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香致远,阅润初心——英语教师唐文青读书笔记展(三)

莒县一小教育集团

<p class="ql-block">  做好老师是对一个老师的基本要求,也是很高的要求,甚至是一种境界。</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成尚荣</p> <p class="ql-block">  唐文青,本科,中共党员。现任莒县第一实验小学教师,自2007年踏上教育工作岗位以来,她始终扎根教学一线,潜心耕耘英语课堂。从教十余年,她秉持“无怨无悔,平凡中发光”的信念,努力用行动践行教育初心。 </p> <p class="ql-block">  从中学时代与《简·爱》的初遇,到大学时期在英语原版书海中遨游,再到如今扎根三尺讲台的第十八个春秋,书籍始终是她生命里最温暖的光。</p><p class="ql-block"> 初登讲台时,《给教师的建议》如晨钟暮鼓点醒了她:教育者的底气来自持续阅读。在《英语课程标准》的字里行间寻找教学方向,在《教育漫话》中领悟育人真谛。当她在读书分享会上分享《正面管教》时,老师们眼中闪烁的认同,让她明白真正的专业成长需要思想火花的碰撞。</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每天雷打不动的夜间阅读时光,见证了她批注的《单元整体教学指导》渐渐卷边,三万字读书笔记里凝结着从《儿童情绪心理学》到《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的思考轨迹。带领学生在课前三分钟分享绘本时,看着他们从羞怯到自信的模样,她更加笃信:当教师真正成为终身阅读者,教室就会变成流动的图书馆。</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周末的亲子共读时光里,儿子总爱模仿她捧着《苏东坡传》的样子。他们在杭州寻访"过溪亭"的茶香墨韵,在《博物》杂志里追踪候鸟迁徙的轨迹——这大概就是阅读最动人的模样:让教育者的生命丰盈如海,又让知识的清泉自然流淌进每个渴望成长的心灵。</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几十年的阅读长跑中,藏书千册的木质书架早已成为家里最珍贵的角落。那些被书香浸润的时光,终将化作点点星光,照亮更多求知的眼睛——这便是她作为阅读点灯人,最幸福的使命。</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以下是她的寒假读书笔记</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阅读是心灵的养分,更是教育的基石。在书香浸润中,她不断汲取智慧,更新理念,探索教学方向。读书让她学会以更包容的心态面对学生,用更科学的方法引导成长。作为教师,唯有保持阅读的习惯,才能让课堂焕发思想的光芒,让教育拥有生命的温度。今后,她将继续以书为伴,在阅读中沉淀,在实践中升华,做一名有厚度、有温度的教育者。</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