等方法经历充分数数,体会数是对数量的抽象,再交流一个一个、几个几个、十个十个数,感受100以内数的大小及数序,感悟计数单位“十”;接着组织学生借助画图、小棒与计数工具个性化、多元表征数,进一步认识数位、位值制,基于位值意义学习读写;再引导学生在整理百数的过程中感悟数的顺序、发现数的排列规律、掌握数的大小比较;最后崔老师组织学生运用对数的认识与组成探索简单加减运算的算理算法,一节课学生在操作中学习知识。</p> <p class="ql-block">本次周集备的内容是第三单元图形的运动,二年级数学教师和达日罕学校教师通过线上备课的方式,一起研讨。王志芳老师从单元主题分析、学情分析、单元整合、单元活动设计及作业设计等几个方面进行备课,并确定陈红老师上课内容:轴对称图形。</p><p class="ql-block">常态课中,陈红老师为学生准备充足的学具,让学生通过动手折发展轴对称图形的特点,最后陈老师用判断平面图形是不是轴对称图形作为本课的拓展内容,学生通过动手折,发展平行四边形不是轴对称图形,为学生积累感性经验。</p> <p class="ql-block">3月16日,新庙小学三年级数学组和达日罕小学通过腾讯会议对于《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单元进行了单元整体备课。首先,主备教师尹帅老师对本单元进行了单元课标分析、单元教材分析、单元评价任务和整体教学建议、重点课时教学设计、课时和单元作业设计、对单元整体教学的思考,我校三年级组数学教师与达日罕小学数学教师进行教学探讨、研究,提出了自己对教材的理解和教学建议。李英伟老师针对本单元教材中的重难点,学生易错点等方面,进行提前解读,执教教师对教材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充分发挥了集体的智慧和力量。</p> <p class="ql-block">基于两校单元备课,3月17日上午尹帅老师进行了课堂展示,三年级下册《灵活选择估算策略解决问题》。两校数学教师通过腾讯会议,将新庙小学与达日罕小学的课堂链接在一起,进行了一场线上课堂展示直播,尹帅老师通过生活情境引入课题,让学生经历“分析问题、选择策略、估算验证、优化方案”的过程让学生结合具体情境选择合适的估算策略,很好的完成了本节课的重难点,培养了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体会了数学解决问题的多样性。</p> <p class="ql-block">四年级组在本周的集备活动顺利结束后,我们组的孙艳茹老师基于集备成果,进行了《乘法结合律》这一课时的教学展示。孙老师的课堂设计精妙,通过贴合生活的情境引入,激发学生的探索欲,引导学生逐步观察、比较、分析算式,自主归纳出乘法结合律。在授课过程中,孙老师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组织小组讨论、交流分享,让学生在思维碰撞中深化对知识的理解。与此同时,我们与达日罕小学的老师们开展了直播观课活动。直播画面清晰流畅,达日罕小学的老师们得以实时观看孙老师的精彩授课过程。这种跨越空间的观课方式,为两校教师搭建了便捷的交流平台,打破地域限制,促进教育资源的共享与互动 。</p> <p class="ql-block">五年级数学集备活动结束后,刘明月老师进行了《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这一课时的展示,本节课的学习注重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的培养,通过让学生动手操作、自主探索来学习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在教学中,刘明月老师先让学生动手操作,展开长方体和正方体纸盒,通过看一看、指一指、摸一摸、说一说,调动多个感官来很好的认识、理解表面积这一概念。通过比较分析深刻地体会长方体和正方体各个面积之和就是这个长方体或正方体的表面积,以及长方体6个面之间的关系,抓住了推导长方体表面积计算方法的关键,再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共同探索出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在这一过程中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在多种算法的交流中选择适合自己的算法,不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更有助于学生形成探索性学习方式,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及实践能力。与此同时,我们与达日罕小学的老师们开展了直播观课活动。直播画面清晰流畅,达日罕小学的老师们得以实时观看刘老师的精彩授课过程。我们与达日罕的老师们携手共进,共享教育智慧。</p> <p class="ql-block">为推动高质量教学,进一步提升教师校本研修能力及教学实践水平,新庙小学以及达日罕小学六年级数学组在大概念的引领下,以核心素养为导向,开展了“大单元”的教学实践。主要包括集体备课和常态课展示两个方面。</p><p class="ql-block">开学初,六年级数学备课组便对本学期的教学内容进行了系统梳理,并确定在第二周将“圆柱与圆锥”作为大单元教学研究重点。于3月17日第六节课开展了集体备课活动, 首先由主备人王海燕老师对这一单元进行大单元设计和教学思路展示,王老师在展示过程中,充分体现了对单元整体教学的深研过程。她从教材入手,对本单元进行整体解读,详细阐述了教学目标、重难点、教学过程、教学思路和教学策略,并对学生核心素养达成、以及评价等环节的设计意图进行说明。同时提出自己有疑问的地方。其他老师提出自己的见解。然后备课组每一位老师分别对本单元每一节课进行详细设计,所有参与教师对每一课都认真研讨,精心打磨,力求精益求精,从而大大提升了备课质量。并重点研究展示课例:解决问题--不规则物体的体积。</p><p class="ql-block">3月19日上午刘老师在六年一班进行集体备课展示。刘老师教学基本功扎实,教学环节环环相扣,层层深入等诸多亮点,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展开,再通过情境导入,一方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快速的了解了学生对于已有知识的掌握程度,准确及时的摸清了学生学情,从而在课堂上更显游刃有余。