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武汉,简称“汉”,别称江城,位于中国中部,是湖北省的省会,长江与汉江在此交汇,素有“九省通衢”之称。这座城市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是楚文化的重要发祥地。武汉以其独特的地理位置、丰富的文化遗产和现代都市风貌而闻名。著名的黄鹤楼、东湖风景区、武汉长江大桥等景点展现了其自然与人文的完美结合。此外,武汉还以热干面、武昌鱼等美食吸引着无数食客。作为中国重要的科教基地,武汉拥有众多高校和科研机构,被誉为“大学之城”,展现了其创新与活力。</p><p class="ql-block"> 2021年9月,失联四十多年的老班长栾建国找到后,越来越多的老班长、老战友通过网络走到了一起。栾建国在武汉,才有了战友们对武汉的认识和了解,才有了对武汉这座英雄城的向往。</p><p class="ql-block"> 2025年3月18日,老战友“相约武汉”拉开了帷幕。</p><p class="ql-block"> “3月18日,是我们人生中的重要时刻,我急切地期待着相聚武汉。期待也是一种幸福,因为想像比现实更丰满,更完美,更无遗憾!我期待着与战友们的相见,因为分别已经四十年;我期待着与你的相见,两相拥抱,四目相对,眼中的你我已是暮年。过去,再也回不去了,待我们相见时,剩下的只有长久的思念。君住长江头,我住长江尾,整日思君不见君,共饮一江水”。</p><p class="ql-block"> 栾建国与我这段聊天,反映出老班长内心深处对战友的思念,对相聚的期待。</p> <p class="ql-block"> 为确保战友顺利到达酒店,确保聚会圆满成功,专门成立了“相约武汉”服务组。明确服务职责,细致入微服务战友。服务组成员由栾建国、焦东年、孙建军、赵生文、秦钟等五人组成。先后下发温馨通知三次。详细标明武汉机场、高铁站到宾馆的乘车线路;旅游景点安排;安全注意事项等。配备了兼职医护志愿者,备份了老年急用药物和突发意外药物等。所有这些反映了栾建国及服务人员对战友聚会的高度重视。</p><p class="ql-block"> 3月18日,各地战友按照通知提示的线路,先后从天河机场、汉口火车站、武汉火车站抵达。武汉只有栾建国一位战友,不得分身一一接站。北京方向人多,年龄大,栾建国执意接站。在他看来,不亲自去接,内心过不去。他戴一顶迷彩海军帽,一是掩饰花白的头发,二是我能感受到他对军队的热爱与眷恋,还有那军队作风的坚守与传承。虽然已经七十五岁,依然精神抖擞,健步如飞。这一天,他乘地铁早早来到武汉高铁出口,两眼直盯人群。我俩网上接触最多,一眼就认出了他,其他战友则不然。我急忙上前一一介绍,激动的泪水往外流。栾建国接过了老主任的行李箱,背上了主任夫人的双肩包。</p><p class="ql-block"> 武汉地铁纵横交错,四通八达。为了让战友顺利到达宾馆,栾建国亲自登上地铁,到机场,到高铁站,力求发出去的路线图更加准确。有栾班长接迎,我们不用操心,只管随从。我们坐着,他站着,几次礼让,都被婉言谢绝。将近一个小时,始终站立,谈笑风生。他像“导游”,边走边讲,武汉地铁,武汉美景,我们提前知晓。</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安顿好北京方向的战友,栾班长又赶往地铁江汉路站出口,迎接安徽、江苏的战友们。</span></p> <p class="ql-block"> 孙建军主持了今晚的座谈会。他说:三月的武汉,春光无限,樱花盛开。在这美好的时节,30位从北京、河北、四川、江苏、安徽、湖北等六地战友和亲人来到武汉,欢聚一堂,拉开了战友“聚会、赏花、畅游”的序幕。我宣布:“相约武汉,战友座谈会”开始!</p><p class="ql-block"> 座谈会主持人孙建军首先介绍了来自各地的战友、夫人、亲友,共计三十人。