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匠人动态33】项目课程《指尖上的非遗传承》——项目缘起

匠人匠心课题组

<p class="ql-block">  新年伊始,在全市中小学生艺术节参观活动中,孩子们被这一幅幅精美的作品所吸引。</p> <p class="ql-block">  “老师,为什么剪纸都是红色的呀”“我知道!因为过年贴的窗花就是红色的,代表吉祥!”“老师,这朵花花是怎么来的呀?”“我知道我知道,这是用剪刀剪出来的,我奶奶也会”“这只蝴蝶两边一模一样,好漂亮!”孩子们亮晶晶的眼睛里,充满了对剪纸的好奇与疑问。这不再是简单的装饰品,而是点燃他们探究欲望的火种。</p> <p class="ql-block">  教师思考:剪纸,作为中国最古老的民间艺术之一,是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它不仅仅是一门手艺,更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数学中的对称知识、以及无限的创造空间。基于孩子们浓厚的兴趣和剪纸活动巨大的教育价值,我们决定不再将其作为一次简单的美工课。我们希望通过项目式学习(PBL)的方式,将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孩子。由此,一场名为“指尖上的非遗传承”的剪纸项目学习活动,便应运而生。我们期待孩子们在这场沉浸式的探索中,收获的不仅是一双巧手,更是一颗热爱传统文化、善于发现与创造的心。</p> <p class="ql-block">  《依托项目化学习构建本土传统“匠人文化”园本课程的实践研究》课题活动纪实。</p><p class="ql-block">编辑:李丽 陈琼</p><p class="ql-block">审核:王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