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聊“酒”的那些事

岁月有痕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color:rgb(128, 128, 128);"> 文/岁月有痕 图片来源于网络</span></p><p class="ql-block">题记:本人好酒,经常跟人喝酒、谈酒。也总有一个想法希望能通过一些渠道和朋友们品品酒、聊聊酒。这些年,通过各种方式我接触到了很多爱酒之人,包括酒厂业务、老板和一线酒厂的普通工人,更是很多次和调酒师、品酒师一起喝的酩酩大醉。对于酒,我只能说:我也算是悟出了一点门道,了解了一些别人不知道,或者说不愿意深入了解、不便说出的一些东西……。</p> <p class="ql-block">有人说:酒是粮食精,越喝越年轻。也有人说:酒是人来疯,谁喝谁有病。其实,无论什么事都不能一概而论,更别说酒。烟伤肺,酒伤肝,道理相信很多人都懂,但是抽烟的人不少,喝酒的也大有人在,难道他们都傻?人生在世不如意十之八九,我有理由相信很多人抽的不是烟,是寂寞、孤独;很多人喝的不是酒,是疲惫、无助。现在很多人把病因根源推给烟酒那是不对的,烟咱先不说,酒可是能活血、化瘀。很多专家、教授也说了适量饮酒有利健康。不过有一个话题,我们不得不聊,那就是专家、教授所说的“酒”,不是我们通俗理解的那种酒,而是真正的粮食酒。金钱社会,利益至上,不是“酒”不行,而是“人”变了……。说偏了,下来咱们开始“聊聊酒的那些事”。</p> <p class="ql-block">酒,没有中医讲的那么深奥,它没有脉搏,不会讲话,也不用我们望闻问切。不过“聊酒”,我们还真不能忽视几个步骤,那就是“看、闻、品”。</p><p class="ql-block">一、看:用目光观看,初步感觉酒体色泽。比如:浑浊度、挂杯度等,从而初步分辨出酒的年份、品质等。</p><p class="ql-block">二、闻:要尽量注意环境,不能在多种酒香混合的气息下去尝试,毕竟在气味混杂的情况下你也闻不出什么。闻,说白了,就是用鼻子闻酒的香味,首先通过闻了解酒的香型,进一步分辨出窖香、陈香等特点。新酒和年份酒有着明显的区别,比如:新酒的窖泥臭味、酒糠味、邪杂味 等和年份酒有着明显区别,通过闻也可以明显感触的到。当然,添加了香精、香料的气息那就更不用多说。</p><p class="ql-block">三、品:小杯轻呡,从酒入口的瞬间,感受酒的醇厚、以及粮糟曲窖的香味。当然,假如你用心,也可以通过酒入口的瞬间开始到酒液进入胃的过程中,去认真感受酒的窖香、陈香。从中体会到,酒是否甘绵净爽、醇香溢香,是否有柔中带刚、刚劲有力。并在品酒的前、中、后过程中感受酒的酸甜苦辣涩味是否协调、醇正。年份酒最大的优点就是,有净味,在大口吞咽入喉的时喉,喉咙不堵而劲爽,粮糟及窖香、陈香味回味悠长,空杯留香。</p> <p class="ql-block">酒分高度、低度。严格意义上来说,高度酒纯粮的可能性更大,这个大家可以重点关注一下那几款名酒,主推的、畅销的,基本也就是52℃、53℃。原酒一般都在60℃之上,由于原酒过烈,口感不好,所以一般酒厂都会用小量水降度到52℃左右,然后加入陈年老酒进行勾调,这样不但不影响酒质,更增加了窖香、和陈香。</p><p class="ql-block">多说两句:在酿酒过程中,刚出的酒通俗的称为:酒头,一般在70℃以上;接下来是酒腰,一般在60℃以上;再后来就是酒尾,一般在50℃以下。正常来说,好酒通常是用高品质原酒,兑高标准纯净水降度。也就是用酒头或者酒腰添加纯净水勾兑,为了达到最好口感,会选用在老窖池发酵的原浆酒再添加好的年份酒去勾兑,从而达到最佳口感。为啥很多人建议大家不要饮用低度酒,道理很简单。低度酒本身酒精度都低,再加纯净水勾兑,为了达到好的口感,势必要添加比如香精、香料等其他化工原料,否则酒没有味道,达不到最佳饮用标准。</p> <p class="ql-block">八几年以前,市场上基本都是粮食酒,具体不知道从那一年开始,市场上开始出现大批量的“酒精勾兑商品酒”。没办法,财帛动人心。