</p><p class="ql-block">北京:</p><p class="ql-block">邓治民、王芳美夫妇;</p><p class="ql-block">四川宜宾:</p><p class="ql-block">赵生文、王德芬夫妇;</p><p class="ql-block">徐汝高、李安贵夫妇;</p><p class="ql-block">曹开喜、杨奉道夫妇;</p><p class="ql-block">河北唐山:</p><p class="ql-block">杜宗友、王秀英夫妇;邓 国</p><p class="ql-block">湖北襄阳:宋克冬</p><p class="ql-block">河北邢台:焦东年</p><p class="ql-block">江苏南京:徐成群</p><p class="ql-block">河北邢台:</p><p class="ql-block">张朋轩、武新平、冯志国</p><p class="ql-block">孙建军、武英敏夫妇;</p><p class="ql-block">李苏标、王花芬夫妇;</p><p class="ql-block">姜万杰、李香荣夫妇;</p><p class="ql-block">安徽合肥:</p><p class="ql-block">秦 钟、蔡小萍夫妇;</p><p class="ql-block">张亚成、王 林、骆 安</p><p class="ql-block">钱飞(蔡小萍闺蜜)</p><p class="ql-block"> 介绍完毕。孙建军代表本次活动服务组,代表栾建国同志对各位战友及亲朋的到来再一次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p> <p class="ql-block"> 焦东年(左),本次活动服务组成员,负责费用的管理、使用。“财政部长”工作具体、琐碎、分心,大家心知肚明。对于这个“举轻若重”的任务,焦东年老战友愉快的接受并快乐的承担了为大家服务的任务。大家信任他,大家支持他,大家把掌声送给了他。</p> <p class="ql-block"> 随后,各地代表先后发言。</p><p class="ql-block"> 八十七岁高龄的当年部队领导邓治民,语重心长的告诉大家,世上唯有身体属于自己。一定要关注自己身体,一定要爱护自己的身体。</p><p class="ql-block"> 赵生文、杜宗友、徐成群、秦钟,军嫂王凤荣衷心感谢栾建国提供机会,感谢精心准备,细致安排,诚邀到宜宾、唐山、南京、合肥,走一走,转一转,聚一聚。</p><p class="ql-block"> 宋克冬,1969年入伍,1981年6月从外部调来任政治处干事。1985年转业在湖北襄阳。见到失联几十年的老战友,怎么也控制不住内心的激动,怎么也阻挡不住激动的泪水,哽咽着讲述失联后的牵挂与思念。相聚不易,相见恨晚。让人心酸,让人落目。</p> <p class="ql-block"> 栾建国,1970年入伍,1976年调原武汉军区某部,转业后一直在武汉。有接兵、训兵工作经历,与1973年巨鹿籍老兵有着特殊的感情。2021年9月被巨鹿籍孙建军找到后,与各地战友取得了联系,有了今天的武汉相聚。</p><p class="ql-block"> 栾建国幽默的讲述了“赠送战友衣物”的故事。回忆了一顿吃“六个窝头、四块红薯、三碗玉米粥”,能吃能干的生活经历。特别是部队光荣入党,更终生难忘。今天,党龄近五十三年的他,把“在党五十周年”纪念章带到了座谈会现场,挂在胸前,向入党介绍人邓治民和各位战友敬礼致谢。</p> <p class="ql-block"> 最后,主持人孙建军在聚餐中发表了热情洋溢的发言。</p><p class="ql-block"> 听了各位战友的讲话,我非常激动,非常高兴,感慨万千,有许多话要说,有许多收获要分享,但美食不等人,我们在边吃、边喝的氛围中继续分享吧。</p><p class="ql-block">女士们、先生们、战友们、军嫂们:</p><p class="ql-block"> 今晚,栾建国特意招待大家,尽地主之谊,我们深表衷心感谢。美酒佳肴敬战友,兄弟感情杯里头。战友感情有,茶水也是酒。战友感情深,不能一口闷。能喝你就喝一口,不能你就茶代酒。让我们斟满美酒,举起酒杯,为了相聚,为了高兴,为了健康,吃吧!喝吧!开始吧!开始!</p><p class="ql-block"> “相约武汉”感言</p><p class="ql-block"> 孙建军</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下午,看到来自四面八方的老战友,精神抖擞,身体健康;刚刚,听了邓主任和几位老战友的发言,激情澎湃,热血沸腾;又听了栾建国老战友的致辞,敞开双臂,热情欢迎。我激动不已,感慨万千…… </p><p class="ql-block"> 1972年的冬天,我们从河北省巨鹿县应征入伍。