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2025年3月3日凌晨四点就醒了,因今天要去世界自然遗产霍顿平原国家公园(Horton Plains National Park)。这是斯里兰卡唯一允许游客徒步的国家公园,年纪大了,徒步很富有挑战性。清晨五点坐小面包车准时出发,1小时车程,来到公园。车刚进入园区,就看到黑乎乎的动物在吃草,这是园内最常见的大型哺乳动物水鹿。(清逸摄)</p> <p class="ql-block"> 今天我们走的是红色路线。霍顿平原国家公园是一座位于斯里兰卡中部高地的保护区,海拔2100~2300米,是马哈威利河、凯拉尼河、瓦拉维河等河流的发源地。</p> <p class="ql-block"> 早上六点我们来到了公园的游客中心。这里有厕所;所有的早餐都必须在此吃完,要带进的食物不许有塑料袋包装。因公园面临着多种环境威胁,如塑料垃圾污染、入侵物种和森林梢枯等。</p> <p class="ql-block"> 公园面积3,160公顷,这是公园的导览图。红色箭头是我们今天的徒步路线,全程9.5公里。我用黑字标写的1处是小世界尽头(从入口处到此处约为2.8公里);2处是大世界尽头(从入口到此处约4.5公里);再步行约2.5公里到3处贝克瀑布;剩下的路程又返回到入口处,需约3~4小时。</p> <p class="ql-block"> 霍顿平原国家公园是世界自然遗产的一部分,是斯里兰卡最受欢迎的旅游目的地之一,以“世界尽头”著称。我们吃完打包早餐,约6:30徒步开始了,16人团队有5人不来。导游阿吉在前当向导,领队小泥巴压尾,我就是那倒数第二。😄</p> <p class="ql-block"> 今天的天气不给力,阴沉沉的,雾气蒙蒙,尤其是风刮得呼呼响。霍顿平原是季风气候,全年平均气温13 °C,昼夜温差较大。在西南季风季,风力可达8级。年降水量超过2,000毫米,1月至3月为旱季;雨季则多数时候有薄雾,影响了植物阳光照射的时长。</p> <p class="ql-block"> 霍顿平原是一个美丽、安静、奇特的地方,它在斯里兰卡第二与第三高峰的山脚下。公园内的植被可分为云雾森林和山地草原两个类别,野生动物的种类多样。一进园区,就被这里覆盖的原始高山草甸、壮观的丘陵、茂密的森林和清澈的流水所震撼。</p> <p class="ql-block"> 在这原始厚密、广袤无垠的金黄色草甸上,大家已迫不及待地想留影纪念了。还是叶子先拍一张。</p> <p class="ql-block"> 没走多远,就开始下雨了,这就是高原天气的特点,变幻莫测。叶子将伞落在车里,又跑停车场去取。我老伴、弟弟和叶子三人就不走全程了。</p> <p class="ql-block"> 雨里雾里,景色依旧美丽。根据最早的文字记载,这里最初命名为“开阔的大平原”(僧伽罗语:මහ එළිය තැන්න)。在英治时期,英军两名中尉于1834年“发现”这一区域,并以时任锡兰总督罗伯特·威尔莫特-霍顿爵士的姓氏将这一区域重新命名为霍顿平原。</p> <p class="ql-block"> 照片中这条路的头上有分叉:一条左拐去大小世界尽头;另一条直下去贝克瀑布,也就是顺时针或逆时针两个方向行走。老伴他们直下了,即没看到世界尽头,又没走到贝克瀑布就返回了,至今仍遗憾不已。</p> <p class="ql-block"> 我们左拐进入云雾中,天依然下着淅淅沥沥的小雨。斯里兰卡独立后,因霍顿平原多种地貌、动植物的多样性、以及现存最大的云雾森林,于1969年建立自然保护区;1988年建立国家公园;2010年被列入世界自然遗产。</p> <p class="ql-block"> 这条路去世界尽头,故称为“世界尽头小径”。这段路开始部分都在云雾森林中穿行。</p> <p class="ql-block"> 不愧是斯里兰卡最大的云雾森林!高大的树干向空中伸延,树枝弯绕盘旋,相互交织,在空中形成网织状的穹顶,我们仿佛行走在童话世界的云雾树洞中。</p> <p class="ql-block"> 这些造型别致的树木在云雾中肆意地绽放着美丽的身影。</p> <p class="ql-block"> 这里远离尘嚣,景色秀丽,空气清新,环境静谧。导游阿吉走得飞快,早无踪影,我们也走得不慢,我拍几张照片,团友已走出好远,我成最后了。