大家都清楚假如都生产原浆勾兑酒,就要用到大批量的原酒,这中间就牵涉到了很多问题,主要问题就是原酒产量问题,储存方式问题(窖池,好酒用老窖);其次就是成本问题,原浆酒少价格高,再加上包装成本、广告运营费、物流仓储费、人工费、盈利点等,全部下来零售价可想而知;再次就是消费问题,原酒量少,不可能低价倾销,对于大多数人来说那个价格是很难承受的。想让商品酒价格大众化,满足市场需求,增加利润点,也就只能用食用酒精添加香精香料了。这也是无奈之举,在特殊的年代,用特殊的方法。</p> <p class="ql-block">聊酒,不能只说酒。为啥,大家都清楚,我们国人好面子,请客吃饭都要追求高档次。档次高体现在哪?无非就是饭店档次、菜品档次、酒品档次。有句话叫:烟打头,酒开路,就没有闯不过的关口。这也就给很多酒厂提供了一个新思路——在包装上下功夫。当然,这里也不得不提到一个大家不容忽视的问题。那就是现在很多酒企都在做的事,给运营商产品开发及加工的权利,也就是大家通俗说的“贴牌”。品牌知名度决定开发品的门槛,门槛费或高或低价格不一,但终归都不会太低。由于门槛的设置,运营商要尽快回本,追逐利润,那就只能在包装和酒质上下功夫。市场上也就出现了一种怪现象,高档的包装,低劣的酒水。这也是有些酒企倒闭、破产的根源。</p> <p class="ql-block">市场白酒的现状:基本上没有一个大型酒企没有开发品,至于酒质如何,大同小异。区别也就是定位,说白了也就是针对的消费人群,做出不同的包装。有可能,你买28元的裸瓶酒和58元的简易装、88豪华装,从酒质上来说没有一点区别。当然,以上说的是“口粮酒”,对于很多人迎来送往买的高档酒,假如区分不清楚主线产品和酒企开发品,掏大价钱买到劣质品也再正常不过。就如网上有人总结的:</p><p class="ql-block">茅台带个镇,买时需谨慎。</p><p class="ql-block">泸州没老窖,马上往回绕。</p><p class="ql-block">汾酒加集团,基本要玩完。</p><p class="ql-block">西凤不带酒,必须躲着走。 </p><p class="ql-block">五粮春醇液,其余都是孽。 </p><p class="ql-block">洋河海天梦,其他不要碰。 </p><p class="ql-block">古井不带贡,喝了浑身痛。</p><p class="ql-block">剑南没有春,别问真不真。 </p><p class="ql-block">酒鬼变湘泉,绝对不值钱。 </p><p class="ql-block">习酒写简体,直接瞧不起。</p> <p class="ql-block">有句话叫:“贪小便宜,吃大亏”。做人做事,要心中有数,这个世界谁傻?高价可能买不住好东西,但低价绝对买不到好东西。永远要相信,一分价格一分货,物美不会价廉,除非被骗。对于大多数商场、超市,豪华包装打折出售的所谓名酒,酒质到底如何?只能说,你用心想吧!这几年国家对饮用酒加大了监管力度,可是挂羊头卖狗肉的还是屡见不鲜,这也没有办法。不过大家还是可以从包装侧面上看出一些问题。比如:标注等级为一级或者液态发酵的,里面的酒水成本低的可能超乎你的想象。</p> <p class="ql-block">买酒就买优级或固态发酵酒(可能标注优级的达不到优级,但是标注一级肯定不会是优级)。优级酒的市场价格都不太低,可能大多数在一百元以上每瓶。正常来说,一般越贵的酒固态原酒比例就会越多,除非是为了追逐利润的开发品。优级,厂家正常会出三个产品为一个系列,也就是高、中、低三个档次。高档酒,原酒比例为高端100%原酒降度;中端酒,为50%原酒+酒精;低端产品是30%原酒+酒精。一级酒,纯粹就是(液态发酵)酒精+香精+水,无论包装在高大上,酒质也就那个样。</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最后我想说:在市场上,能持久不衰的酒企主线产品,依赖品牌文化,更离不开过硬的酒水品质 ,不过那些都是他们自己的事。作为一个爱酒之人,我想奉劝,喝酒、爱酒、想酒的同道中人,一定要记住:想喝酒,酒好喝,喝好酒。</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