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2025年3月,贵州遵义的春天格外温暖。在遵义会议会址前的老槐树下,我们一行16人把目光共同投向那栋青瓦灰墙的二层小楼——90年前,这里曾是中国革命的转折点。</p><p class="ql-block">怀着崇敬与期待,我踏入了遵义会议会址。这座历经岁月洗礼的建筑,静静矗立,它承载着中国革命史上最为关键的一段记忆,每一寸砖石、每一扇门窗,都仿佛在诉说着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p> <p class="ql-block">回忆58年前的1967年,我们一群十多岁的初中同学,怀揣毛主席语录宣传片,打着背包,学习红军长征精神,从重庆步行到遵义,瞻仰遵义会议会址。</p> <p class="ql-block">58年以后,我们乘飞机从上海出发再次来到遵义瞻仰遵义会议会址。这是一次不寻常的旅行,是纪念遵义会议召开90年的一次特别的集体行动,是“知青之春活动委员会”曹扬主任组织带领下的一次旅游活动。我们都是年逾古稀的70岁多岁的老人,我们生在新中国长在红旗下,对我们的党和祖国有着深厚的感情。</p> <p class="ql-block">遵义会议会址位于贵州省遵义市红花岗区子尹路96号,建筑物由主楼和跨院两部分组成。主楼坐北朝南,为中西合璧砖木结构建筑,一楼一底;跨院在主楼的南面,为黔北民居四合院风格建筑。</p> <p class="ql-block">走进会址,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座中西合璧的两层砖木结构小楼,庄重而古朴。1935年1月,就在这看似普通的房间里,一场改变中国命运的会议悄然召开。会议室不大,陈设简单,一张长桌、几把椅子,却见证了中国共产党在生死攸关时刻的伟大抉择。在这里,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老一辈革命家,以非凡的智慧和勇气,拨正了革命的航向,确立了毛泽东同志在党中央和红军的领导地位,使红军和党中央得以在极其危急的情况下保存下来,为中国革命的胜利奠定了坚实基础。</p> <p class="ql-block">漫步在会址内,每一间屋子、每一件展品,都仿佛将我拉回到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墙上的照片、历史文献,生动地再现了红军长征途中的艰难险阻和英勇无畏。面对敌人的围追堵截、恶劣的自然环境,红军战士们没有退缩,他们凭借着坚定的信仰和顽强的意志,跨越千山万水,战胜重重困难,创造了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奇迹。</p> <p class="ql-block">参观过程中,我被红军战士们的革命精神深深打动。他们为了实现理想,不惜牺牲一切,这种精神在今天依然熠熠生辉。遵义会议的胜利召开,不仅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一个转折点,更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征程中的一座不朽丰碑。它让我们明白,无论遇到多大的困难和挑战,只要我们坚定信念,团结一心,勇于探索,就一定能够战胜一切艰难险阻。</p> <p class="ql-block">走出遵义会议会址,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这次参观,让我对中国革命的历史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让我更加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在新时代的征程中,我们要传承和弘扬遵义会议精神,坚定理想信念,勇于担当作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p> <p class="ql-block">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长征路,每一代人都要走好自己的长征路。”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肩负着时代赋予的使命和责任。让我们以遵义会议精神为指引,<font class="meipian-red">不忘初心、牢记使命</font>,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砥砺前行,书写属于我们这一代人的辉煌篇章。</p> <p class="ql-block">(图片:作者与团友摄影)</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