</p> <p class="ql-block"> 这条路中有些路段特别难走,黄泥沙路上横七竖八的岩石块起此彼伏,我们在石头间隙中找路或在石上跳跃。这大概就是多种地貌中的曲径礁石吧!</p> <p class="ql-block"> 我们来到了第一个景点:小世界尽头或迷你世界尽头(Little World's End 或Mini World's End)。这是一处较小的悬崖,垂直落差达到270米。眼前山涧中云雾缭绕,风光旖旎。</p> <p class="ql-block"> “世界尽头”的地理景观,其实就是站在悬崖边,晨光与雾气交织,仿佛整个世界在此云雾中消失,营造出一种置身于世界尽头的错觉。在此给团友桃子留个纪念。</p> <p class="ql-block"> 老外比较爱探险,这对年纪较大的夫妻竟然从这悬崖旁的山顶上走下来,我也是佩服了。忘了年龄、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生活常常是他们的生活理念。(Forget your age. And live your life the way you like.)(小泥巴摄)</p> <p class="ql-block"> 在小世界尽头呆了几分钟,我们继续前行。这是高山草甸与云雾森林交相辉映的景色。</p> <p class="ql-block"> 往前可看到一条蜿蜒曲折的峡谷,中间是一片金黄色的草甸,两侧峡谷的上方是成片的墨绿色的森林,四周被群山包围。景色之秀美,让人赞叹不已。</p> <p class="ql-block"> 谷底或低处是黄泥沙路;稍高处则是褐色的砾岩石路。我拍几张照片,就落在团队的最后,又一路小跑跟上。</p> <p class="ql-block"> 沿途的灌木森林,肆意生长,随性扭曲,造型独特。正是这些大自然美丽宏伟的风光,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这些独特的地质和原始的生态,被誉为亚洲最美丽的旅游目的地之一。</p> <p class="ql-block"> 桃子夫妻俩走在我前面,谢老弟竟穿了双凉鞋来徒步,从医生职业角度,我担心他的脚易被碎石草根划伤。😄</p> <p class="ql-block"> 终于来到了传说中的“世界尽头”(World's End或Greater World's End)。这是一处垂直落差达到870米的悬崖,位于公园南部的边界上。站在悬崖边,只见眼前的山脉都在云雾飘渺中忽隐忽现。</p> <p class="ql-block"> 清晨6点从园区出发是探索“世界尽头”的最佳时机。如在日出前抵达,你将有机会见证一场壮丽的日出。一般云雾在9点后开始升腾,此时云雾越来越浓,覆盖整个视野,仿佛世界消失殆尽。有时游客等候多时却只能看到一片白茫茫的雾气。此处每一次云雾的来临都是一次世界的消逝,每一次云开雾散都是一次世界的重生。</p> <p class="ql-block"> 云雾在山峰前飘动,瞬息万变,像一幅流动的山水画卷。天晴时这里可远眺山下的村庄、茶园和南方的海岸线,景色壮美秀丽;但这梦幻般的云雾飘渺、仿佛置身于世界尽头的感觉也别有风味。</p> <p class="ql-block"> 山脉在云海翻腾中若隐若现,景色之壮美令人叹为观止。大自然的原始状态也怂恿着人类回归最初的本真,大家都无所顾忌,每个人都摆出各种pose,且坦然自若。看,苹果姐姐笑容灿烂,在云雾前挥手致意。</p> <p class="ql-block"> 随着云雾的飘移,每个人的背景墙都是不一样的。清逸夫妇站在悬崖前,体会着整个世界在你面前消失又重现的感觉。</p> <p class="ql-block">桃子夫妇背后已是不显山露水了。</p> <p class="ql-block"> 拄着两根登山杖好不容易到此,我的背景竟然是白茫茫的一片。或许这就是大自然给予我们最珍贵的礼物,警醒我们要珍惜眼前的美好,因为它可能在下一秒就会消失不见。正如生命中的许多美好时刻,只有把握住当下,才能真正感受它的珍贵。</p> <p class="ql-block"> 世界尽头不仅仅是个地理概念,更是一种独特的自然体验。它教会我们欣赏自然的无常,感受时光的流转。看团友小果尽情地跳跃,有点腾云驾雾了!