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度登临景山公园

雨林

<p class="ql-block">  景山公园位于北京市西城区,坐落在北京中轴线上,紧邻故宫北门(神武门),是一座历史悠久、风景秀丽的皇家园林。公园以万春亭为中心,可俯瞰故宫全景,是北京著名的旅游胜地之一。</p><p class="ql-block"> 八十年代末去通辽函授学习,回来路过北京,看完故宫,上了景山,当时只记得崇祯皇帝自缢的一棵歪脖子树,再就没什么印象。对景山的来历约略知道一点,记得它是挖北海堆起的土球而成。今天再次登临景山,详细百度一下景山的历史,全当一次历史文化的补习。</p> <p class="ql-block">  景山草创于公元12世纪的金大定年间,金国在附近建太宁宫,凿西华潭(今北海),在此堆成小丘,山上建瑶广楼,时为金中都十二景之一。13世纪中叶,元世祖忽必烈建大都,将此处辟为专供皇帝赏乐的“后苑”,将原有小丘改称“青山”。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在修建北京城时用拆除元代宫殿的渣土和挖掘故宫护城河的泥土在元代延春阁的基础上堆起一座土山,高45.7米,取名“万岁山”,又称“镇山”,意为“镇压元代之王气”之意。山上种植松柏,山下种植果树,故当时又称“百果园”。园内陆续修建了富丽辉煌的寿皇殿建筑群,包括寿皇门、寿皇殿、东西配殿、碑亭等。主要建筑还配有永思殿、观德殿等相对独立的建筑体系。清顺治十二年(1655年),“万岁山”改名为“景山”。乾隆十四年(1749年)原在景山东北部的寿皇殿移建于现址。乾隆十六年(1751年),景山山顶建造了五座造型优美、风格各异的亭子,自东向西分别为“周赏亭”“观妙亭”“万春亭”“辑芳亭”和“富揽亭”,每个亭内供奉一尊铜佛,称“五方佛”。</p> <p class="ql-block">行进在景山前街,对面就是故宫北门神武门。</p> <p class="ql-block">景山公园南门,仰望可见最高处的万春亭。</p> <p class="ql-block">崇祯帝明思宗自缢处:有两块石碑,一株后移植的槐树。</p> <p class="ql-block">观德殿,是皇上看皇子和臣子射箭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寿皇殿位于东西南三面的宝坊。</p> <p class="ql-block">寿皇门,威武雄浑,两侧矗立着两尊石狮子。</p> <p class="ql-block">寿皇殿。明代的寿皇殿建筑群曾偏居景山苑内东北隅,清乾隆十四年(1749),寿皇殿建筑群在景山的正北重建,成为清代北京城规划形成以来中轴线上唯一加建的重要建筑群。寿皇殿曾经供奉从康熙至光绪八代帝后的画像和牌位。元旦、岁暮、令节及先帝诞辰、忌辰,皇室在此恭行大礼</p> <p class="ql-block">寿皇殿内的燎炉,用来焚烧祭品的。</p> 寿皇殿的东西配殿。 <p class="ql-block">寿皇殿内东西两侧各有一座碑亭。</p> <p class="ql-block">寿皇殿院内古木参天,有几株310年以上的桧柏,树干粗壮,枝干遒劲,摸一摸树干上粗糙的纹理,沧桑质感油然而生。</p> <p class="ql-block">景山山顶的五座亭子,象征“五行”(金、木、水、火、土),分别是万春亭(居中,最高)、周赏亭(西)、富览亭(东)、观妙亭(西南)、辑芳亭(东南)。</p> <p class="ql-block">景山对面的紫禁城,站在万春亭眺望对面的紫禁城建筑群,顿生庄严肃穆之感,三朝古都啊,这里见证者元明清三代的辉煌历史。</p> <p class="ql-block">万春亭位于北京中轴线、北京中心点,就是北京的心脏。你是不是感觉很梦幻,居然能真真切切摸到中国首都北京的心脏。</p> 景山西邻北海公园。 <p class="ql-block">下山的路上,北海公园琼华岛上的白塔越来越清晰。</p> <p class="ql-block">远远望见了中央电视塔,迫不及待,下一站就是它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