栾建国、徐成群接我们去当兵,圆参军入伍梦。当年年轻帅气的小战士,走遍每一个村庄,家访每一个新兵。在农村就有了感情,在农村就知道他俩的姓名。他俩不但接我们参军入伍,还担任班长直接训练。帮助我们走进军营,训练我们提高素质,为我们成为合格军人迈出了第一步。我在部队入了党,提了干,上了军校,改变了我的命运。我在部队十四年,与军营有了感情,与战友有了感情。1977年底,我从院校毕业后,栾建国老班长已经调走,失去联系。我常回忆新兵训练的往事,常回忆促膝谈心的故事。有了成绩,无法向班长汇报,有了进步,无法与班长分享。我是一个重感情的人,我是一个知感恩的人,我是一个有故事的人。1979年,对越自卫反击战后期,我来武汉出差,拿着地图,按栾班长留下的地址,找到了老家地址,一无所获。转业地方后,工作忙碌,寻找工作被搁置,思念之心从未间断。退休后,时间充裕了,思念、牵挂老班长更加强烈。2020年春节,疫情在武汉爆发后,我的心忐忑不安,总是在想老班长怎样?家人怎样?2021年秋天,老班长徐成群被我找到后首次来巨鹿,我们很激动,参军入伍的画面挥之不去,新兵训练仿佛就在昨天。栾建国老班长究竟在哪里?现在如何?能否找到?成为话题。我对徐班长说,请相信一定会找到,便加速了寻找步伐。根据栾建国同志爱学习,爱写作的特点,我通过智能手机,反复搜索着。功夫不负有心人,一篇《军校感怀——我们班里的山东兵》的文章,引起了我的注意。为了信息的准确,我得到了有关部门的帮助,最终找到了这个网名山东人的真实身份。他就在武汉,他就是我的老班长栾建国。我以《老班长,我终于找到了你》为题,记录了漫长的寻找历程,记录了找到后的开心快乐。老班长的找到,让我收获了一批珍贵照片,收获了一串串美好回忆。老班长的找到,让更多战友通过网络走到了一起,才有了今天的相聚。</p><p class="ql-block"> 武汉是一座历史名城,武汉是一座美丽的城市。樱花固然美,战友情更深。选择这个时候《相约武汉》,是大家的共同心愿。战友有约,樱花树下,我们来了!</p><p class="ql-block"> 为了“相约武汉”的圆满,栾建国同志付出了很多。宾馆、饭菜亲自商定;车辆、导游亲自联系。立足吃好玩好,安全无差错。偌大的武汉,战友只有他自己,所有工作全靠一个人。他也是七十多岁的人了,虽然身体很棒,却已不是当年。相聚是缘分,相聚是情谊,相聚是甜蜜,相聚是幸福。老战友相聚时的激情难以用语言来表达,我们衷心感谢栾建国老战友武汉有约,衷心感谢他的付出,衷心祝福“相约武汉”圆满成功!</p><p class="ql-block">谢谢大家!</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走出“满旗楼”餐厅是江汉步行街。夜晚,漫步在江汉步行街,道路两侧有许多欧式建筑,其中最知名的是“海关”大楼。江汉关大楼非常漂亮,始建于1924年,是武汉标志性建筑之一。江汉关也是近代中国的四大海关之一。2012年武汉海关搬迁到新址办公,江汉关大楼则改造成了博物馆。</p><p class="ql-block"> 在栾建国陪同下,我们边走边聊,十点多才回酒店。</p> <p class="ql-block"> 三月的武汉,樱花盛开,繁花似锦,正迎接八方来客。19日上午,我们在导游带领下,在栾建国陪同下,乘专用大巴来到东湖樱花园。战友有约,樱花树下,一起看落樱缤纷,感受春天的温暖,感受时光的温柔,感受战友的温度。</p> 栾建国与战友们一起游玩。 <p class="ql-block"> 入党提干是人生路上的重大转折,她改变了人的一生命运。1974年7月我光荣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我的第一介绍人是时任班长赵志书,河北高邑人;我的第二介绍人是时任副班长杜宗友,河北迁安人。入党五十年后,能在江城武汉见到老班长、入党介绍人杜宗友,见到嫂子王凤荣,我和夫人非常高兴。樱花树下,我们共叙兄弟情,再续战友情。在花的海洋里,我们笑容满面,生活充满阳光</p> <p class="ql-block"> 樱花树下,来自河北的战友们留下了最美的瞬间。</p> <p class="ql-block"> 来自河北的四个家庭。从左至右:姜万杰夫妇、孙建军夫妇、杜宗友夫妇、李苏标夫妇。</p> <p class="ql-block"> 相约春天,相约武汉,赏樱花,我们应约而来。图为栾建国和孙建军、张朋轩在一起。