</p> <p class="ql-block"> 领队小泥巴的胆子够大,竟在标志牌的边缘拍照。她有恐高症的,还好云雾遮掩,看不到悬崖下的870米高度,不会头晕目眩。😄(谢老弟摄)</p> <p class="ql-block"> 大家都被眼前变幻无穷的景色所吸引,都想用手机相机记录下这云雾飘渺的刹那。(谢老弟摄)</p> <p class="ql-block"> 上面一张是小泥巴拍的,下面一张是我拍的。我拍的世界尽头标志牌旁云雾更浓,一片白茫茫的,啥都看不见了。为什么要早起早走在9点前赶到此处?就因每到9点以后,云雾就会越来越浓密。特别是在雨季,4~9月期间,想看到清晰的景色更是难上加难。</p> <p class="ql-block"> 我们来到了一片高山草甸。草甸中的沟壑就成了我们前行的小路,里面积留着一些小水汪。桃子不小心一只脚踩进了水坑,整只鞋中全是黄泥浆。</p> <p class="ql-block"> 此处的景色真美!广袤的金黄色高山草甸随山峦起伏,四周山脉连绵不绝,山上的云雾森林层层叠叠,一眼望去,五颜六色,色彩斑斓!大自然的美顿时让人心旷神怡,忘乎所以。</p> <p class="ql-block"> 在这样的沟壑里行走,多亏我带了登山杖,不仅可防滑,还很助力。毕竟在海拔高度二千米的高地行走,能省点力也是好的。(右侧照片小泥巴摄)</p> <p class="ql-block"> 霍顿平原也是生物多样性的天堂。这里拥有独特的植被和许多珍稀的植物品种,小果身边的这丛草本植物色彩艳丽,非常漂亮。</p> <p class="ql-block"> 团友们一路行走一路拍。徒步旅行的乐趣就在于穿越高山草甸或丛林中,欣赏路边各种奇特的景观,或攀登高处时俯瞰整个霍顿平原的壮美。徒步的挑战和沿途景色会给我们带来终生难忘的回忆。</p> <p class="ql-block"> 沟沟壑壑的水渐渐的汇聚成这样的小溪沟,难怪霍顿平原是马哈威利河、凯拉尼河、瓦拉维河等河流的发源地。</p> <p class="ql-block"> 开阔的平原上,虽爬坡较少,但路途并不平坦,有水坑、不规则石头和杂草丛生,要仔细看路七拐八弯地走着。</p> <p class="ql-block"> 高山草甸随山脉起伏呈现出不同的形状和图案,还有造型各异的树木点缀其中,许多怪石嶙峋不时从地下冒出头,形成一幅幅形态各异的画面。</p> <p class="ql-block"> 沿途老外比我们中国人要多,而且大多是自由行,三五成群的。他们喜欢探险,喜欢运动,喜欢大自然。</p> <p class="ql-block"> 霍顿平原拥有高山草甸、瀑布溪流和曲径礁石等多种地貌。这里又是岩石礁石地貌了,我们踩着山石边缘过来。</p> <p class="ql-block"> 看,山涧中的溪流及周边树木构成一幅美轮美奂的画面。</p> <p class="ql-block"> 近处红褐色的土地上点缀着一丛丛绿色的野草,远处山脉、草地、云雾森林,全是原生态的模样,没有半点矫揉造作。</p> <p class="ql-block"> 开始要爬山了。团友们的步行速度还是很快的,我停下拍几张照片,他们就走出好远了。</p> <p class="ql-block">森林中的小路就在纵横交错的树根上。</p> <p class="ql-block"> 有三位团友跟导游阿吉走在前面,我们五人就是大部队了,还有三位不走全程。😄</p> <p class="ql-block"> 总觉得上坡有点累,气喘吁吁的。现在想起来,霍顿平原海拔已在2000米以上,爬坡不喘才怪呢。😄</p> <p class="ql-block"> 走进这些原始森林,就感到神清气爽。满眼的自然美景,真让人赏心悦目,仿佛来到了世外桃源,忘却了凡尘浊世的琐事烦恼。</p> <p class="ql-block"> 前面茂密的原始森林竟然形成洞穴样的树洞,如一个人行走确实有点怵。</p> <p class="ql-block"> 终于听到了瀑布的雷鸣声,我们来到了贝克瀑布(Baker's Fall)。这是下行去瀑布的步道。</p> <p class="ql-block">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贝克瀑布下段的二级瀑布,这段被茂密的树林所遮挡,游客无法靠近。