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泊尔之行——奇特旺公园、蓝毗尼(1)

大川

<p class="ql-block">  三月初,在西安天马旅行社梅子(张丽梅)哪儿,报了尼泊尔的八天七晚行程,因飞机从成都起飞,我们前后都要增加一天一夜,成了十天九晚的行程。梅子对游客非常负责,出行前,对路途中可能遇到的问题,给予详细解答。临行前,又告诉我们出行应该准备的物品及注意事项。</p><p class="ql-block"> 三月十四日下午,我们乘高铁前往成都东站。进入汉中到成都东站,一路青黄色,青色的麦苗,黄色的油菜花田(高铁上拍照)。当晚,入住离天府机场不远的棉丰社区(原来的棉丰村)酒店。</p> <p class="ql-block">  第二天早上,外出吃完早饭,就在附近遛达,虽然下着小雨,但景色不错。</p><p class="ql-block"> 北宋祠人秦观的《行香子•树绕村庄》就是对这里景色的描述:树绕村庄,水满陂塘。倚东风,豪兴徜徉。小园几许,收尽春光。有桃花红,李花白,菜花黄。</p> <p class="ql-block">  九点十分,我们坐酒店的大巴车去机场,十点二十五和领队@燕子(陈燕)汇合,@燕子给大家(团员共十九人)讲了到尼泊尔应注意事项后,办理行李托运、过关手续。十二点五十五从天府机场起飞,于当天加德满都时间下午三点多到达(尼泊尔比中国时间慢二个小时十五分钟),地导在机场接上我们,给每个人送了鲜花花环和手串后,带我们吃完中餐,入住酒店。</p><p class="ql-block"> 在飞机上,我们前后的座位都是在网上加钱买的(前排座位每人一百元,后排座位每人五十元),就是为了能靠右舷窗边看珠穆朗玛峰。结果飞机改航,不从珠峰上空飞过,只能远观,看到的是一片山峰。</p><p class="ql-block"> 我们入住酒店前面的街道夜景</p> <p class="ql-block">  在加德满都吃中餐时,发现这里的上菜速度很慢,一桌十人一个菜都吃完一会儿了,还不见下面的菜上来。我们住的酒店大车进不来,得用小车把行李箱运到酒店门口,服务生再把箱子放到大厅后,自己下来拿。在尼泊尔发现,这里的瓶装水量很大,一瓶一千毫升。</p><p class="ql-block"> 尼泊尔1—0的数字(图片来自网络)</p> <p class="ql-block">  在酒店吃早餐时,看到加德满都市区的房子,密密麻麻的一大片,远处的山峰清晰可见。</p> <p class="ql-block">  在加德满都看到,街道上好多地方都是坑坑洼洼的,卫生也不好,背街小巷里还可能踩上狗屎。</p><p class="ql-block"> 16号早饭后,七点出发,到奇特旺十二点半。吃完午饭,把行李放房间,一点半坐吉普车(一个车三排座位,每排能坐四个人)去奇特旺国家公园探险。</p><p class="ql-block"> 加德满都酒店房间</p> <p class="ql-block">  我们一行八个人和司机、地导先坐船在娜普娣河观景,地导说,这条河里有鳄鱼,让大家小心,手别放在船帮上。下船后,再在向导的带领下,徒步走出公园保护区,还看到保护区的武装人员进去巡逻(进入奇特旺公园,没有向导的带领,不让进入)。</p><p class="ql-block"> 奇特旺森林公园的游船码头</p> <p class="ql-block">  坐船途中,看到塔鲁族人在河里洗澡(图片来自团友@苍鹰)</p> <p class="ql-block">  尼泊尔奇特旺国家公园,位于特莱平原中部,在尼泊尔王国独立前,这里一度是英国、印度的王室和贵族专用的狩猎场。1973年,为了保护珍贵的野生动植物资源,奇特旺国家公园正式挂牌成立,周围设有数十处武装哨位,用来保护这里的珍稀动植物资源。主要动物有:孟加拉虎、亚洲象、熊、豹、鳄鱼以及350多种鸟类。</p><p class="ql-block"> 娜普娣河景色</p> <p class="ql-block">  奇特旺的含义是:密林心脏。古代,从巴基斯坦的印度河至缅甸边境,一度是壮阔的原始森林,如今,仅存最后几片珍贵林带。