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美篇号/179049981</p><p class="ql-block">昵称/十九生湘</p><p class="ql-block">图片/网络(致谢)</p> <p class="ql-block">在每个人心底,童年都是一方被纯真与欢乐填满的奇妙天地,留存着数不清的游戏记忆。在我的记忆深处,打弹壳是我最喜爱的游戏,它以一种悄然无声却无比坚定的力量,引领我从无忧无虑的童年,走向保家卫国的军旅征程。</p><p class="ql-block">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生活艰苦,文化生活单调,可孩子们的世界从不缺欢乐。滚铁环、拾石子、跳皮筋、抽陀螺等民间游戏丰富着我们的生活。但在我心中,打弹壳游戏有着无可替代的特殊地位。</p> <p class="ql-block">一个余霞满天的傍晚,父亲难得陪着我和几个小朋友在晒谷坪玩老鹰捉小鸡。游戏中,我扮演老鹰,父亲则化身为护雏的母鸡。我左突右冲,却始终难以突破父亲的防线,不一会儿便累得气喘吁吁,汗流浃背。</p><p class="ql-block">看着疲惫不堪的我,父亲停下来说:“你知道为什么捉不到吗?这些看似简单的游戏,实则蕴含着人生大智慧。”年幼的我满脸困惑,父亲拉我坐在石头上,继续说道:“老鹰捉小鸡,不仅是力量与速度的较量,更是智慧与勇气的博弈。老鹰要敏锐果断,母鸡需坚毅勇敢,小鸡们则得紧密团结、灵活躲避。一场简单的游戏,却考验着我们的勇气、智慧与团队协作,缺一不可。”我静静地听着,望着天边被夕阳染成橙红色的云朵,心中对这些游戏有了新的感悟。</p> <p class="ql-block">距离我们村大概十公里处,有一个部队打靶场。每当部队完成打靶训练,村民们便会前往捡拾子弹壳给孩子们当玩具,这些弹壳大多来自步枪和冲锋枪。对于从未见过子弹的我来说,子弹壳就像是来自神秘世界的礼物,散发着独特的魅力。加之我哥在部队服役,他每次探亲回家讲述部队的热血生活,都让我对那片绿色军营充满无尽向往与憧憬。</p><p class="ql-block"> 打弹壳游戏规则并不复杂,通常两人以上参与,人数最多不超过五个。大家各自拿出一两个子弹壳,在平地上立成一排,在离大约三米远的地方用石子或粉笔划线,人站在线外,手持另一个子弹壳去击打,若打中,倒下的弹壳便归谁。游戏开始前,我们通过出石头剪刀布决定先后顺序,每一次出拳,每一次瞄准,都紧张又刺激。那种命中弹壳瞬间涌上心头的兴奋与激动,至今仍在我的记忆深处回荡。</p><p class="ql-block">“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放学后,我和生产队的小伙伴们便相约来到家门前的晒谷坪,从夕阳西斜一直玩到暮色笼罩才恋恋不舍结束。然而,每次玩游戏,我收获的几乎都是苦恼。我渴望赢,可每次都失望而归。口袋里满满的弹壳,回家时已空空如也,赢对我来说像是奢望。每次回家,母亲一看我低着头,就知道结果,便拿糖果哄我。可糖果含在嘴里,我却觉得苦涩。</p> <p class="ql-block">一年冬天,哥回家探亲,这是我最期待的时刻。他一进门,我便像小尾巴似的跟着他,迫不及待地缠着他讲部队里的故事。听着听着,我掏出子弹壳,满脸期待地问哥这是哪种枪用的,真正的子弹又是什么样。哥微笑着,耐心地给我讲述各种枪炮的形状、威力及打枪的要领,教我如何稳稳握住枪把,精准瞄准目标,在扣动扳机瞬间保持沉稳与专注……他的话语,在我幼小的心灵里种下了向往军旅的种子。</p><p class="ql-block"> 说起打弹壳,没想到哥也是高手。他说打弹壳是精准与耐心的较量,每次出手都需对力度、角度精确把控,并传授给我打弹壳的技巧:眼睛要紧紧盯住目标,集中精力,屏住呼吸,估算距离,掌握力量,心手合一。</p><p class="ql-block"> 哥进行现场示范。他让我拿一颗弹壳立在5米远的地方,又从我手里拿了一颗,屏气敛息,瞄准目标,随着“嗖”的一声,手中的子弹壳飞射而出,精准地击中目标。我惊叹不已。哥拍了下我肩膀,让我按照他教的要领试试。果然,效果明显。哥告诉我,打弹壳和做其他事情道理相同,需要时间和耐心,要不断练习,持续努力,不断调整自己的状态和技巧。这和我们学习知识、掌握技能一样,只有经过反复钻研和打磨,才能做到游刃有余。</p> <p class="ql-block">此后,我依照哥传授的要领,独自在家反复练习。起初,我总是难以把握好力度和角度,一次次的失败让我有些气馁。但一想到哥的话,我又重新振作起来。无数次的尝试后,我逐渐摸到了门道,出手愈发精准。再和小伙伴们玩游戏时,我终于成了“王者”。每次打完游戏,我便会把手插进装满弹壳的裤袋里,感受着沉甸甸的喜悦,像一只欢快的小鹿蹦蹦跳跳跑回家。</p><p class="ql-block"> 回到家里,我会庄重地把“战利品”一一摆在桌上,和姐姐们围坐在一起,仔细端详、热烈讨论。我们好奇地猜测子弹壳的材质,琢磨它的结构,甚至幻想如果自己能制造子弹,会是怎样奇妙的过程。就在这些充满童趣的讨论中,参军入伍的念头在我心底茁壮成长。</p> <p class="ql-block">时光匆匆,如白驹过隙。随着年龄增长,上初中后的我逐渐减少了玩打弹壳游戏的次数,转而玩弹弓、滚铁环、踢毽子等其他游戏,与伙伴们依旧玩得不亦乐乎。如今回忆起来,那些时光依然趣味无穷,充满了童年的欢乐与纯真。</p><p class="ql-block">多年后,怀揣着儿时的梦想,我毅然放下手中的笔,投身军旅,来到了岭南那片充满热血与激情的绿色军营。新兵训练第一次实弹射击考试时,当我紧紧握住钢枪,瞄准靶心的那一刻,儿时玩打弹壳培养的专注、沉稳与精准,随着一声声清脆的枪声,助我打出了全团第一名的好成绩。</p><p class="ql-block"> 游戏,让我的童年充满欢声笑语,也默默改变了我的人生轨迹,引领我走向那片充满荣誉与使命的军旅之路。而那小小的弹壳,不仅是童年欢乐的见证者,更是我军旅梦想的启航点。我深刻明白,童年的游戏不仅仅是简单的玩乐、强身健体的运动,更重要的是它们教会我的专注、勇气与团队精神,成为了我人生中最宝贵的财富,激励着我在军旅生涯中不断前行,坚守责任与使命,为祖国和人民贡献自己的力量。</p> 弹壳引梦 军旅启航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感谢您的关注和点赞留言</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我因有您而快乐💖</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