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营商环境】送教下乡润心田 高效引领促成长——随州市小学信息科技“送教下乡〞研讨活动在万店小学成功举办

曾都区万店小学教务处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为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整合教育教学资源,“把脉”课堂教学,助力“双减”落实,充分发挥名师引领、示范和辐射作用,大力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由随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主办、曾都区教学研究室承办的2025年随州市小学信息科技“送教下乡〞研讨活动于2025年3月27日在曾都区万店小学成功举行。</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东关小学的龚利斌老师带来了《数据编码随处可见》一课,龚老师则是通过猜姓氏游戏导入新课,引发学生兴趣。随后分别介绍了车牌号、停车位号码、商品编码及付款码,引导学生观察、探究数字含义,让学生掌握其编码规则和意义,明白编码长度与信息量的关系。此外,还安排了设计校园空竹大赛学生编码设计的实践环节,学生积极参与小组讨论并完成设计,该活动不仅使学生掌握了编码知识,提升了多种能力,还激发了其对信息科技的学习兴趣,为学生今后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数据编码知识奠定了基础 。</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曾都区万店小学廖校长致欢迎词</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课堂在“左”,教研在“右”。授课老师对自己本堂课的教学设计进行说课与总结。随后由听课教师各抒己见,畅所欲言,他们肯定了课堂教学中的亮点,对需要完善和改进的地方提出自己的意见。</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信息科技工作室专家就龚老师这节课进行点评。</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随州市教科院信息科技教研员徐雄就本节课及信息科技教学教研工作给出专家建议:一是教师要认真研读新课标,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思考如何将新课标的要求转化为具体的教学策略和活动设计,以更好地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培养其核心素养和综合能力。二是要切实有效地将项目式学习融入教学实践之中,在项目执行过程中,教师应扮演好引导者和支持者的角色,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适时提供必要的资源和反馈,确保项目式学习能够真正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三是做好信息科技的跨学科学习,教师应积极探索信息科技与其他学科的融合点,设计跨学科的学习任务和项目,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提升信息素养和创新能力。</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市教科院党支部委员刘禹在指导讲话中指出,本次送教下乡活动具有三方面重要意义:一是践行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理念,推动优质教育资源下沉;二是贯彻落实新课程方案标准,促进新教材应用实践;三是深化育人理念创新,通过教育唤醒学生潜能、激发学习内驱力、坚守育人初心。</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这次“送教下乡”活动,既有精神的引领,又有专业的指导,为小学信息科技的教学提供了方向。真正做到了名师示范引领,既为乡村教师提供了学习交流的平台,又为全体教师互观互学、交流研讨提供了机会。希望大家以此活动为契机,在以后的工作中不断碰撞出教学的火花,凝聚起育人的智慧。</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编辑:宋虹霞</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初审:金凤玲</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终审:廖 明</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