只见白色瀑布流水奔流不息,轰隆隆的水声不绝于耳。</p> <p class="ql-block"> 我们来到了贝克瀑布的观景台,整个瀑布一览无遗。这个瀑布落差20米,上窄下宽呈扇形,瀑布飞流直下,水花四溅,水声震耳欲聋。这是大自然的杰作,为我们的徒步之旅增添一抹亮色。</p> <p class="ql-block"> 从瀑布返回的石阶上,这只小松鼠在觅食,就在我脚前,一点都不怕人。我还录了视频。</p> <p class="ql-block"> 走过的每一处,景色都有自己独特的造型和魅力。</p> <p class="ql-block"> 忽听鸟叫声,一回头,逆光中树顶上有只鸟。霍顿平原具有生物多样性,其中包括各种珍稀的鸟类。原始森林中的各种鸟鸣声,为整个平原增添了音乐的色彩。</p> <p class="ql-block">又一处泥泞不堪、曲径礁石处。</p> <p class="ql-block">水汪塘处小果的倒影清晰可见。</p> <p class="ql-block"> 一条水面似镜的小河,沿河两侧的花草树木长得特别茂密,婀娜多姿。</p> <p class="ql-block"> 走小桥了,让登山杖也歇一会儿。(小果摄)</p> <p class="ql-block"> 这些在海拔二千米高山的小野花,尽管生长环境恶劣,但仍将最美的花朵绽放给世界。(老袁摄)</p> <p class="ql-block"> 只闻潺潺流水声,却不见溪流河道流水影。高处云雾越来越浓,把这小湖的进出水道都隐藏了。</p> <p class="ql-block"> 走近了,才看见进口处小溪流水哗啦啦。</p> <p class="ql-block"> 又一个小湖,远处的小溪和白色的流水线提示这是一个进水口。有趣的是湖边这棵歪斜的树,美的孤独求败啊!</p> <p class="ql-block"> 越走到后面越累,越累还遇到最后一段都是上坡路,越是高处云雾更浓。</p> <p class="ql-block"> 有点累了,望着这些上坡路腿都发软。无限风光在险峰,往往胜利就在最后的坚持之中。😄</p> <p class="ql-block"> 终于快到游客中心了。我们十点半左右返停车场。9.5公里的路马不停蹄地约三个半小时。我们不仅打卡了世界尽头,也浏览了沿途丰富的原生态自然景观,更是一次挑战自我的徒步体验。</p> <p class="ql-block"> 坐小面包车先返回宾馆取行李,因12点前要退房。其实我们早把行李放车上,霍顿平原就可以多浏览一会了。这是车窗外当地人的住房。</p> <p class="ql-block"> 这些依山而建的民宅错落有致,五颜六色的,很有当地特色。</p> <p class="ql-block"> 吃好中饭,我们还有约4小时的车程,故而放弃了游览“新西兰牧场”。离开努沃勒埃利耶小镇1公里时,途经格雷戈里湖(Gregory Lake)。该湖占地约91公顷,是1874年由当时的总督格雷戈里建造的人工湖,是通过隧道引入纳努沃亚河水而得。斯里兰卡先后被葡萄牙(1505~1658)、荷兰(1658~1815)和英国(1815~1948)殖民统治,长达450年。该湖是英殖民时期挖的,湖边的房子都是英伦格调。</p> <p class="ql-block"> 格雷戈里湖是镇中心最大的湖,环湖是一些精品住宿、餐饮和各种户外活动场所,湖边停泊着各种游艇等。清晨和傍晚,湖边聚集了大量野生鸟类,生态环境一流。我们只能车游外观了。</p> <p class="ql-block"> 途经我们大巴车师傅的家门口,师傅的妻子儿女早已在此等候,儿女们还跪拜了他们的父亲。师傅真的不容易,一路为我们服务,非常感恩。(野山摄)</p> <p class="ql-block"> 下山的盘山路不知怎的有很多人晕车,一个半小时来到这个埃拉(勒Ella)小镇。我们准备坐一段高山茶园小火车,3:20的小火车4点才到,小火车的准点率比较差。</p> <p class="ql-block">这是小镇火车站前的咖啡吧。</p> <p class="ql-block">这是火车站门口的菩萨小亭。</p> <p class="ql-block"> 我竟然没拍火车站门口的照片,只拍了火车站里面的景色,团友梅子在站台上等车。