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昵称:筑美</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美篇号:32496385</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图片:原创+网络 致谢</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 小时候就爱上学,喜欢课堂里的朗朗书声、黑板上的吱吱呀呀、课本里的大千世界。特别是每次看书听课,我都会想像无限,畅想着好美好美的未来,沉浸在童话般的幻想中,陶醉其中、不能自拔。</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 新学期领新书,是我最期待的时刻,激动与兴奋的心情会持续好多天,连走路都忍不住蹦蹦跳跳。新书在我眼中如同稀世珍宝,翻看时总是小心翼翼,生怕一个不小心就弄脏弄折了。放学后,我迫不及待地跑回家,第一件事便是翻箱倒柜地寻找报纸或牛皮纸。纸的选择很有讲究,太厚太硬的容易使书皮脱落,太薄太软的又起不到保护作用,只有厚度适中的纸才最为合适,既能把书包得挺括严实,又能全方位地呵护书本,就算学完了整本书,依然不折不皱。</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 在所有包书皮的材料里,牛皮纸堪称最佳,却也是最为稀缺的,一旦找到便如同宝贝一般。拿到牛皮纸后,我会把书放在上面比划,精心裁剪出一块长方形。这块纸的大小,要比打开的书四边各宽出一寸左右。先沿着长边对折,在对折后的中间上下位置,用剪刀剪出两个一寸长、宽度与书厚度相同的小长条。接着,把书背对齐两个小长条的空位,让书的四边都留出一寸宽的纸边,再用牛皮纸将书严严实实地包裹起来,顺着书背和书边捋出整齐的折痕。展开牛皮纸,沿着书的封底的三个边进行折叠,先把上下边折进去,侧边则要先折出两头的三角形,再折侧边,最后用手按压书的各个部位。包书的封面时,同样采用这个方法,要注意力度,不能包得太紧,稍微松一点点,这样更便于日常翻看。整本书包好后,我会把它压在一摞书下面,经过一夜的压实,第二天取出来时,书皮平整无折。至此,包书皮这项“大工程”才算圆满完成。</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 包书皮是开学第一天的必做功课,第二天老师会挨个检查,没包好的同学要站在教室外反省,包好后才能回座位。老师是在培养我们爱书护书的好习惯,只有爱护它才会珍惜,珍惜了才会苦读,苦读了才会有收获。学习中,老师还常常说:“一定先把书读旧了,读厚了”,就是要经常翻看,看得越多书越旧,书的侧面就越显黑;经常翻看,页与页之间间隙增加,厚度便增加,另一种解释是,学深悟透了课本,再延伸宽度与深度,越学越多,越学越厚重。老师们还常说另一句话:“再把书读轻了,读薄了”,学的知识越多越容易迷茫,只有不断总结提炼,理出脉络,拉出提纲,众多知识点便纲举目张、一目了然,就能整体把握所学知识,精准掌握核心内容,书便越来越薄,学习越来越轻松。</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 这些道理懂了以后,就更爱读书和学习了,写字时写不好了撕了重写,直至自己满意;煤油灯下,困得燎了头发,也要坚持读完书写完作业;打草放羊时,总会捧着一本书读来读去……就这样,我成为了全校爱学习的典型。因为学的扎实牢固,还不怕考试,觉得是检验学习效果的机会,几乎回回第一。这让我更加自信了,更坚定了好好学习的决心,小学毕业成绩全校第一。</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 包书皮,看似只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却在我幼小的心灵中种下了爱书读书的种子,培养了热爱学习的好习惯。后来,即便高考失利也从未放弃过学习,工作后依然保持着对知识的渴望,成为大家眼中爱学习的榜样。这颗由包书皮种下的种子,在学校老师和家长的悉心呵护下,不断汲取养分,在我心中生根、发芽、开花、结果,最终结出了“勤学习、爱思考、敢创新、求实效”的累累硕果,让我受益终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