</p> <p class="ql-block"> 上图为孙建军夫妇和安徽合肥王林;下左为李苏标夫妇;下右为杜宗友夫妇。</p> <p class="ql-block"> 《老兵永远跟党走》视频</p> <p class="ql-block"> “武汉有约”时间短暂,内容丰满。行驶中的大巴车上,栾建国抓住时间,为战友们“推销”他二十多年前所写,并反复修改的《八一抒怀——老兵永远跟党走》。从栾建国嘶哑的声音里,我们听到了他认真而带有感情的朗诵。同时,我们看到了一个老兵退伍不褪色的优良作风,看到了一个老兵的家国情怀。</p><p class="ql-block"> 栾班长还脱口朗诵了《微 笑》这首诗。从他身上我们看到了栾建国热爱生活的优良作风,看到了他活到老,学到老的作风。大家十分佩服栾建国,决心以他为榜样,快乐生活每一天。为让更多战友了解《微笑》的内容,栾建国特意转发至战友群。我用美篇收藏起来。</p><p class="ql-block"> 《微笑》</p><p class="ql-block"> 一个微笑 花费很少</p><p class="ql-block"> 给的人幸福 收的人回报</p><p class="ql-block"> 一个微笑 只有几秒</p><p class="ql-block"> 它的成效 可延续经年</p><p class="ql-block"> 留下的回忆 会终生美妙</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没有哪个富人 富到对它不需要</p><p class="ql-block"> 也没有哪个穷人 穷到给不出一个微笑</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有了它 家庭充满幸福</p><p class="ql-block"> 有了它 生意兴隆荣耀</p><p class="ql-block"> 陌生人可因微笑而成为朋友</p><p class="ql-block"> 敌视者可因微笑而将冤仇化了</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它能使劳累者疲劳顿消</p><p class="ql-block"> 也能为失意者燃起希望的火苗 </p><p class="ql-block"> 它好比受伤者心中的太阳</p><p class="ql-block"> 也可作为化解烦恼的良药</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它既拿不来也偷不走</p><p class="ql-block"> 它不出租也无处买到</p><p class="ql-block"> 只有作为礼品和情义的微笑</p><p class="ql-block"> 才是真正的无价之宝</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人人都有烦恼</p><p class="ql-block"> 人人都需要微笑</p><p class="ql-block"> 如果有人忘记了微笑</p><p class="ql-block"> 人生将失去跨越江河的大桥</p><p class="ql-block"> 如果匆忙中我忘记对您微笑</p><p class="ql-block"> 请您原谅</p><p class="ql-block"> 而善良淳厚的您</p><p class="ql-block"> 可否给我一个您的微笑?</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永远微笑吧</p><p class="ql-block"> 别吝啬也别计较</p><p class="ql-block"> 世间最好的礼物是微笑</p><p class="ql-block"> 人生旅途最好的通行证一一还是微笑</p><p class="ql-block">(注:此诗是一次偶然机会釆集,阅后爱不释手,为诗境中的真实宽容,也为其中的情意绵长。版权为无名作者,我仅对部分词句进行了修琢,既自我修养和欣赏,也广传朋友,使其流芳。( 栾建国)</p> <p class="ql-block"> 战友聚会,对于我们这些上了年纪的老兵来说,吃什么喝什么都不重要,重要的是相聚。即是这样,每一道菜,都是栾建国和儿子精挑细选,力求武汉特色,力求老年口味。