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家诗经:舍巴非遗民歌再次在世界第一风雨廊桥唱响

一蓑烟雨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土家诗经:舍巴非遗民歌再次在世界第一风雨廊桥唱响</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罗中兴</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2025年3月26日,一场意义非凡的重庆美篇采风会“向美好再出发”在濯水古镇,那闻名遐迩的世界第一风雨廊桥盛大举行。在随后的美篇散文会上,优秀写作者、优秀评论员、卓越管理者和活力之星等,受到了美篇重庆美友会、美篇重庆散文天地的表彰。而来自黔江舍巴(土家族)非遗传承民歌队音乐主创王志凌,更是凭借其突出的表现,一举斩获优秀写作者和活力之星两项殊荣。不仅如此,王志凌还带来了一场引人入胜的专题讲座——《土家族民歌和我的非遗创作》 。</p> <p class="ql-block">王志凌先生,作为黔江区音协副主席,对民间文化满怀热忱。早在30年前,他便不辞辛劳,深入乡间,去搜集那些几近失传的原生态山民歌。他称这些土家族民歌为“土家诗经”,他要用毕生守望“土家诗经”。由于热爱,他自费牵头创作了以土家婚俗礼仪为线索的土家婚俗民歌剧《典藏的乡音》。多年来,他笔耕不辍,创作出《阿蓬江号子》《桃花妞耶儿红》《妹心挂在哥心头》《天理良心》《希望之城》等大量优秀民歌作品。他的努力,无疑是对黔江土家民歌的抢救性保护。毕竟许多土家族民歌传承人年事已高,倘若再不抓紧传承,这些珍贵的文化瑰宝恐将永远消逝。令人唏嘘的是,王志凌先生生活并不宽裕,没有稳定工作的他,只能靠在濯水古镇风雨廊桥上摆地摊维持生计,甚至连一处属于自己的住房都没有,每月靠着微薄的收入支付600元的房租。他今年已经69岁,即将进入古稀之年,但是抢救传承创作土家族非遗民歌的脚步匆匆,永不停息。</p> <p class="ql-block">舍巴非遗民歌队,作为黔江区传承土家族非遗民歌的民间组织,汇聚了当地不同年龄段的民歌爱好者,尽管队员平均年龄已达60岁,但他们对土家民歌的热爱却丝毫不减。在王志凌先生的讲座过程中,舍巴非遗民歌队的队员们穿插演唱,讲唱结合,为重庆主城远道而来的嘉宾观众献上了一场原汁原味的土家音乐大餐。接下来,就让我们走进这些动人的土家民歌:</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妹心挂在哥心头》</b></p><ul><li>悠悠岁月里,土家山寨的山水间弥漫着质朴的情愫。阿妹站在吊脚楼前,望着阿哥劳作的背影,满心牵挂。那田间的风,轻轻拂过,仿佛也在诉说着她的思念。“哥在田里忙耕种,妹在屋前盼归踪。日日夜夜心思重,妹心挂在哥心头。” 阿哥的一举一动,都牵扯着阿妹的心弦,这份纯粹的爱意,在时光中静静流淌 。</li></ul>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濯水情歌》</b></p><p class="ql-block">美丽的濯水古镇,阿蓬江缓缓流过。年轻的男女在江畔相遇,爱情的种子悄然种下。小伙儿鼓起勇气,对着心仪的姑娘唱起情歌:“阿蓬江水清又长,妹的模样映心房。与妹同赏这波光,情意绵绵岁月长。” 姑娘脸颊绯红,眼中满是羞涩与甜蜜。他们沿着江畔漫步,留下一路欢声笑语,这濯水古镇的每一处角落,都见证着他们浪漫的爱情故事 。</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十里牌》</b></p><p class="ql-block">幺妹得知情郎即将外出闯荡,心中满是不舍。天色微亮,她便匆匆起身,精心梳妆,赶去为情郎送行。每走五里为一牌,她紧紧相随,一路千叮万嘱。“一送情郎到一牌,嘱咐情郎莫学坏;二送情郎到二牌,出门在外多关怀……” 送到十里牌,情郎停下脚步,转身紧紧握住幺妹的手,眼中满是眷恋与坚定。幺妹泪光闪烁,难舍难分,却也只能望着情郎远去的背影,默默祈祷他平安归来 。</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挨哈子》</b></p><p class="ql-block">在热闹的土家集市上,一对年轻的男女朋友羞涩地站在一起。男孩偷偷瞧了瞧女孩,心中满是爱意,他鼓起勇气,轻轻向女孩靠近,嘴里喃喃道:“妹儿,挨哈子,想和你手牵手,一直走下去。” 女孩红着脸,微微点头,轻轻将手放入男孩掌心,嘴里却说“过去点,过去点,不要猴急猴急的”,男孩放手了,又说“过来点过来点”,好一个爱在心口难开。周围的喧嚣仿佛都已远去,他们只愿就这样相伴,走过未来的每一个日子 。全场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主城区来的嘉宾们也学起黔江土家族民歌腔调,唱起来了,“幺—妹—过来点”“哥—哥—过去点”,幽默风趣。掌声、笑声、歌声、欢呼声、尖叫声,此起彼伏,掀起新的高潮。