积极引导孩子们在数学知识海洋中探索与进步,讲解细致,师生共同探索新知识,孩子们在老师的引导下学得津津有味,掌握了不规则物体的体积可以通过倒置转化成规则物体的体积来求。</p><p class="ql-block">本次大单元主题教学活动基于学生学情进行针对性教学,对“圆柱与圆锥”单元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把握。学生们不仅掌握了知识,还锻炼了动手能力,数学思想进一步加强,真正为学生成长增效,使核心素养有效落实。</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英语学科</b></p> <p class="ql-block">在教导处的组织下,英语学科组本周与达日罕小学共同开展了集体备课活动。本学期,我们以三年级新教材研究为重点,通过深入研读教材、细化备课任务,对单元内容进行了整体分析。结合学情,老师们围绕情境导入、活动设计、作业布置及教学细节等环节展开细致讨论,不断优化教学设计,确保课堂高效实施。 本次备课活动由三年级任课教师武鑫慧老师担任主备人,并展示了一节常态课。活动中,英语组教师与达日罕小学的三位老师通过线上平台实时互动,就教学方法和课堂实施进行了深入交流与经验分享。 </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科学学科</b></p> <p class="ql-block">科学教师与达日罕学校教师一起备课,听课。课前,同学们分享与造船相关的科学小知识。老师通过有趣的情景导入“想要一起去探险吗?”,引导学生大胆挑战,尝试用橡皮泥和铝箔制作小船,摸索让船浮在水面的方法。在实验过程中,学生通过调整船体的形状和材料的分布,经过多次尝试和改进,终于成功制作出有一定载重量的小船。学生意识到,在船的设计中,不仅要考虑船体的重量和形状,还要重视船体底部的宽度,这对船的稳定性有着重要的影响。</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音乐学科</b></p> <p class="ql-block">二年级音乐课程《山谷回音真好听》的周集备活动按计划如期进行。新庙小学的老师与达日罕学校的老师们,以腾讯会议的形式齐聚一堂,共同为提升音乐教学质量而努力。各位老师各抒己见,认真讨论、做笔记,力求将每一个细节都打磨到最佳状态。每一幕画面都展现了团队合作的力量,也体现了对教育事业的热爱。此次集备围绕如何让孩子们更好地感受歌曲中的自然之美展开,老师们提出了许多富有创意的想法。例如,通过模仿山谷回声的方式,让学生亲身体验声音的传播过程;利用多媒体技术展示山间美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些方法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歌曲内涵,还能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p><p class="ql-block">走进教室,这里充满了浓厚的学习氛围。一堂别开生面的《山谷回音真好听》常态课正在进行中。教室内,学生们端坐整齐,全神贯注地聆听老师的讲解。讲台上的我们优秀的年轻教师,盖晏铭老师充满激情地演绎着歌曲,并引导学生们积极参与互动环节。课堂上,师生之间形成了良好的交流氛围老师鼓励学生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并通过问答、讨论等形式加深他们对歌曲的理解。此外还设计了丰富多彩的表演活动,让学生们在实践中感受音乐的魅力。这种寓教于乐的教学方式极大地提高了学生们的参与度和学习效果。愿每一位孩子都能在音乐的世界里找到属于自己的快乐,让生活充满欢乐、爱与奇迹。</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体育学科</b></p> <p class="ql-block">通过线上与达尔罕小学的老师们共同探讨了如何让孩子们在体育活动中更好地掌握《快速变向跑》这项技能,同时激发他们对运动的兴趣和热爱。体育教师对本课重点激烈探讨,在教学过程中,先让学生进行简单的侧向滑步、交叉步练习,强化脚步灵活性,再逐步过渡到快速变向跑动作学习,由易到难,符合学生技能掌握规律。课后对王锐老师本堂课进行了研讨,课堂上学生参与度很高,对新颖的变向跑练习兴趣浓厚。小组竞赛环节氛围热烈,激发了学生的好胜心和团队协作精神。但分解动作讲解时间稍长,导致练习时间略显不足。游戏教学法深受学生喜爱,像“变向跑接力”游戏,有效提升了学生的练习积极性,但游戏规则可以更细化,减少学生在游戏过程中的混乱情况。</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美术学科</b></p> <p class="ql-block">在本周的集备活动顺利结束后,美术组苗雪飞老师基于集备成果,进行了人美版三年级小学美术《恐龙世界》这一课时的教学展示。苗老师的课堂设计精妙,通过观看恐龙种类视频,激发学生的探知欲,引导学生逐了解恐龙的种类、恐龙的组成,自主归纳出如何绘画出恐龙作品。在授课过程中,苗老师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组织小组讨论、交流分享,让学生在思维碰撞中深化对恐龙的了解。与此同时,我们与达日罕小学的老师们开展了直播集体备课活动。直播画面清晰流畅,达日罕小学的老师们积极参与其中,发表自己的见解。这种跨越空间的备课方式,为两校教师搭建了便捷的交流平台,打破地域限制,促进教育资源的共享与互动 。</p> <p class="ql-block">“教”以潜心,“研”以致远,在新课程理念、新课标要求的背景下,我们会在教研之路上砥砺前行、大胆创新,落实学科核心素养,为教育赋能。教无涯,研无尽,研前有准备,研中有碰撞,研后有思考,教育之花会愈发灿烂!</p> <p class="ql-block">签发:张旭光</p><p class="ql-block">审核:张国刚 张春玲</p><p class="ql-block">文字、照片:各学科周集备负责人</p><p class="ql-block">编辑:王凤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