其中,最闻名遐迩的就是奇特旺,她是印度和尼泊尔之间的丘陵地带中,为数不多的未遭破坏的自然区域,更是世界上罕见的亚洲独角犀牛的栖息之地,和孟加拉虎的最后栖身之处。</p><p class="ql-block"> 徒步中看到的花树</p> <p class="ql-block">  我们乘船准备上岸时,看见了这只在河里高地上晒太阳的鳄鱼(图片来自团友@苍鹰)。</p> <p class="ql-block">  我们的地导是一个尼泊尔的帅小伙儿,脸上留着串脸胡,风趣幽默、爱说爱笑,和团里的团员很快就熟悉了。路途中,给大家讲解尼泊尔的风情风物,景区故事、景点概况等,让我们对尼泊尔有了更多的了解。</p><p class="ql-block"> 徒步中看到的房子</p> <p class="ql-block">  徒步后,我们再坐吉普车去奇特旺公园寻找动物的踪迹。</p><p class="ql-block"> 司机慢慢得开着车,向导和大家的眼睛在道路两边搜寻,看见动物就停下来让大家拍照。</p><p class="ql-block"> 看见两只大犀牛,一只犀牛一看到人就跑到丛林里去了,还有一只侧着身子吃草……</p> <p class="ql-block">  这次出行,团里有两位四川绵阳来的摄影高手,对团里团员来说,真是福气,他们拍摄的好多图片发到群里,团员们照单全收。</p><p class="ql-block"> 快看,蓝孔雀……</p> <p class="ql-block">  这是什么鸟?</p> <p class="ql-block">  还有这个?</p> <p class="ql-block">  一只鸟儿在飞行……</p> <p class="ql-block">  这个猴子离我们太远,团友@苍鹰用长焦镜头拍下来了</p> <p class="ql-block">  母子梅花鹿</p> <p class="ql-block">  领队燕子每天晚上都要在出行群里,发布第二天行程安排、天气预报、穿衣指数等,对团员们也是无微不至的关照。加德满都街道上车多路窄,地导和领队燕子总是一前一后的保护着团员们的安全。</p><p class="ql-block"> 亚洲象</p> <p class="ql-block">  河里的一对鸳鸯离得较远,我们能看到但拍出来不太清晰,这是团友@苍鹰用长焦镜头拍到的。</p> <p class="ql-block">  躲在树丛后面的马鹿</p> <p class="ql-block">  车正开着,迎面走来一只正在“遛达”的亚洲独角大犀牛,趁犀牛愣神的功夫,大家一阵猛拍,大概是这只犀牛知道发生了什么时,一溜烟地跑进树林里去了……</p> <p class="ql-block">  车继续往前走,突然,我们前面的吉普车停在那里不动了,大家屏息静气顺着他们目光一看,树林里,一只大蟒蛇正在吞吃一只梅花鹿……(十二张动物图片均来自团友@苍鹰)。</p> <p class="ql-block">  奇特旺公园的美景</p> <p class="ql-block">  娜普娣河边吃草的三只梅花鹿</p> <p class="ql-block">  从奇特旺公园出来,我们和团友们汇合,到娜普娣河边看落日。</p> <p class="ql-block">  从外面回酒店,看塔鲁族表演的民族舞蹈。</p><p class="ql-block"> 塔鲁族表演的舞蹈视频</p> <p class="ql-block">  晚上六点半,吃完晚饭洗漱休息。领队燕子在群里告诉第二天去蓝毗尼的团友,那边天气热,最高气温37℃。</p><p class="ql-block"> 17日,我们八个人早上五点坐车去蓝毗尼,其余团员因头天中午出发晚,没去奇特旺公园看动物,今上午他们补上。下午去骑大象,不骑大象的团友就自由活动。</p><p class="ql-block"> 蓝毗尼,又译岚毗尼、腊伐尼 、林微尼等,释迦牟尼佛的诞生地,佛教的主要圣地之一,它处于尼泊尔西南和印度交界处,在鲁潘德希县境内,距加德满都360公里,距奇特旺120公里,为尼泊尔政府保护的文化遗址。