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茅盾:以笔为炬,照亮时代

黄石秦河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p class="ql-block">  2025年3月正值茅盾先生逝世44周年,这位中国现代文学巨匠的精神与作品仍在时光中熠熠生辉。他不仅是《子夜》《林家铺子》等经典之作的创作者,更以文学为武器投身时代洪流,用文字书写家国情怀。</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文学成就:时代镜像的铸造者</b></p><p class="ql-block"> 茅盾的创作始终紧扣社会脉搏。长篇小说《子夜》被誉为“中国现代文学的高峰”,深刻揭示了20世纪30年代民族工业的困境与资本市场的动荡。短篇《春蚕》《林家铺子》则以细腻笔触描绘乡村与小市民的生存挣扎,成为时代缩影。他的作品不仅是文学瑰宝,更是研究近代中国社会的重要史料。</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精神传承:以天下为己任</b></p><p class="ql-block"> 茅盾一生心系家国,临终前将25万元稿费捐赠设立“茅盾文学奖”,激励后世创作者。抗战期间,他受周恩来之邀赴重庆,以笔为剑参与文化抗战,在红岩村与生活书店留下奔走呼号的身影。其故居中“志竟成”“以天下为己任”的题字,恰是他毕生信念的写照。</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纪念地标:寻访文学足迹</b></p><p class="ql-block"> 茅盾纪念馆(乌镇):馆内铜像手持笔杆、目光坚毅,壁画《子夜》与“文化根脉”主题展陈,生动展现其文学与精神遗产。</p><p class="ql-block"> 茅盾故居(北京):修缮后重新开放的前后两进院落,陈列其生平三个阶段的重要史料,院外白杨树呼应《白杨礼赞》的赤子之心。</p><p class="ql-block"> 乌镇研学活动:茅盾实验小学学生走进故居,通过“文化寻根”项目化学习,感悟先生“一生只够爱一个人”的文学纯粹性。</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后世回响:文学火种的传递</b></p><p class="ql-block"> 从校园的研学课堂到文学奖的荣誉殿堂,茅盾的精神仍在延续。正如他笔下的“慢生活”与“鸿鹄之志”,今天的我们依然能在其文字中汲取力量,以文学为桥,连接过去与未来。</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以笔为炬,不熄不灭」</b></p><p class="ql-block"> 茅盾先生用一生诠释了文学的力量与知识分子的担当。他的故居、作品与精神,将继续在时代长河中指引后人,书写新的篇章。</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黄石秦河:以创新为笔,续写工业使命</b></p><p class="ql-block"> 而在纪念茅盾先生逝世44周年的今天,黄石秦河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以行动诠释着“以天下为己任”的精神传承。作为一家深耕新材料研发与绿色工业的企业,秦河始终将社会责任融入发展血脉。2024年,公司参与“钢渣综合利用系列标准宣贯会”,推动工业固废资源化利用,以技术革新助力产业链绿色低碳转型,呼应茅盾笔下民族工业突破困境的奋斗精神。</p> <p class="ql-block">  正如茅盾在《子夜》中刻画民族资本家的实业理想,秦河聚焦“新材料技术推广”与“建筑用钢筋产品生产”,通过产学研合作破解行业难题。以尖端材料技术回报社会彰显“科技报国”的担当,与茅盾“以笔为剑”的家国情怀一脉相承。</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文学铸魂,实业报国」</b></p><p class="ql-block"> 从《子夜》的工业图景到今日黄石企业的技术突围,茅盾精神跨越时空,激励着如秦河这般的创新者。我们以绿色技术为墨,以社会责任为纸,在新时代续写“志竟成”的篇章。</p> <p class="ql-block">撰稿人:周鸣</p><p class="ql-block">审稿人:徐位</p> <p class="ql-block">销售电话:</p><p class="ql-block">19171681888(赵总)</p><p class="ql-block">17392114421(廖总)</p><p class="ql-block">地址:黄石市新港(物流)工业园区营谭路以南</p><p class="ql-block">邮箱:hsqhxcl@163.com</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