宋克冬老战友对此次相聚安排非常高兴,连夜写下一首打油诗,席间献给大家,博得大家一片掌声。</p><p class="ql-block"> “ 公元2025春,战友相聚在江城,曾经同寝共过枕,兄弟相见不相识。当年凤华正茂盛,如今白发染双鬓,弹指一挥四十年,再见已是暮年人。把酒言欢叙旧情,军营往事记的清,黄鹤白云论今古,樱花树前留个影。记个电话加微信,千里万里刷视频,战友一定常联系,千万不能再丢人。栾家大哥操真心,执行人是孙建军,吃喝玩乐安排定,带个媳妇兼“摄影”。皆大欢喜游江轮,老头老太笑吟吟,长江之水六千里,不及战友情谊深”。</p><p class="ql-block"> 值得一提的是,视频中讲到“带个媳妇当医生”,媳妇是李苏标老伴,名叫王花芬,我们团队的“医护志愿者”。而孙建军的媳妇是武英敏,是为大家服务的“摄影师”,许多精美照片由她提供。为此,宋克冬在文中更正为“带个媳妇兼摄影”。</p> <p class="ql-block"> 3月19日下午,栾建国陪同我们参观了湖北省博物馆。</p><p class="ql-block"> 湖北省博物馆,位于武汉市东湖风景区,成立于1953年,是全国八家中央地方共建的国家级博物馆之一,是湖北省唯一的省级综合性博物馆,也是文物收藏、研究和展示机构,国家4A级旅游景区。</p> <p class="ql-block"> 3月19日下午,战友们来到武汉东湖,游览了东湖一角。</p> <p class="ql-block"> 上面左边这张黑白照片,拍摄于1973年1月,迄今已有五十二年。那年那月,新兵训练即将结束,部队组织新兵去首都北京。在天安门广场,拍摄了这张合照。后排从左至右是新兵孙建军、冯志国、张朋轩;前排从左至右是班长徐成群、徐汝高、栾建国。我是孙建军,我们三个新兵都是大孟庄村人。徐汝高为二班长,我为二班付。徐成群为一班长,冯志国、张朋轩为一班。栾建国为三班长,与徐成群一起从巨鹿接我们参军入伍。鉴于这种特殊的关系,特殊感情,拍张合影是大家的共同愿望。多少年来,多少次凝视这张珍贵老照片,我始终没有明白,为什么新兵站着,为什么老班长蹲着。那时一般人没有照相机,照片只能通过商业照相买来。根据我和老班长的交往,老照片上的人员位置肯定是老班长们的主意。新兵站着,老班长蹲着,充分体现了班长对新战士的关心与爱护。</p><p class="ql-block"> 老班长徐汝高,1970年入伍,四川宜宾人,几年后退役回到了原籍。老班长栾建国,1970年入伍,提干后调外部队,地址不详。老班长徐成群,1971年入伍,河北邢台人。提干后一直在部队,与其他两个班长相比,部队相处时间最长。后来,转业后去了南京。照片中三个新兵,有两个提干,有一个转志愿兵,都在部队干了十多年。</p><p class="ql-block"> 在这张老照片里,目前年龄最大的75岁,最小的71岁。幸福的是六位战友都健康,幸运的是六位战友都来参加聚会。为了找回当年的感觉,按照黑白照片的位置,有了今天的复原照。老照片很珍贵,五十多年后,有缘同框复原,更是机会难得。老班长有的膝关疼,听说要拍复原照,执意蹲下去,好激动,好感动。仔细端详新老照片,穿越时空五十二年,仿佛又回到了年轻,仿佛又回到了昨天。感谢栾班长在武汉,为我们提供了找回快乐的机遇。</p> <p class="ql-block"> 栾建国、赵生文(中)孙建军在武汉东湖。</p> <p class="ql-block"> 孙建军夫妇与秦钟夫妇在一起。</p> <p class="ql-block"> 左图:孙建军与合肥骆安;右图:孙建军与合肥王林。</p> <p class="ql-block"> 骆安、钱飞合唱视频</p> <p class="ql-block">钱飞演唱视频</p> <p class="ql-block"> 3月19日下午6点后,位于汉江岸上的“鱼痴渔醉”酒楼里,歌声阵阵,掌声阵阵,来自北京某部的战友们正在这里就餐。与其说是就餐倒不如说是欢聚,他们边吃边喝边唱,欢聚一堂,待八点后登船夜游长江。首先,孙建军以《战友之歌》打头阵,嗓音还是那么铿锵,还是那么洪亮。自然赢得大家热烈鼓掌。只可惜目前没有留下视频,不能再回味他的歌喉。其实,孙建军满肚子军歌,以后有机会一定会献给大家。紧接着,战友骆安演唱了《我在纳林湖等着你》。吐字清晰,声音动听。看来,现代歌,时尚歌并不是年轻人的专利,老年人一样唱得好。战友秦钟夫人的闺蜜钱飞,为大家还带来了《九儿》。在“鱼痴渔醉”,美妙的歌声醉来一片掌声,醉来一片欢呼声,把聚会推向了高潮。