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是三月三,不见马兰头

周代申

<p class="ql-block">每年的阳春三月时,我都会想起故乡的一种时令野菜一一马兰头。有句民谚说的是,“三月三,马兰荠菜胜灵丹”。这儿的马兰便是记忆中家乡春日里的马兰头,由于它的生长适应强,每年开春以后,在村庄周围的路边、田野、山坡等湿润地方随处可见马兰头茁壮生长。马兰头在夏秋时节开花,而在春季里的三四月间,则是最适合端上桌子的时令菜,被人们称之为春日里的小清新,食用时最为清爽可口。</p><p class="ql-block">春日里的马兰头鲜嫩,采摘其嫩叶便可直接炒熟食用,其味鮮美,也可制成腌莱,同样清脆味美。更有以下几种经典吃法:有人喜欢用马兰头炒鸡蛋,可与用香椿头炒鸡蛋相媲美。也有人以马兰头做馅用来包饺子吃,且可与用荠菜包饺子相媲美。凉拌马兰头,将鲜嫩的马兰头用开水烫过后(去涩味)捞起拧干切碎,以臭干子或香干子加上调料拌匀,这样的干子拌马兰龙,光闻其味,就会令人垂涎三尺,味道极佳。清代美食家袁枚非常喜欢吃凉拌马南头,他在《随园食单》中写道:“马兰头菜,摘取嫩者,醋合笋拌食。油腻后食之,可以醒脾。”</p><p class="ql-block">马兰头还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因其富含维生素C、胡萝卜素和多种矿物质成分,还可作为中药,有清热解毒、止血等功用。</p><p class="ql-block">记得当年在农村时,清明左右应该随处都可以见到马兰头的,有句谚语说的是“明前马兰菜中宝,明后马兰当羊草。”前天,我顺着炀河岸边的小路、田埂一路向上寻找,一直走到到罗滩张村,却怎么也见不到一棵马兰头,我感到非常不解且不可思议。于是我便打电话给老家一位发小,问他我们村子周围,或者是山岗上现在是否能够找到马兰头。被告之,现在家乡同样几乎到处不见马兰头,他还说同时见不到踪影的还有我们小时候最喜欢挖的“鸡拐”。他还告诉我,从前每当持久阴雨天后,老家山坡、草地上最常见的地皮菜,(有人称之为地衣、地耳等)现在几乎也很少见到了。我问其原因,他说他也搞不清,只说可能与打农药有关吧。我只能深深的遗憾和感叹,现在农村已有不少植物渐渐消失,唯有泛滥的一支黄花成为了永不消失的一道独特风景线。</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