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时光荏苒,岁月悠悠。时间过得真快,转眼间五十年过去了。今天是我们入职解放日报社50年纪念日。</p><p class="ql-block"> 此时此刻,我们十多位同学相聚在一起,共同庆祝这一难忘的日子~</p> <p class="ql-block"> 50年前的3月27日上午,我怀揣着一份报到通知书,跨进了汉口路274号大门,那是解放日报社。在询问了传达室师傅后,他用手一指道,“上三楼大礼堂”。拾阶而上,迈过了近60级台阶,抵达三楼,从楼梯口望去,距离大礼堂那扇门还有20多米,一路走着,心里有点忐忑,不知道大礼堂是什么样的,自己是来早了还是晚了,再有就是今天有多少人来报到?</p> <p class="ql-block">上海汉口路274号</p> <p class="ql-block"> 走进礼堂,迎面遇到了工宣队叶师傅和照相制版车间许师傅,他们接过我递上的通知书招呼说,去那边坐一会儿,等人员到齐了就开会。此后,还有同学陆续来到大礼堂报到。直到开会后才得知,那天共有50位同学前来报到,分别来自南市区和虹口区,每所学校1位,个别学校有2位校友。</p><p class="ql-block"> 中午时分,许师傅为大家发放了饭菜票。第一次见识报社的饭菜票,很有特点。在一张32开纸上(A4纸对折大小)印上饭票或菜票字样,饭票面值为半斤或一两,菜票面值一角,五分和一分。</p><p class="ql-block"> 当天中午,我们在底楼食堂就餐,那是我们入职解放日报的第一餐。记得当时我买了二两饭,一块大排加青菜(0.13元),还有一份汤。在今天看来是微不足道的,但在50年前算是比较“奢侈”的一顿饭,当时觉得已经工作了,开始赚钞票了,派头就大一记吧!</p><p class="ql-block"> 记得当年的学徒月工资才17.84元,我们报到那天就有半个月工资进账。据说,按照当时的规定,当月15日以前(包含15日)到单位报到,可以拿全月工资;假如15日以后(不含15日)去单位报到,可以拿半月工资。😆</p> <p class="ql-block"> 多年后,大概是觉得纸质饭菜票使用时间长了会不卫生,食堂就改用了彩色塑料质饭菜票。</p> <p class="ql-block">当年以塑料饭菜票替代纸质饭菜票,可惜没有留存纸质版的~</p> <p class="ql-block"> 当天下午,我们还领取了报社临时出入证,以方便进入274号报社大门。</p> <p class="ql-block"> 一周后,我们这批同学作为解放日报青年学习班成员,乘车前往到市郊奉贤“上海市文教五七干校”进行为期两个月的边学习边劳动锻炼。行前,报社任命了学习班工作小组成员和团支部成员,同时把50人分成四个小组,任命了8位正副组长。</p><p class="ql-block"> 短短的两个月学习和劳动,受益匪浅。在感受到同学间亲密无间,相互帮助氛围的同时,见识了同在干校轮训的报社前辈的风范,他们的学识、见解、谈吐等等,印象深刻,难以忘怀。</p> <p class="ql-block">1975年5月,在上海市文教五七干校合影~</p> <p class="ql-block"> 结束两个月的学习班生活,面临了再次“分配”,去向有工厂部电工组,照相制版、排字、浇字、印报、装订等车间,还有交运组、食堂、收发室、电话间、勤工组等后勤管理部。</p><p class="ql-block"> 记得我们结束干校轮训返沪,在休整一周时间里,大家活动频繁,或见面吃饭,或登门走访,不亦乐乎。</p><p class="ql-block"> 正式上班前一天,时任报社党委书记王景在报社三楼第一会议室与我们50位同学举行了见面会,也许是此前有工作小组的老师向他提交了我们在干校期间的详细情况~他首先代表报社党委对我们进报社工作表示热烈欢迎,随后王书记边翻看手中的报告纸边说了一句“俏皮话”:虽然我叫不出大家的名字,只知道有一个叫“皮来西”的,话音刚落,引起了现场阵阵笑声……</p><p class="ql-block"> 往事历历在目,想来仿佛就在昨天——</p> <p class="ql-block">上海汉口路309号~申报馆大楼,层高六层,当年部分做夜班的同学在四层至六层均有宿舍~</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 25, 25);"> 50年来,我们这批同学虽然在报社的不同岗位,但都兢兢业业,刻苦耐劳,作出了非凡的努力与成就,把自己的青春贡献给了解放日报社。</span></p><p class="ql-block"> 报社有史以来第一位女电工,有我们的同学;</p><p class="ql-block"> 通过刻苦努力,不断进取并成为记者,有我们的同学;</p><p class="ql-block"> 报纸印刷告别铅与火,采用树脂版印刷,有我们的同学;</p><p class="ql-block"> 赴日本考察和学习先进的印刷技术,有我们的同学;</p><p class="ql-block"> 外出学习和采用电脑照相和排版,有我们的同学;</p><p class="ql-block"> 为报纸扩出八版十二版保证印刷纸供应,有我们的同学……</p><p class="ql-block"> 我的青春我做主,为青春自豪,我们当之无愧。