</p> <p class="ql-block"> “中华荣耀号”游轮上,我们看到最美丽的武汉夜色。</p> <p class="ql-block"> 3月19日,武汉长江两岸灯火阑珊,我们一行三十人,乘坐“中华荣耀号”豪华游轮,漫游在长江里。一个多小时的行程,有音乐陪伴,有节目陪伴。武汉长江大桥、长江两岸美不胜收。</p> <p class="ql-block"> 黄鹤楼位于湖北省武汉市蛇山之巅。传说曾有道士在当地辛氏酒店的墙上画了一只会跳舞的黄鹤,店家生意因此大为兴隆。十年后道士故地重游,用笛声招下黄鹤,乘鹤飞去,辛氏遂出资建楼。但是,历代的考证都认为,黄鹤楼的名字是因为它建在黄鹄山上而取的。古代的“鹄”与“鹤”二字一音之转,互为通用,故名为“黄鹤楼”。</p><p class="ql-block"> 3月20日上午,第一站我们游览了著名的武汉黄鹤楼,登上了最高处。</p> <p class="ql-block"> 河北籍战友及夫人在黄鹤楼前。</p> <p class="ql-block"> 栾建国与北京、四川战友合影。</p> <p class="ql-block"> 河北巨鹿籍战友与四川宜宾战友合影。</p> <p class="ql-block"> 栾建国和河北孙建军、四川徐汝高两个家庭合影。</p> <p class="ql-block"> 栾建国和河北孙建军、四川赵生文两个家庭在一起。</p> <p class="ql-block"> 栾建国和四川三个家庭合影。</p> <p class="ql-block"> 栾建国与孙建军夫妇一起登上黄鹤楼高处,武汉全城尽收眼底。</p> <p class="ql-block"> 对于河北战友来说,参观“红楼”是最后一站。路上,见到樱花盛开,还是恋恋不舍。</p> <p class="ql-block"> “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纪念馆”又称红楼。老兵们到这里参观,无疑是一堂革命传统历史课。</p> <p class="ql-block"> 在红楼前,河北巨鹿战友与四川宜宾战友。留下了最后一张合影。</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上图,左为老班长徐汝高,右为武新平。徐汝高是武新平新兵训练时的班长。武新平当年岁数最小,今年也七十岁了,头发也不多了。</p><p class="ql-block"> 我们邢台籍战友就要从“红楼”跟大家再见了。武新平像个小孩子,趴在徐汝高老班长的肩膀上,泣不成声。老班长夫人看着心酸,我也心酸,只是尽量控制着心情。武新平永远记得老班长手把手的帮助,永远记得老班长的关心和爱护。今日分别何时再相聚?他们紧紧拥抱在一起,难舍难分。老班长轻轻拍打着小武的臂膀,安抚不要这样,我们还会再相聚。</p><p class="ql-block"> 离开“红楼”,司机师傅将大巴停在地铁最近处。邢台籍提前返程的九人,一字排开大巴右侧。武汉街头,曾经的军人,年逾七十的老兵,向着离去的大巴敬礼,向着车上的战友敬礼。这是老兵的最高礼仪,这是战友分别的最好表达。</p><p class="ql-block"> 此时此刻, 望着离去的大巴,激动的泪水难以控制。哪管大街之上,哪管路遇他人,直到地铁口,武新平才喜盈盈抹去脸上的泪水,好像刚才什么都没发生一样,涌入进站候车的人群里。这就是战友亲如兄弟,这就是当兵人的不一样,这就是没有当过兵体会不到的感受。</p> <p class="ql-block"> 在高铁附近,战友们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了个人的午餐。当然,都是栾建国老班长推荐的武汉特色小吃。我将这一消息,立即报告战友。</p><p class="ql-block"> “报告老战友,顺利到达武汉站。</p><p class="ql-block">午餐虽然不能一起吃,一样是湖北特色小吃。谢谢你了,我的老班长,我的好大哥!转告各位,有机会我们再相聚!”</p> <p class="ql-block"> 87岁高龄的邓治民老主任携夫人参加聚会,让所有战友非常高兴。他俩身体健康,腿脚利索,每个景点必看,从不退缩。老人参加聚会,得到了儿女大力支持,得到了服务组的细心照顾。每天活动有专人照顾,确保了安全,确保了不掉队。看到老人快乐的笑脸,邓主任的儿女非常放心,非常开心。多次表示感谢,多次诚邀北京去做客。