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2025年3月23日游千年古刹苏州《寒山寺》《枫桥风景区》共(五)篇苐(4)集</p> <p class="ql-block">- 基本概况:寒山寺位于苏州市寒山寺弄24号,园林类别为寺庙园林,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始建于梁武帝天监年间,曾用名“妙利普明塔院”,古称枫桥寺,因唐代诗僧寒山子曾到此居住而得名。</p> <p class="ql-block">刻有七万多字的佛经的寒山寺大钟,被确定为世界上最大的佛钟,重l08吨,高8.608米,最大直径5.242米。这意味着寒山寺大钟大碑创下的“世界记录”</p> <p class="ql-block">- 建筑布局:布局以“寒拾形象”为核心,寒拾殿在中间,大雄宝殿、普明宝塔、寒山丈室、天王殿、照壁等分布在中轴线上,两侧辅以法堂、罗汉堂、钟楼及弘法堂,由走廊连接。</p> <p class="ql-block">- 主要景点:有大雄宝殿、藏经楼、钟楼、碑文《枫桥夜泊》、枫江第一楼等。还有天下第一佛钟、中华第一诗碑、普明宝塔、和合二圣、锦鲤池等看点。</p> <p class="ql-block">寒山寺始建于南朝梁代,是江南佛教文化的象征。寺内古木参天,香烟袅袅,夜晚的钟声更是让人仿佛穿越时空,与唐代诗人张继的《枫桥夜泊》产生共鸣。</p> <p class="ql-block">当年张继进京赶考,名落孙山,郁郁还乡,途经苏州,夜宿枫桥,触景生情,写了一首了《枫桥夜泊》,谁知竟成了千古绝唱:“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p> <p class="ql-block">枫桥夜泊》:唐代诗人张继的《枫桥夜泊》使寒山寺名声大振,诗中“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成为千古绝唱。</p> <p class="ql-block">枫桥风景区位于苏州古城西部,依托古运河而建,是以古运河、江枫古桥、铁铃古关、寒山古寺、枫桥古镇“五古”为特色的省级风景名胜区。</p> <p class="ql-block">- 枫桥:在寒山寺北,距山门不过百步之遥,犹如一弯新月横跨在枫江之上,是一座横跨于古运河上的单孔石拱桥,现存桥梁为清同治六年(1867年)重建。</p> <p class="ql-block">- 铁铃关:又称枫桥敌楼,与枫桥相依,始建于明嘉靖三十六年(1557年),是苏州人民抗击倭寇留下的唯一较为完好的遗迹,现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景区历史悠久,隋 唐以来由古运河孕育出繁荣的枫桥镇;始建于梁代的寒山寺香火延续至今;唐代张继的《枫桥夜泊》使景区成为中外游人向往之地;明代抗击倭寇留下遗迹铁铃关。</p> <p class="ql-block">- 枫桥苑:是一座古典庭园式建筑,陈列展示了枫桥景区丰富悠久的历史文化,共分3个展室:“枫桥五古”“枫桥胜迹”“远景规划”。</p> <p class="ql-block">- 枫桥古镇:位于大运河、古驿道和枫江的交汇处,保持了粉墙黛瓦、石板街道、前街后河、错落有致的古朴风貌,是游客观光、购物、休憩的好去处。</p> <p class="ql-block"> 枫桥古镇位于大运河、古驿道和枫江的交汇处,沿河形成两条市街——枫桥大街和寒山寺弄,随河成市,因水成街,具有独特的水乡风韵。枫桥古镇地处水陆交通要道,舟楫往来,商旅云集。宋元之际,枫桥市肆已闻名遐迩,明清时期达到空前繁荣。唐伯虎有诗云:“金阊门外枫桥路,万家灯火迷烟雾。”清代,枫桥已成为全国最大的粮食集散地,有“枫桥塘上听米价”之说。</p> <p class="ql-block">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p><p class="ql-block">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自从唐代诗人张继写下了《枫桥夜泊》之后,千百年来,凡是来苏州的游客,都要来枫桥领略一下枫桥的诗情画意。</p> <p class="ql-block">其实,枫桥只是一座江南常见的单孔石拱桥。大运河在此通过,这里又是官道所在,南北舟车在此交会,旧时每到夜里航道就要封锁起来,这里便成了理想的停息之地,此桥便因此得名为“封桥”,后因张继的诗而易名“枫桥”,并沿袭至今。</p> <p class="ql-block">【苏州游船+评弹+点心】宛如一幅流动的江南水墨画。船身轻盈,线条流畅,仿佛古人笔下的仙子,婉约而灵动。船头微微翘起,似在迎风破浪,又似在轻抚水面,泛起层层涟漪。船身上雕刻着精美的花纹,每一处细节都流露出古朴与典雅。苏州评弹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成为中华文化的璀璨明珠。船中传来阵阵评弹之声,悠扬动听,与夜风、水声交织在一起,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深远的意境。乘坐这样的游船,仿佛置身于一个梦幻般的世界,让人流连忘返。</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