🌹🌹🌹</p> <p class="ql-block">解放日报有史以来第一位女电工李雪花同学~</p> <p class="ql-block">通过刻苦学习与努力并成为记者的吴大伟同学~</p> <p class="ql-block">前排左四为上世纪八十年代时任报社团委书记程祖伊老师~</p> <p class="ql-block"> 那个年代,在程祖伊为书记的报社团委带领下,下属各团支部组织了诸多丰富多彩的活动,发动团员青年上街做卖报郎,清晨大家手捧刚刚从印刷机下线的《解放日报》深入到车站、码头、医院等地,第一时间向市民传播新闻信息。</p><p class="ql-block"> 此外,还帮助《支部生活》杂志下发征订单,发行《支部生活》100例百万册,以及发行图书《聊斋志异》20多万本、复旦大学叶春华老师的报纸编辑大纲等,活动所获得的收益全部用于各团支部组织团员青年开展旅游、社交活动,受到了大家的好评与赞赏。</p><p class="ql-block"> 那是报社团员青年们热情最高涨、气氛最活跃、同事间最和谐的时光……</p> <p class="ql-block"> 这份泛黄名单至今已有41年了,昔日240位年轻人已不再年轻,在他们中间涌现出不少出类拔萃的领军人物,业界非凡的佼佼者~既有报社党委书记、副书记,又有总编辑、副总编辑;既有处局级干部,也有各部门的负责人;既有高级编辑(记者),还有主任编辑(记者);既有新闻总监,也有广告中心总经理,还有出版社社长。可谓人才济济呵,假如再办一两份报纸的话,绝对是绰绰有余哦……🌹🌹🌹👍👍👍</p><p class="ql-block"> 值得一提的是,他们中间还产生了一位实业家,他就是现任上海豪都房地产开发经营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四届全国委员会港澳台侨委员会副主任屠海鸣。他在不久前闭幕的全国两会上发过言~🌹🌹🌹👍👍👍</p> <p class="ql-block">这里有时任团委书记的身影~</p> <p class="ql-block"> 以下这组图片都是报社团委或团支部组织团员青年外出活动的真实写照~</p> <p class="ql-block">这里有党委书记,总编辑的身影~</p> <p class="ql-block">这里有总编辑,也有出版社社长~</p> <p class="ql-block">这里有党委副书记的身影~</p> <p class="ql-block">这是一张年代久远的照片~画框里的男主角绝对不会想到几十年后自己作为出版社社长,携带出版物到上海书展举办地~上海展览中心参展~📖</p> <p class="ql-block">这里有高级记者的身影~</p> <p class="ql-block">这里有党委副书记、副总编辑的身影~</p> <p class="ql-block">这里有党委副书记,高级记者,主任记者的身影~</p> <p class="ql-block">当年本人与屠海鸣合影~</p> 解放日报印记 <p class="ql-block">第一部分 我们历次聚会集锦</p> <p class="ql-block">(一)1995年10月27日,我们迎来进报社20年后首次聚会~</p> <p class="ql-block">(二)2005年3月27日,我们在小梁园餐厅团聚,纪念进报社30周年,邀请了当年青年学习班工作小组四位老师参加,左起依次为邹全云、王根泉、郑霞娟、杨明霞~</p> <p class="ql-block">女生合影~</p> <p class="ql-block">男生合影~</p> <p class="ql-block">(三)2006年6月17日,部分同学聚会纪念进报社31周年~</p> <p class="ql-block">(四)2020年1月18日,部分同学在春节联欢会上合影~</p> <p class="ql-block">(五)2021年3月27日,我们在上海邮电大厦宴会厅团聚,纪念进报社46周年~</p> <p class="ql-block">(六)2024年6月3日,部分同学在金米萝餐厅欢聚一堂~</p> <p class="ql-block">第二部分 立足华夏走出亚洲望世界</p> <p class="ql-block">跑得最远的要数蒋静智同学,她一脚踏上了南极🇦🇶</p> <p class="ql-block">周燕娟在澳大利亚大洋路~</p> <p class="ql-block">李雪花在美利坚~</p> <p class="ql-block">李克芳在北海道~</p> <p class="ql-block">叶丽珍在摩洛哥非洲洞留影~</p> <p class="ql-block">叶丽珍在葡萄牙罗卡角~</p> <p