</p> <p class="ql-block"> 武汉长江大桥是中国湖北省武汉市连接汉阳区与武昌区的过江通道,位于长江水道之上。它是新中国成立后修建的第一座公铁两用长江大桥,也是武汉市重要的历史标志性建筑之一,素有“万里长江第一桥”的美誉。大桥于1955年9月1日动工兴建,1957年10月15日通车运营,全长1670.4米,主桥全长1155.5米,上层为双向四车道城市主干道,下层为双双轨列车跑道。</p><p class="ql-block"> 此次活动,邓主任夫妇的参加,对栾建国来说还有另一个惊喜和收获。1972年6月,栾建国在部队入党,介绍人是邓治民。栾建国和入党介绍人邓治民和夫人在长江大桥合影,有着不一样的纪念意义。栾班长心情激动,内心喜悦。机会难得,难能可贵。我们都为老班长高兴,恭喜他,祝贺他!</p> <p class="ql-block"> 历时三天的“相约武汉”落幕了。我们的“财政部长”,也要卸任了。作为服务组一员,焦东年老战友不辞辛苦,勇挑“重担”,大家都很感谢他。焦东年却说,战友有缘来相聚,服务大家是荣幸。相聚不易,机会难得,来日如能再相聚,还为大家来服务。</p> <p class="ql-block"> (一)</p><p class="ql-block"> 烟花三月黄鹤楼,</p><p class="ql-block"> 战友登临眺荆楚,</p><p class="ql-block"> 军礼转身奔南北,</p><p class="ql-block"> 来年春天再聚首。</p><p class="ql-block"> —— 宋克冬</p><p class="ql-block"> (二)</p><p class="ql-block"> 江城满旗楼,</p><p class="ql-block"> 把酒释思愁,</p><p class="ql-block"> 感时泪沾襟,</p><p class="ql-block"> 恨别不松手。 </p><p class="ql-block"> ——宋克冬于早晨上班车上。</p> <p class="ql-block"> 李苏标,河北巨鹿人。1972年入伍,1986年转业。他的夫人王花芬是咱们随团医护志愿者。当初说好希望用不到她,结果如愿,皆大欢喜。</p><p class="ql-block">各位老战友,大家好!</p><p class="ql-block"> 赏樱花之约,相聚江城武汉,是久别战友重逢相见的共同心愿!</p><p class="ql-block"> 这次战友能在武汉相聚,特别要致敬江城唯一战友,我的老领导,我们七二年入伍的接兵人,我们的老班长栾建国兄长!是您在百忙之中,精心筹划,不辞辛劳,为这次战友相聚吃、住、行,做出的精心安排!点点滴滴处处体現出热情,全面,周到,细致!为了照顾到南北每个人的口味,能使大家吃好,喝好您都推敲再三,体贴入微,用心出力关怀备至!深感您的良苦用心,这次聚会难得,实属不易!请允许我代表夫人,以一个退伍老兵,向首长致以崇高的军礼!</p><p class="ql-block">并祝您身体健康!家庭幸福!万事顺遂!</p><p class="ql-block">顺祝各位老友及夫人,阖家幸福!身安体健!吉祥如意!福寿安康!</p><p class="ql-block"> 再见了亲爱的战友,有约下次再相聚,我们在河北巨鹿期待大家的光临![握手][抱拳][合十]</p><p class="ql-block"> ——李苏标</p><p class="ql-block"> 2025.3.22</p> <p class="ql-block">《致栾兄建国战友的感谢信》</p><p class="ql-block">敬爱的栾兄建国战友:</p><p class="ql-block"> 江城武汉,荆楚胜地,因一场天南地北战友的相聚而更添豪情。此次战友聚会圆满落幕,回首点滴,我们深知这份战友情谊的凝聚、这场盛会的顺利举办,离不开您倾尽心力的付出与无私奉献。在此,请允许我代表全体战友向您致以最诚挚的谢意!</p><p class="ql-block"> 从筹备之初到落地执行,您始终以军人特有的担当与热忱冲锋在前。无论是联络各地战友的繁琐沟通,还是协调聚会场地的每个细节;无论是活动流程的精心策划,还是食宿交通的周全安排,您始终如一的扛起责任,将战友们的期待化作行动的力量。您像一位沉稳的指挥员,在幕后默默筑起一道“战斗堡垒”,让我们这些久别重逢的战友得以安心相聚,畅叙往昔峥嵘岁月。