</p> <p class="ql-block"> 我们大家在国内坐高铁都习以为常,却对这里的小火车兴致勃勃,我自己都有点诧异了。据说这是英殖民时期建的,是英国人运输锡兰红茶的通道。</p> <p class="ql-block"> 导游阿吉叫我上这个车厢,结果他带着大部队上了后面的车厢。这种小火车是分等级的,这个车厢全空的,是二等的,票价比三等的贵一倍。管理人员来查票,我也不知阿吉的团体票是几等的,反正我没票,有点狼狈不堪。</p> <p class="ql-block"> 小泥巴坐在后面的车厢,这是她拍的照片,小火车就比较长且车厢多。车厢的门都是不关的,许多人都拉着火车的门把手拍照,有一定危险性。</p> <p class="ql-block"> 这种小火车时速约30公里,行进缓慢,这就创造了一个观景的好机会。看窗外群山怀抱、森林茂密,尤其是茶园风光旖旎展现的淋漓尽致。</p> <p class="ql-block"> 坐小火车的另一个目的是看这座斯里兰卡九孔桥,又称德摩达拉九孔桥。位于埃拉与德摩达拉之间的山谷中。桥全长91米,高24米,宽7.62米,由九个拱洞组成,故而得名“九孔桥”。桥梁完全由石头、砖块和混凝土建造而成,除铁轨外没有任何钢筋,展现了独特的建筑工艺。</p> <p class="ql-block"> 九孔桥建于1921年,其建造背景颇具历史意义:当时正值一战爆发,英国工程师与锡兰施工公司共同完成这座大桥的建设。由于英国人为保障战场所需,运走了全部钢材,因此这座桥全部由砖石筑成。</p> <p class="ql-block"> 窗外茂密的森林绿意盎然。九孔桥曾被斯里兰卡文化部授予国家历史遗产,被誉为斯里兰卡最美的高山桥梁,也被称为“天空之桥”。这座在没有一根钢筋的条件下傲然伫立了百年的大桥,令人感慨。</p> <p class="ql-block">窗外的民居隐藏于密林中。</p> <p class="ql-block"> 孩子们对着家门口的小火车欢呼雀跃。(清逸摄)</p> <p class="ql-block"> 我们坐了20分钟的小火车,体验一下网红小火车的滋味。看看小火车沿途秀丽的茶园、森林景色,尤其是具有历史意义和建筑工艺的九孔桥。小火车缓缓就要进站了。</p> <p class="ql-block"> 领队小泥巴真的非常敬业,下车了还追着拍小火车的视频。</p> <p class="ql-block"> 这个火车站有点特殊之处,小火车要绕着山跑一圈,再从隧道口出去。这是小火车在本站绕圈的模型。</p> <p class="ql-block">这是真的小火车要进入隧道口的照片。</p> <p class="ql-block"> 今天我们的大巴车坏了,去修车了,大伙儿都在车站外的树荫下等候。团友桃子帮我们大家拍的合照。</p> <p class="ql-block"> 车站外的当地人。斯里兰卡人非常友好,你想拍照,他们不仅配合,还会给你滿滿的“锡兰的微笑”。(小泥巴摄)</p> <p class="ql-block"> 大巴车下午五点半才修好,开到小火车站接上我们。晚上八点钟我们才到亚拉的希尔顿酒店。这是酒店的大门。</p> <p class="ql-block"> 这是酒店的大堂。今天够累的,但霍顿平原国家公园的景色是真的美!累并心旷神怡着!</p> <p class="ql-block">我录的小世界尽头的视频</p> <p class="ql-block">小泥巴录的世界尽头视频</p> <p class="ql-block">小泥巴录的霍顿平原国家公园视频</p> <p class="ql-block">小泥巴录的霍顿平原贝克瀑布视频</p> <p class="ql-block">我录的霍顿平原小松鼠视频</p> <p class="ql-block">清逸录的埃拉火车站视频</p> <p class="ql-block">清逸录的小火车进站视频</p> <p class="ql-block">小泥巴录的九孔桥视频</p> <p class="ql-block">小泥巴录的小火车视频</p> <p class="ql-block">野山录的小火车视频</p> <p class="ql-block">小泥巴录的小火车进隧道口的视频</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