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喜原创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哀悼缅怀三哥双喜》</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各位亲朋好友,各位父子爷们儿:</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我的三哥张双喜,于2025年3月20日,农历二月二十一日21时50分,因病医治无效与世长辞,今天我怀着无比沉痛的心情,撰写这篇短文,深切缅怀、哀悼我深爱、敬仰的三哥,愿天堂再无病痛折磨,此番驾鹤西去,一路安好。</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我的三哥双喜,出生于1950年1月21日,1967年11月在不满18周岁时应征入伍,投身国防事业,刻苦学习军事技能,努力练就过硬夲领,多次在部队重大军事活动和演习中,圆满完成所担负的卫生防疫和战场救护任务,先后三次受到连队嘉奖,两次被评为“五好战士”光荣称号,1968年底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组织,并被确定为重点培养对象,正当要在部队大展拳脚时,部队的一道整编令,击碎了你立志军营、为国效力的军旅梦,并于1970年底转业到地方,被分配到县医院工作。</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为尽快熟悉适应新的环境和岗位,你夜以继日,废寝忘食,凭借着一股契而不舍的毅力和蚂蚁啃骨头的精神,苦苦研读多部医学专著,撰写了近50万字的读书笔记。在打牢理论基础的同时,你经常深入相关科室观摩、实践、学习,为苦练针灸本领,你在自已身上依图施针,每次都把自己扎的面目全非从不停手,特别是在担任麻醉师初期,为了更好的掌握麻醉时效,最大程度减少患者病痛折磨,你以一身伤痛换来了医院第一麻醉师的美誉。1977年初,在国家提出内地医疗工作者要奔赴边远地区支边援藏的号召后,你积极响应,勇跃报名,主动要求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服务边疆,为那里的穷苦百姓医治病痛,这一去就是整整两年。初到西藏时,当地的医疗环境艰苦的难以想象,光是高原反应就让人心生恐惧,常常被头晕、头痛、胸闷、呼吸困难、四肢无力、食欲不振等症状困扰,你从无畏惧。由于藏民居住的比较分散,交通十分不便,每次外出巡诊,都要骑马数个小时,有的地方需要靠步行爬山越岭几十公里才能到达,饿了啃几口随身携带的干粮,困了找个背风的地方和衣而眠,偶遇狼群是常有的事儿,危险和恐惧会无时无刻伴随在你左右,你从不退缩,每每想到能用自己的医术挽救藏族同胞的生命,特别是看到被你诊治好的藏族同胞那满脸的笑容、听到他们用生硬的汉语简单的向你重复的说着“谢谢、谢谢"时,你感觉所有的艰辛付出都值了。你支边援藏的故事看似平凡,但这平凡中却彰显了你不平凡的精神境界,深深的感动了我们所有人,让我们看到了你参加援藏工作的艰辛与伟大。</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两年的支边援藏工作结束后,你于1979年4月重新回到县医院,当领导征寻你的意见想到那个科室任职时,你没有犹豫,毅然选择了危险系数最高的传染科,要知道当时县级医院的医疗环境相对较差,在传染科工作稍有不慎就会被一些病毒感染,甚至会因此而丢掉性命。由于对传染病的恐惧,很多医生都不愿到传染科工作,而你的选择却带给了院领导太多的惊讶和感动。人们常说机会往往伴随着危险而生。为早日在新的岗位干出成绩来,你白天深入病房找病人聊家常,充分了解掌握住院病人的发病原因和病理反应,夜晚拿起书本一遍遍查找诊治办法,通晓达旦可以说是常有的事,由于你频繁的与传染病人接触,你曾被伤寒和肝炎所感染,甚至差点丢了性命。由于你能够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工作积极主动,敢于担当,很快成为了医院的专业技术骨干、主治医生。在担任传染科主任后,为进一步提升自己的医疗诊治水平,你从不放弃外出求学进修的机会,通过到北京302医院,郑州市人民医院,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卫辉院区)进修学习,很快成长为医院传染病方面的专家,老百姓眼里的知名医生,一生所诊治病人达几十万人次之多,很多外地传染病患者都慕名前来求医。特别是在八十年代中期,你多次带队驻村下乡,深入屯庄、水塔河、小偏店等,参加传染病的诊疗和预防,期间你想病人之所想、急病人之所急,设身处地的为病人及其家属解决病患和实际困难,从不收授病人家属的红包和感谢金,在病人及其家属中树立了良好的医德口碑,多次被医疗卫生机构、医疗管理部门、医院等,评为优秀共产党员、模范科室主任、好医生等荣誉称号。</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你为人和善,待人热情,心里永远装着你的病人和父老乡亲。在医院工作期间,只要是村里的父子爷们或十里八乡的街坊乡邻找到你,无论大事小事,你都当做自己的事儿去办,且视作一份责任,从不推托拒绝,有时到了饭点,你就自掏腰包请他们吃顿家常便饭,有的看病拿药钱不够,你就拿钱帮他们垫付了,碰到家里非常困难的,你一次次去找院领导说情,想办法为他们减免部分住院诊治费用。你常说,自己是从东沙窝走出来的娃,出息了绝对不能忘根忘本,尽自己所能为父老乡亲或街坊邻居看个病、办点事儿,请大家吃顿饭,拿钱帮他们遇个急都是应该的,这是大家看的起我和对我的信任。每次休假回到村里,不管多晚、找你的人再多,都不厌其烦,为他们检查,寻病问因,从来没分过高低贵贱和远近。你为咱们村父子爷们儿所做的这一切的一切,大家都看在眼里,铭记于心,从而赢得了父子爷们儿的爱戴和尊敬,在村里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威望。听说你病逝后,村里的父子爷们儿,纷纷来到灵堂前吊唁,真真切切的充满了对你的怀念、哀思和感恩。</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2010年你在科室主任岗位光荣退休后,又被医院返聘为内科门诊专家,这一干又是十年,直到2020年才真正的享受退休生活直至生命的最后一刻。可以说你的这一生,把所有的精力,全部投入到了自己喜爱的医疗事业中,把全部热情献给了家乡的父老乡亲和身边的百姓。</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我们家与咱村所有家庭一样,祖辈都是靠一双勤劳的双手,向着贫脊的沙土地讨生活。我们的父母虽然没有文化,但都非常的勤劳、慈爱和善良,经常教育我们做人要正直有德行,做事要务实肯担当,出门在外不讲狂话、不做坏事,遇到受难之人能帮一分绝不落下半厘。回顾三哥这一生无论是取得成就,还是获得的赞誉,都离不开父母的谆谆教诲和嘱托。我打小就非常敬仰你三哥,你工作在外绝对是个人人敬仰、钦佩的好医生、好领导,在我眼里你是一个好兄弟,父子爷们儿眼里你是个大孝子,因为你对父母的孝无人能及、对兄弟的情更是无人能比,你是我们家中的一片天,是我们家族的骄傲,是我们人生的楷模。我们的后辈们,都将视你为引路明灯,始终牢记祖训、砥励前行,在各自的人生道路上,创建出一片属于他们自已的天地和辉煌!</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三哥,愿你在天之灵,保佑我们整个家族和睦幸福,保佑子孙们学业、事业有成,我们会永远铭记你的恩德,永远怀念你的音容笑貌。</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安息吧,我尊敬的三哥,愿你的灵魂得到永恒的安宁,此去天国路途遥远,愿你一路安好!</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永远深爱着你的五弟贺喜</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