</p><p class="ql-block"> 难忘您为筹备工作熬过的深夜,难忘您反复确认行程时的一丝不苟,难忘您因奔波操劳引起的沙哑嗓音,更难忘您在活动现场奔波忙碌的身影。您不仅将战友们的需求记在心头,更用细致入微的服务让每个人感受到家的温暖,每一处用心都让我们重温了当年军营生活的情谊。这份情,因您的付出而愈发醇厚;这场相聚,因您的匠心而成为永恒的记忆。</p><p class="ql-block"> 栾兄,您常说:“战友二字情谊无价,重逾千钧”。您用行动诠释了这句话的深意。您的真诚与担当,让我们再次感受到了军人血脉中的赤诚;您的热情与周全,更让天南地北的战友在武汉这座英雄城找到了归宿。这份情谊,已深深镌刻在每一位战友心中。</p><p class="ql-block"> 聚散终有时,情谊永长存。愿我们共同珍藏这段江城相聚的珍贵时光,也愿未来的岁月里,战友情谊历久弥新。最后,再次请允许我代表战友们向您道一声:栾兄建国战友,辛苦了!感谢您为战友大家庭所做的一切!期待下次重逢,我们仍能并肩而立,共话山河!</p><p class="ql-block"> 王林</p><p class="ql-block"> 2025年3月23日</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七律:赞栾兄》</p><p class="ql-block">心中军旗映日红,</p><p class="ql-block">四方战友喜相逢。</p><p class="ql-block">精心策划凝心力,</p><p class="ql-block">细致筹谋见慧聪。</p><p class="ql-block">跑遍江城寻会所,</p><p class="ql-block">沟通酒店定筵丰。</p><p class="ql-block">由衷感谢栾兄长,</p><p class="ql-block">榜样标杆立无穷。</p><p class="ql-block">注:栾兄为栾建国老战友。</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2025年3月28日 </p><p class="ql-block"> 王林</p> <p class="ql-block">亲爱的战友们好!</p><p class="ql-block"> 承蒙大家珍重战友情谊,向往春天的武汉与美景,认可我这个远方战友,在咱们共同努力下,此次聚会实现了安全、顺利、愉快和较圆满的目标,这是大家共同努力和向心而行的结果,作为服务组的一员,我与大家一样,感到由衷的高兴与欣慰!</p><p class="ql-block"> 邓组长是我的入党介绍人和有德望的领导,战友们(包含很多此次未能来汉的领导和战友)都是关心和帮助我人生成长途中的贵人,多年来一直念怀并感恩于心,49年的离别,方得以在春色满城的樱花树下、博物馆内、夜幕江中和黄鹤楼上欢乐重逢,实在是人生中的快事与胜景,我能借花献佛(军营与战友是我心中之佛),尽份心力而自我点赞并无憾,是战友们给了咱们服务组和我本人这个回报与表现的机会!</p><p class="ql-block"> 战友和此次来汉的夫人们都有着老当益壮的身体,更感受到大家对咱们人民军队和战友间浓重情谊的珍视与看重,这是人生中的光荣和福份,也是咱们欢度晚年的精神和物质基础,我借此祝贺和祝福全体战友:人人平安、家家幸福、康乐百年!</p><p class="ql-block"> 栾建国</p><p class="ql-block"> 2025.3.23</p> <p class="ql-block"> 本文作者孙建军,网名“老兵”。</p><p class="ql-block"> 几天来,“相约武汉临时群”十分热闹。多种形式的感言,诗词、感谢不断,让我倍受感动。夸奖我的,感谢我的,我就不多说了。因为这样的战友聚会很少,几十年服务大家一次,我很荣幸。以后如有机会,一定会做的更好。</p><p class="ql-block"> 相约武汉结束了,我们依然沉浸在欢乐里,依然兴奋不已。这是一次叙情的相聚,这是一次团结的相聚,这是一次正能量的相聚。所有的感想、感言,感人肺腑,动人心弦。每一篇我都反复拜读,每一篇我都仔细品味,每一篇我都收纳珍藏。在阅读中学习,在品味中提高。我快乐,我幸福。战友有你们真好,来日我们再聚首!</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