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美篇名:平平淡淡</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美篇号:39156020</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图:家藏老照片</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1961年6月的一天上午,天很蓝,地很绿,阳光很明媚,空气特新鲜。我和同学们怀着憧憬,还有少许不安,结伴踏过那架横跨幸福河水的月亮拱桥,顾不得欣赏桥下的潺潺流水,和郭沫若题写的商丘市回民中学几个大字的豪放恣肆,快步进入校门。小升初考场就设在这里,我们要在这里做最后的冲刺,实现美好的升学梦。</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一天两考,上午算术,下午语文。考场内一派肃穆庄重的气氛,只有钢笔在试卷上书写时发出“沙沙沙”地声音。我偶尔抬头,可见窗外班主任韩位东老师踱来踱去的身影。从一年级到六年级,我的学习成绩都是名列班级前几位,尤其是最近临考前的几次模拟考试,算术得分都在95分以上,作文也多次被韩老师评判成优秀,还在班上当范文来讲评,并张贴在教室后墙上的《学习园地》里,供同学们学习鉴赏。韩老师对我说:“只要能正常发挥,你考取市里的重点中学——第一中学,应该是没有问题的。”其实,我对自己的实力同样充满了信心。</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上午的算术试卷,比模拟考试还要容易。我估计不能得满分也差不了多少。对于下午的语文考试,我更加地信心百倍,因为我的语文成绩向来就比算术成绩好。语文考的是一篇作文。题目是《立志建设农村》。这个题目却大大出乎老师在考前猜题之预料。对于记叙文如:记某老师,记某同学,记某件事等,我驾轻就熟。而对今天这个政治性较强的议论文,甚感陌生。好在我平时喜欢作文,写作能力也自认相当的不错,这也是老师和同学公认的。我平静了一下心情,想起老师经常说的:“一颗红心,两种准备”这句话,很快形成思路,便洋洋洒洒一路写了下去。写好后又认真审视一遍,段落还算分明、语言还算流畅,论点突出论据充分,自我感觉不错,便提前交了卷。</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从考场里出来有如释重负般的轻松。韩老师见我出来,立即迎了上来,问我作文是怎么写的?我说,一颗红心两种准备,考上了继续上学,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把身体锻炼好,等到初中毕业,再到农村去,用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和强健的体魄与广大农民伯伯一道,立志把农村建设好。韩老师着急地问:还有呢?如果没考上,现在就回农村去,像老家的运亭哥铁桂叔那样,当个会计员或者记工员或者技术员,和乡亲们一道,把家乡建设好。韩老师长吁一口气,这还差不多,能考上,没问题。韩老师又一次拍着胸脯说。</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就是苦苦等待录取通知书,每到夜里都做升入第一中学或者回民中学的美梦。望眼欲穿中,终于等到了录取通知书下发的日子。眼看同学们一个个陆续拿到了录取通知书,熊文路考上了一中,胡志生考上了回中,考上的兴高采烈、欢呼雀跃,没有考上的黯然失落、神情萎靡。我的心在一点点地沉没,希望之火在一点点地熄灭。直到韩老师亲口对我说:“真没有想到,你没有考上,是家庭连累了你,唉!”惋惜之情溢于言表。</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写到这里不得不说说父亲了。父亲外表质朴憨厚,平时少言寡语,内里则禀赋超人、过目能诵。得太爷爷和爷爷真传,少年即满腹经纶,且写一手好毛笔字。年青时随爷爷在祖传的睢县县城私塾馆当教书先生,日本鬼子进中国那年,毅然投笔从戎效命疆场。八年抗战中父亲自连部文书做起,一步步做到师部军械员(上尉军衔)。日本鬼子投降后的1946年,父亲毅然辞军经商,在商丘(朱集)做粮食生意,没有参与内战,父亲的这个选择至关重要,不然就罪孽深重了。1955年国家粮食统购统销,父亲和母亲同时参加了第二糖烟酒公司,父亲当公司会计,母亲当营业员,父亲和母亲老老实实地做人,勤勤恳恳地工作,几乎年年都是先进工作者。但父亲年青时的这段国军经历依然影响了子女们的前途。</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小升初落榜,是我人生道路遇上的第一次挫折,也是我求学道路上的第一次挫折,对我的打击是巨大的。自懂事起从来不知愁滋味,现在体会到了,我和别人不一样,将背负出身不好的包袱一辈子,也必将影响今后的人生,所有的理想和美好愿望都将化为泡影,我感到前所未有的迷茫、沮丧、恐慌、无奈、不知所措。我饭不吃、话不说,蜷缩在床上,凝望着低矮暗黑的屋顶,感觉整个世界也是狭小黯淡的了。恍惚之间,苏联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保尔柯察金闯入脑海,指着我说:你不能沉沦,你得坚强。“一个人的生命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不会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碌碌无为而羞愧!”我终于想明白了,我得承认出身不好是不能选择的,也得承认没有考上学这个事实,今后的路怎么走?这才是我应该考虑的问题。是保尔柯察金让我从噩梦中走了出来,他的这句名言也成了我一辈子的座右铭。</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其实除了上学还有许多条道路可以走。我首先想到回老家,重新回到爷爷奶奶的身边,像作文里写的那样,参加农业生产,和乡亲们一道建设美好的家乡。母亲一句话否定了我:你才多大呀,现在回老家只能是爷爷奶奶的累赘。那就在本市找工作吧,问了几个单位,一说年龄都不要。母亲说,还是等机会吧。那个时候家里人口多,只有父母上班挣钱,没空做家务。姥姥既要看护弟弟妹妹,还得做饭洗衣打水,忙得很。我就主动帮助姥姥分担一些家务,母亲为了不耽误工作,早早地就给小弟断奶了,姥姥给小弟做饭,我就负责给小弟喂饭,把面条吹凉了,用筷子挑着一根一根地喂。小弟吃饱了,就哄着他玩。那段时间我还学会了打水,用任爷爷家的那副水桶,第一次打水差点把水桶掉井里,后来我把井绳在桶上挽个扣,就不怕水桶掉井里了。</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有远见的父亲给我买了两副字帖,柳公权的和颜真卿的,用包糕点的包装纸亲自写了几张字帖,让我临仿;还教我打算盘,在算盘上反复练习打百子、三遍九、九遍九、凤凰展翅、狮子滚绣球等算式,让我有空就练,说以后工作中毛笔字和算盘都能用得着。后来文革中替两派写大字报写标语用上了书法,当会计用上了算盘,此是后话。总之有事干了,小升初落榜的阴影也就逐渐地淡了。</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转眼到了10月份,有幸升入初中的同学已开学一个多月了。忽然有一日,父亲对我说,八八民办中学招生,你去上学吧。当真是“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了。那年我13岁,经过人生第一次挫折的磨炼,正在由一个懵懂无知的少年,提前过渡并蜕变成知道摆正位置,明白事理的青年了。</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