</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那刻回来》</b></p><p class="ql-block">是一首红歌,由杨华与文阳鲜夫妻领唱,是依据红三军政委万涛与他夫人冉启秀的故事创作而成,他们都是黔江区冯家镇桂花村人,当年二十岁的万涛大学毕业后与冉启秀结婚,婚后不久就参加了红军,从此再也没有回来,生离死别。冉启秀苦苦等待几十年,哭瞎了双眼,直到八几年才得知万涛政委的消息。可是早已是阴阳两隔,28岁的万涛政委就已经牺牲。</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月光如水,洒在土家的吊脚楼上。情妹妹坐在窗前,望着远方,满心都是对情哥哥的思念。“情哥出门去闯荡,妹在家中把你想。那刻回来与妹讲,莫让妹儿空守望。” 她轻声哼唱着,期盼着情哥哥早日归来,再次相聚在这温馨的家园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此时此刻,台上的人们唱哭了,台下的听众也听哭了,寂静无声,嘉宾们沉醉其中,好一阵才回过神来。此情此景与白居易《琵笆行》“曲终收拨当心画……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有异曲同工之妙。</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月亮挂在吊脚楼》</b></p><p class="ql-block">夜幕降临,土家山寨被月色笼罩。皎洁的月亮缓缓升起,挂在古朴的吊脚楼上。阿妹坐在楼前,思绪飘远。“月亮挂在吊脚楼,阿妹心中添忧愁。远方情郎可安好,何时相聚解思愁。” 月光下,阿妹的身影显得格外孤寂,而这份对爱情的执着与守望,在月色中愈发深沉 。</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廊桥恋歌》</b></p><p class="ql-block">2017年,王志凌初到濯水古镇风雨廊桥摆摊。每日看着人来人往,感受着古镇的独特韵味,灵感突发,创作出这首《廊桥恋歌》。“廊桥之上人来往,妹的笑容暖心房。与妹相遇这桥上,情丝缠绕意悠长。” 歌曲里满是对古镇邂逅爱情的美好期许,也成为了土家儿女表达爱意的经典曲目 。</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妹不开口不得胎》</b></p><p class="ql-block">在土家族的生活里,阿哥若看上了幺妹,便会大胆追求。可要是幺妹不答应,阿哥再怎么心急也没办法。“阿哥向妹把爱表,妹不点头心难了。妹不开口不得胎,情路漫漫相思绕。” 这句充满土家族特色的歌词,生动展现了土家男女爱情里的那份含蓄与有趣 。</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采茶歌》</b></p><p class="ql-block">2018年,王志凌采访了90岁高龄的冯氏老妇人,听她唱起那古老的山歌,深受触动。随后,王志凌在这首山歌的基础上精心加工创作。“茶山青青翠欲滴,阿妹采茶笑声起。双手轻盈采新绿,茶香悠悠沁心脾。” 这首歌经过重新创作后,不仅到北京出演,还荣获大奖,登上了中央电视台,让更多人领略到了土家采茶歌的独特魅力 。</p> <p class="ql-block">不知不觉,夜幕像一块轻柔的面纱,悄然笼罩了整个濯水古镇。暖黄的灯光在街头巷尾晕染开来,为古朴的小镇添上了几分温馨的氛围,风雨廊桥金光闪闪,别有一番风味。舍巴非遗民歌队的队员们与来自重庆主城的嘉宾观众们围坐在长桌周围,桌上摆满了土家特色美食,热气腾腾,香气四溢。</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大家一边品尝着美食,一边分享着今日演出的欢乐与心得。欢声笑语在空气中回荡,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满足与喜悦。不知是谁起了个头,一首《土家祝酒歌》悠悠唱响,土家族语言大意是“毕兹卡的 朋友比星星还多, 毕兹卡的土酒比山泉还 甜。毕兹卡的大路上开满 鲜花,毕兹卡的 酒杯里斟满祝 愿 ”歌声中,大家纷纷举起酒杯,相视而笑,一饮而尽。</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王志凌被现场热烈的氛围感染,情不自禁地拿起手风琴。灵动的音符从他指尖流淌而出,与歌声交织在一起。众人跟随着琴声,唱起了《开台歌》,那激昂的旋律仿佛在诉说着土家文化的源远流长;紧接着《土家拦门酒歌》响起,欢快的节奏让现场气氛愈发高涨,让人仿若置身于热闹的土家迎客现场 。一曲《打靶归来》更是将大家的情绪推向了高潮,整齐而嘹亮的歌声展现出蓬勃的朝气。</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最后,在《我们的生活充满阳光》的旋律中,大家手挽手,跳起舍巴舞来,齐声高歌—我们的生活充满阳光。温暖的歌声飘荡在古镇的夜空,承载着对土家文化传承的坚定信念,以及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无限憧憬,为这场意义非凡的盛会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