class="ql-block">葡萄牙里斯本贝伦塔~</p> <p class="ql-block">她们在西班牙~</p> <p class="ql-block">他们在东京~</p> <p class="ql-block">他们在泰国~</p> <p class="ql-block">他们在邮轮上~</p> <p class="ql-block">他们在莫干山~</p> <p class="ql-block">他们在烟台机场外~</p> <p class="ql-block">他们在乐山大佛~</p> <p class="ql-block">她们在黄龙溪古镇~</p> <p class="ql-block">她们在四川阆中市中天楼~</p> <p class="ql-block">李雪花在西藏布达拉宫~</p> <p class="ql-block">李雪花在新疆白沙湖~</p> <p class="ql-block">他们在云南~</p> <p class="ql-block">第三部分 青春无限友情长存</p> <p class="ql-block"> 1975年4月,她们俩在“五七干校”住同一个宿舍(上下铺)~2025年,她们还在同一个退休支部搭挡工作,50年友谊绵绵不断~</p><p class="ql-block"> 蒋静智是我们同学中最早加入中国共产党组织的一员~</p> <p class="ql-block">她俩参加老记协举办的80分扑克比赛,荣获优胜奖~👍</p> <p class="ql-block">1975年4月,她们俩分配在同一车间,住在汉口路309号同一宿舍,可谓同吃同住同工作~从这组照片可以看到,50年来她们依然亲密无间~</p> <p class="ql-block">当年的长辫子姑娘,纯洁,美丽~如今她已升格为奶奶了~👍</p> <p class="ql-block">这位粉红佳人引人注目~伊身材高挑,皮肤白皙,是典型的衣架子,有机会请她走一下T台,那神态、那架势肯定是技压群芳,去掉一个最高分去掉一个最低分,荣登冠王👑宝座非她莫属~</p> <p class="ql-block">他们仨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的合影~</p> <p class="ql-block">二十多年后他们仨再次同框,岁月不饶人,变老的速度太快了~</p> <p class="ql-block">这是他俩在2005年3月的合影~</p> <p class="ql-block">12年后,他俩在上报集团大厦申活馆内同框~</p> <p class="ql-block">这是报社有史以来首位女电工么?瞧那气质,那神态,完全可以与当今的明星媲美呵~</p> <p class="ql-block">芳华再现~那眼神清澈,无暇,念想着永恒<span style="color:rgb(51, 51, 51);">的向往和追求~</span></p> <p class="ql-block">她俩从进报社第一天起就成了好朋友,姐妹情深,一直玩到现在……</p> <p class="ql-block">酷似卖花姑娘~😛</p> <p class="ql-block">走上T台~</p> <p class="ql-block">从容~</p> <p class="ql-block">遐思~</p> <p class="ql-block">展望~</p> <p class="ql-block">她们仨看手机导航~</p> <p class="ql-block">她们仨步履匆匆~</p> <p class="ql-block">她们仨走进围笼~</p> <p class="ql-block">她们仨坐享微笑~</p> <p class="ql-block">她们仨上黄山~</p> <p class="ql-block">摇身一变成东瀛少妇~</p> <p class="ql-block">她们仨南昌开会~</p> <p class="ql-block">周燕娟:半个世纪就这样稍纵即逝,在弹指挥间匆匆而过,50年前的今天是我人生中永远难忘和值得庆幸的日子。1975年3月27日,我怀揣着报到通知单踏进了汉口路274号解放日报社的大门,开启了我人生的转折,并荣幸忝列为党报集团体制内的一名新闻工作者。</p><p class="ql-block">芳华留不住,岁月已白头!让我们珍惜当下,健康快乐地过好每天,尽情地颀赏大自然的美好,听涛看海,赏花赏景,坐看云起时,夕阳无限好。</p> <p class="ql-block">梅锦荣:天台留影正盛年 转瞬银丝两鬓添</p> <p class="ql-block">成雅珍:五十年,恰似一曲悠长的古调,于时光的琴弦上轻轻滑过;</p><p class="ql-block"> 五十年,与同袍并肩的岁月,似诗似画,温暖镌心;</p><p class="ql-block"> 五十年,弹指一挥间。愿彼此的情谊能穿越岁月的崇山峻岭,永存心间。