</p><p class="ql-block"> 蓝毗尼寺开发区域的大门</p> <p class="ql-block">  今天从奇特旺出发后,七点半途中休息了一下,大概八点左右进入山区,不知道这条路有多长,我们堵在路上两个多小时,就是出不去。</p><p class="ql-block"> 中午十二点半到达蓝毗尼,吃了咖喱饭后,在向导的带领下,坐着蹦蹦车(一车四人)前往蓝毗尼开发区域,拜谒了释迦牟尼佛的舍利子(图片来自团友@尹力平)。</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蓝毗尼,是梵文“可爱”的意思。这里原为古代天臂国善觉王夫人兰毗尼的花园,此处因此而得名。今天的蓝毗尼是个不大的村庄,绿树成荫,景色秀丽,有许多与释迦牟尼佛有关的历史遗迹。</p><p class="ql-block"> 车行驶在前往蓝毗尼的土路上,到处都在修路,道路上只能容纳两个车辆会车。我们的车停在一个挖土机旁不能动弹,中间有能通过一个摩托车的地方。摩托车骑士们戴着头盔(后面若有人基本上不戴头盔),披着一身的尘土,像勇士一样,穿行在两车之间,所过之处,扬起一股灰尘。</p><p class="ql-block"> 这条土路有个拐弯处,一次只能容纳一个大货车通行,一个方向的车过得差不多了,另一个方向的车辆再通过,即使摩托车,到这里也只能跟在大车后面,不能抢道,不然,容易出事故。</p><p class="ql-block"> 蓝毗尼的街道</p> <p class="ql-block">  蓝毗尼又被称为“佛祖的故乡”,是个很纯净的地方。这里民风淳朴,大部分地区是乡村,生活着极其顽强的塔鲁族人民。他们世代务农,生活的环境是炙热的南部平原,一天只能来两个小时的电。你觉得他们的生活无聊吗?那么,塔鲁族人会告诉你:这里一切都挺好,只是电少了点。可能是由于天生生活在不是很好的环境中,塔鲁族人大多生性乐观,随遇而安。而就是这种善良开朗的民风,更体现出了蓝毗尼这个佛祖故乡的灵气。</p><p class="ql-block"> 蓝毗尼街道上的房子</p> <p class="ql-block">  公元前565年的一天,迦毗罗卫国的玛雅•黛维王后,在回娘家的途中,路过兰毗尼花园,被花团锦簇的美景所吸引,就住在那里欣赏起来了。第二天,正值尼历正月十五,入夜后,圆圆的月亮挂在空中,银辉似的月光撒满了美丽的花园,端庄的黛维王后,沉浸于这良辰美景中,毫无痛苦地扶着园中的婆罗双树,生下了王子——悉达多•乔达摩。</p><p class="ql-block"> 摩耶夫人祠和婆罗双树之间有个圣水池,游客到此,用手沾水,再拍自己的额头,可以为自己祈福。</p><p class="ql-block"> 蓝毗尼的婆罗双树</p> <p class="ql-block">  悉达多王子相貌端庄,天资聪颖。父亲净饭王对他寄予很大的希望。在他16岁时,就替他娶了邻国一位美丽的公主。但悉达多很有思想,对人生的苦难有深深的思考。在他29岁那年,悉达多拋弃了王子的高贵地位,离别妻儿,剃掉须发,在深山旷野中遍访名师,以求解脱人生的痛苦。在他中年时期,终于在一颗菩提树下,大彻大悟,创建了佛教学说。由于他是释迦族人,所以,他的追随者和信徒都尊称他为“释迦牟尼”,意为“释迦族的圣人”。</p><p class="ql-block"> 释迦牟尼佛的金色童年塑像</p> <p class="ql-block">  悉达多创建佛教后,蓝毗尼就被视为佛教圣地,因为,圣人是在这里诞生的。</p><p class="ql-block"> 蓝毗尼是尼泊尔的骄傲,也是世界级的文化胜地。每年尼历正月十五,都要举行释迦牟尼诞生纪念活动,缅怀这位给人类思想带来巨大影响的历史伟人。</p><p class="ql-block"> 童年释迦牟尼佛金像前,永不熄火的圣火。</p> <p class="ql-block">  蓝毗尼有纪念佛祖诞生的寺庙,其中供奉着一块石雕的释迦牟尼降生图(不能拍照)。庙北耸立着一根著名的阿育王石柱,上面刻着“佛祖诞生之处”的铭文。</p><p class="ql-block"> 这个白色的寺庙,就是摩耶夫人祠,也称玛雅黛维女神庙。</p> <p class="ql-block">  车行驶在蓝毗尼街道,这里是平原,常能看到道路两边骑自行车的人,不像加德满都街上较徒,骑自行车的人很少见。