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成都称“蓉”源于五代十国时期,当时城墙上广植芙蓉树,得名芙蓉城,美誉逐代相传,简称“蓉”。仲春蓉城之行缘自朋友之邀,成都地处成都平原腹地,素有“天府之国”之美誉,有3000多年建城史,汉代就是五大都会之一。选择始终体现自身的审美观和价值趋向。既然成都有着“快城慢活”的说法,此行的体验自然不同与众。</p><p class="ql-block"> 看风景是前置的。时值仲春,不踏青郊游总觉得是一种错过,于是由成都朋友陪导,趋车“天府旅游名村”五星村。这里白墙黛瓦,川西风格民居错落有致,与田园风光相互映衬,游客在金黄的油菜花中品尝美食,喝茶休闲,享受田园风光,构成如诗如画般的乡村美景。</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传统与现代融合,忙碌与休闲并存,从城市核心区到城市周边古镇,都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不妨先说古镇:到成都的第二天,走马观花般的游览了安仁、彭镇、街子等3个古镇,在这里重点说说彭镇印象。彭镇始建于明代,时为重要的商品集散地。是成都周边为数不多、仍保留原居民生活和老茶馆文化的老街区之一,近几年茶馆增至百家以上。彭镇核心区均为传统川西民居,清水砖墙,条石台阶,无不充满古韵。观音阁老茶馆被誉为最能体验休闲时光的文化地标,同时是茶馆文化的代表,其内部设施充满怀旧气息。去的那天正是周日,数千米以外的公路两侧凡能停车的地方都停满了自驾的车,据说就是在平常,老街接待的人数就达5000人以上。</p> <p class="ql-block"> 说彭镇印象不能忽略了安仁与街子古镇,安仁与街子古镇同样可圈可点,安仁古镇始建于唐朝,因“取仁者安仁”之意而得名。古镇藏有27座民国公馆。刘氏庄园建筑规模宏大,由清末大地主刘文彩及其兄弟陆续修建至民国末年,占地7万余平方米。古镇清一色石板路,两边商铺林立,漫步街道能感受到浓郁的川西民族文化。</p> <p class="ql-block"> 街子镇的历史则可追溯至五代,其形成已有千年,核心区多为清中、晚期建筑。这里枕山卧水,人文景观丰富,商铺和民宿融合,确是休闲的好去处</p> <p class="ql-block"> 到了成都不能不去都江堰,那可是2000年就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2018年被列入“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的著名水利工程。同时,鱼嘴、离堆、宝瓶口与青山、绿水、白雪构成了如画般风景。</p> <p class="ql-block">由城外回转城中,成都的休闲文化可以说是深入人心。从太古里、宽窄巷子到美食、茶馆,无不体现了城市的传统与现代、快与慢。 </p><p class="ql-block"> 太古里位于成都锦江区核心区,与春熙路商圈毗邻,由太古集团和远洋集团联合开发。这街区体现传统与现代交融的设计理念,集购物、美食、文化、艺术于一体,即保留市井韵味,又注入国际化的时尚活力,成为成都重要地标之一和文旅打卡点。其建筑采用川西民居青瓦坡屋顶和木质格栅等元素,形成开放式、低密度的街区风格,是游客体验“快城慢活”的必访之地。</p> <p class="ql-block"> “宽是逍遥生活的记忆,窄是心灵享受的回味”。宽窄极具哲理,宽有所窄,窄有所宽。到成都去宽窄巷走一走,或能感悟些什么,传统与现代又融合得如此恰到好处。</p> <p class="ql-block"> “锦水春风公占都,草堂人日我归来”。休闲文化,文化休闲,在成都,杜甫草堂有必去的理由。草堂地处浣花溪畔,始建于公元760年,时大诗人杜甫为避“安史之乱”,在友人资助下所建,后经整改和重建。杜甫在此创作了400首作品,其中传世的有240多首,对中国文学发展影响深远。</p> <p class="ql-block"> “世界本无宽窄宽窄全在心间,一宽一窄间天地轮回人生圆融”。应快时当快,宜慢时则慢 。当结束成都之行,浅浅的感觉到风景之外的些许启示,当你得闲时不妨也去走一走……</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