</p> <p class="ql-block">窈窕淑女~</p> <p class="ql-block">拍一场老上海的电影~</p> <p class="ql-block">周寿强:岁月不饶人,进报社到退休已有五十年,这次大家有空碰面非常开心,机会难得,祝大家身体健康,万事如意,心想事成。</p> <p class="ql-block">摄影记者的风采~</p> <p class="ql-block">解放日报摄影部记者合影~</p> <p class="ql-block">年轻真好~</p> <p class="ql-block">1976年8月,本人再赴文教五七干校轮训半年~</p> <p class="ql-block">他们都是酒龄高手~</p> <p class="ql-block">一份炒饭,一碗面条🍜可以吃出“幸福滋味”~</p> <p class="ql-block">旗袍秀表演~</p> <p class="ql-block">母亲节~她们高唱“我的未来不是梦”</p> <p class="ql-block">他们参加老记协活动的合影~</p> <p class="ql-block">彩色照片里有我们的同学~</p> <p class="ql-block">黑白照片里也有我们的同学~</p> <p class="ql-block">第四部分 血脉传承隔代亲画框</p> <p class="ql-block">祖孙俩沙滩🏖️闹海~</p> <p class="ql-block">为孙女过十岁生日~</p> <p class="ql-block">祖孙俩外出游玩~</p> <p class="ql-block">在夏威夷火山🌋口~</p> <p class="ql-block">爷孙俩冒雨上山~</p> <p class="ql-block">这位外婆有福了~</p> <p class="ql-block">祖孙俩在迪士尼~</p> <p class="ql-block">祖孙俩小区遛弯~</p> <p class="ql-block">外孙为外公过生日~😎</p> <p class="ql-block">第五部分 缘分和荣誉留在解放日报</p> <p class="ql-block">解放日报乒乓球队参加黄浦区举办的乒乓球比赛,荣获第二名🥈。前排左二为蒋静智~</p> <p class="ql-block">这是周燕娟保存的笔记本~</p> <p class="ql-block">这是蒋静智保存的笔记本~</p> <p class="ql-block">1999年10月,本人赴天津采访体操世界锦标赛,在开幕式上抢拍了这张照片,刊登在第二天《解放日报》第一版头条位置,打破了地方报纸在重大新闻报道一直采用新华社稿件和图片的惯例~</p> <p class="ql-block">2001年8月底,本人作为解放日报特派记者赴阿曼🇴🇲首都马斯喀特采访世界杯足球亚洲区十强赛~</p> <p class="ql-block">2001年9月25日,本人从阿联酋🇦🇪首都阿布扎比发回报道~虽然郝海东说不接受采访,但职业使然,且有关于看报纸的话题,必须把双方的对话深深地映在脑子里,必须写好这篇独家消息,其他媒体拿不走的,除非它为解放日报作宣传~📣</p> <p class="ql-block">2002年1月,赴天津采访国际乒联职业巡回赛总决赛~</p> <p class="ql-block">2009年7月下旬,作为解放日报特派记者,本人和新媒体中心刘宇耘赴日本、韩国采访~这是抵达韩国首尔机场合影</p> <p class="ql-block">解放日报出版世博——友城特刊日本专版《透明东京》</p> <p class="ql-block">解放日报出版世博——友城特刊韩国专版《咖啡首尔》</p> <p class="ql-block">2010年3月,本人被借调上海世博局新闻宣传部工作,被中共上海市委、上海市人民政府授予“上海世博工作优秀个人”称号</p> <p class="ql-block"> 再回首恍然如梦,再回首我心依旧~</p><p class="ql-block"> 当年,我们走进报社大门,不到二十岁,弱冠之年;如今已白发苍苍,快奔七了,别无所求,愿身体健康快乐无忧!</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18px;">感谢报社前辈们的指教、传授,教诲,熏陶,栽培,眷顾,我们从青年到中年,走向成熟,走向未来。曾经拥有的难忘记,属于自己的不放弃,已经失去的留作回忆。</span></p><p class="ql-block"> 致敬,我们的青春!🌹🌹🌹</p><p class="ql-block"> 非常感谢施爱华、蒋静智、叶丽珍、周燕娟、梅锦荣、周寿强、陈芳萍、李雪花、成雅珍、吴大伟、李兰仙、陶晓燕、李克芳、江万强、黄松林、张彩菊、谢明华等同学提供的照片与资料。❤️❤️❤️</p><p class="ql-block"> (完)🔚</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