</p><p class="ql-block"> 阿育王石柱,世界文化遗产(图片来自女儿)。</p> <p class="ql-block">  石柱说明:国王皮亚达西(阿育王),众神的挚爱,在他统治的第20年,亲自进行了一次皇家访问。释迦牟尼在这里出生,因此(出生点)标记石受到崇拜,并竖立了一根石柱。由于国王在这里出生,蓝毗尼村的税收减少到八分之一(图片来自女儿)。</p> <p class="ql-block">  蓝毗尼的红砖遗迹</p> <p class="ql-block">  在蓝毗尼看到的尼泊尔人,穿着漂亮的纱丽,来祭拜佛祖。</p> <p class="ql-block">  尼泊尔中华寺,是中国响应(由联合国开发署、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尼泊尔王国政府组建的)蓝毗尼开发委员会和应世界佛教联谊会的邀请而建立的,由赵朴初会长命名为“中华寺”,是中国有史以来在海外的第一座由政府批准、由中国佛教协会直接管理的寺院。</p><p class="ql-block"> 在蓝毗尼看到中华寺时,感到特别亲切。</p> <p class="ql-block">  中华寺,于1996年12月1日奠基,于1997年3月启建,历时二十个月,于1998年10月建竣第一期工程,2000年落成并对外开放。寺院占地总面积25600平方米,一期工程占地面积19200平方米,一期建筑面积为2988平方米。</p><p class="ql-block"> 当我们到达中华寺门口时,跑过来一群看上去七八岁的男孩,有的手里拿着花束,有的手里拿着瓶装水,希望游客买他们的东西。一个男孩想让我买他的瓶装水,我让他看我背的双肩包,两边都装着水瓶,他不好意思的笑了,并用手指着我的口袋,我马上拿出口袋里装的花生酥,并给了他一个。他掰开外包装,放到嘴里吃,并给了我一个亲切的微笑。</p><p class="ql-block"> 中华寺门口的“自在光明”亭</p> <p class="ql-block">  中华寺门口的玄奘像,和西安大雁塔南边的塑像一样,只是小一些。当年,玄奘到印度取经,路过蓝毗尼,在《大唐西域记》里有记载。</p> <p class="ql-block">  中华寺建筑风格为清宫殿仿古建筑,充分体现了中国传统建筑磅礴大气、灵动自然的艺术风格。中华寺建竣后,于1999年入住僧众,2000年5月,隆重举行寺院落成、佛像开光、升坐法会。</p><p class="ql-block"> 大雄宝殿</p> <p class="ql-block">  2011年3月29日,印顺大和尚接任中华寺方丈,昭示着中华寺进入崭新的阶段。委派骨干僧众住寺,整肃寺院共住清规、规范修行实践路线、启建气势磅礴的二、三期工程建设等。从此,中华寺面貌有了很大的改观。</p><p class="ql-block"> 在尼泊尔进入寺庙要脱鞋,今天我们进入寺庙较多,就要不停的脱鞋穿鞋。在蓝毗尼参观寺庙时,只能拍外景,内部一律不准拍照。</p><p class="ql-block"> 中华寺一隅</p> <p class="ql-block">  下午三点半,我们踏上回程,进入山区路段时才五点多点,七点半了还没出去的希望,只好在路边的饭店吃咖喱饭。在尼泊尔不管在哪里吃咖喱饭,饭菜都可以免费加量。今天到蓝毗尼,除了参观的两个半小时,全部在路上。这条山路的货车、客车、摩托车特别多,路况差,坐在车里晃荡的挺厉害。</p><p class="ql-block"> 我们吃饭的饭店门口在烧开水(图片来自女儿)</p> <p class="ql-block">  开始还不习惯,但后来发现车晃荡有个好处:催眠。饭后,一路我都在睡觉,车到奇特旺酒店门口时,已是尼泊尔时间晚上十二点了,赶紧回房间洗漱睡觉,却睡不着了,我就想着还在车上晃荡,马上进入梦乡。</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未完待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