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图片:选自网络</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1952年全国开展扫盲运动的情景</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128, 128, 128);">童年花絮·当老师</b></p> <p class="ql-block">记得是解放初期1952年吧,那时全国普遍开展了一次扫盲运动,农村也不例外。在我们小山村里,吃过晚饭后,十几个不识字的大人,聚集在村东头袁家的堂屋里学识字。真不知道怎么是由我一个7岁的孩子来当老师。整个小学期间连字典都没见过。</p> <p class="ql-block">俗话说:“初生牛犊不怕虎”,我真成了不怕虎的初生牛犊了。</p><p class="ql-block">首先,村子里有几个识字的,我们家族被当地人视为“书香门第”。父亲和二叔人称“大先生”“二先生”,我哥甚至还上过几天“私塾”呢,另外村里几家做小生意的,平时记账也是识字的。</p><p class="ql-block">其次,我虽然能把《三字经》《百家姓》《七言杂字》滚瓜烂熟地背出来,但能背下来,不等于我识字。我基本上是在一个字都不认识的时候,就背下来了。他们一定误会我了,以为这里面的字我肯定都识。其实道理很简单,背书与讲话本质上没区别,背书某种程度上等于讲话,与会讲话不等于会识字是一个道理。</p><p class="ql-block">第三,我虽然1957年就正正规规地上了初中,但是小学上得并不早,刚解放时,大村子里都没有正规学校,凤台小学是在拆了长庵庙后才建起来的。没上够六年,且是复合班的那种,即有六个年级,但只有三个班。即一、二年级一个班,三、四年级一个班,五、六年级一个班,每一节课老师前半节教一年级的课,后半节教二年级的课。</p><p class="ql-block">岂仅是复合班那么简单,当时小学六年还分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四年属初小,第二个阶段二年,属高小。初小升高小是要进行升学考试的,类似现在的中考,按现在的中考、高考来推理,该叫小考或低考吧,考不上学就没得上了。</p><p class="ql-block">第四、1952年下半年大概我也上学了,开始识字了。大人家务多,农活重,哥哥学习忙,就我闲着无事。如果能胜任,让我充任了扫盲班老师的角色倒是最合适的选择,可是我真的能胜任吗?我才上了半年的一半的学呀。</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图片:选自网络</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解放前的私塾</span></p> <p class="ql-block">出事了,果然出事了。</p><p class="ql-block">天空的“空”字我肯定是认识的,但是“空”的左边加个“月”字偏旁,我就不认识了,一天晚上,学的内容里有一句“开了腔”,我教他们“开了空”,他们都不理我。我又读了一遍,他们还是不跟,我又读了一遍。他们还是不跟。我有点不高兴,脸都涨红了。就在这时,老叔说话:“小培子(我的小名),开了腔,开了腔。”我说:“那就‘开了腔”,‘开了腔’,‘开了腔’,‘开了腔’,接了下去。</p><p class="ql-block">宣传的“传”字,我肯定是认识的。但师傅的“傅”字,我不认识,它太像传(傳)字了。这不又出了一次事,那天教的内容有“木匠师傅”这四个字,我教他们读“木匠师传”,读第一遍的时候,他们大概没明白,他们跟着读了,可读第二遍的时候,他们不吱声。还是老叔出来解围。“师傅,师傅,木匠师傅”帮我纠正。</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图片:选自网络</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扫盲班磕磕碰碰</span></p> <p class="ql-block">扫盲班,就这么磕磕碰碰地办了寒假一个月,我也就这么懵懵懂懂地当了一个月扫盲老师。真不知道我这个不称职的老师对扫盲起到了多大作用。</p><p class="ql-block">不过,就在懵懵懂懂和磕磕碰碰中,他们中大部分人从此真的识字了呢。不然怎么当记工员、会计、护士呢?大概是应了那句:“万事开头难”吧。既已开了头,水到渠成、熟能生巧也未可知。</p> <p class="ql-block">云淡风清</p><p class="ql-block">2025年3月27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