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十九岁那年,是我最开心的一年。与中学时期相比,技校学生每月有15元的生活费,手头宽裕了,课余活动就丰富了许多。那时,我已经托人购置了一辆永久13型自行车,除了骑去上学,就是骑着游玩。</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正直青春年少,开始注重仪表形态,同学间交往多了起来。我与几个玩得很好的同学寻思着玩出点新花样来,不知谁提议去公园拍照游玩,这一遭就爱上了摄影。相机是高档生活用品,且商店无货可售,就到亲戚朋友处借相机,买了胶卷,四处游玩,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初时,我们借到一架海鸥120相机,一卷胶卷可以拍12或16张相片,相机上方能看见影像,只要调节光圈、距离和速度,按下快门,就能产生一张较满意的相片,是初学者理想的拍照工具。初玩相机时,拍完一张照片往往会忘记板过胶卷,再拍时造成重影。后来玩得熟练了,再有同行者相互提醒,再没有发生重叠影像、浪费胶卷的事情。</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1976年春天,我与另两位同学相约骑车去西郊公园。从老家吴淞镇到西郊公园有30公里的路程,是我有生以来第一次骑这么远的路。我们三人很兴奋,像放飞的小鸟,心情好极了,一路说话唱歌,相互追逐。道路虽然狭窄,但车辆很少,骑着骑着就玩起了花样,双手脱把,一路飞驶,不到两个小时就到了公园门口。</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西郊公园现改名为上海动物园,是我们小时候最想去的地方,那里有各种野生动物,色彩斑斓的鱼类扭动着优美的身姿。不过,我们对此并不热衷,我们拿着相机去寻找那些优美的景色,练习和巩固拍照技术。</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初春的西郊公园花团锦簇,萌生的绿叶与墨色的老叶使路边的老树充满活力,黄色的迎春花与木架上攀援的紫藤相衬成色,湖边倒垂的杨柳随风飘荡,清澈的湖水在阳光照耀下,波光粼粼,绿色的水草和莲藕叶瓣漂浮在湖边的水面上,天鹅和各种鸟类在湖中游弋。远处,一只硕大的白天鹅从岸边游来,像是迎接我的到来,我走过去与它打个照面,悠闲地坐了下来,让同学把美好的景色放进相框中。</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夏天的一个星期天的下午,我们去了虹口公园。烈日炎炎,游人们穿得中规中矩,太阳照在头顶上,化纤衣服黏在身上,闷热异常,浑身上下极不舒服。那时公园绿化环境远不如现在,稀稀的几棵大树插在黄泥土中,干巴巴的土堆裂开一条条弯曲的细纹,阳光照射下,土堆上方冒着丝丝白气,踩在地上的脚板有种蒸热发烫的感觉。</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游人们依然兴致勃勃,市民要利用一周的这个休息天尽情玩耍,放松自己。湖边泊船处排着长队,游客争相租船游湖。我找了一块湖边石头坐了下来,尽管下面有些发烫,但心情不错,背后的湖泊上荡漾着小船,不远处有个小岛,一排排棕榈树绿意盎然,构成悠然景色,烈日照耀下有点逆光,但我还是让小伙伴按下了快门。</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秋天是一年中最舒服的季节,这年秋天,中国大地经历了太多的变故,人们的思想得到最大的释放。在时代改革的浪潮中,人们的心境也悄然发生着变化,就在这时,同学们商议着去苏州游玩,这对我来说感到很新奇,长这么大还没有坐过火车,去苏州就满足了儿时的梦想。在苏州我们住了一个晚上,游览了园林,爬了天平、灵岩山,去了观前街,拍了不少照片,可以说是乘兴而去,满载而归。</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这年秋天印象最深的当属去长风公园, 建于上世纪五十年代的长风公园,借鉴北京颐和园风格和杭州、苏州园林的造景手法,当地群众因低挖湖,就高叠山,取意毛泽东七律诗《送瘟神》中“天连五岭银锄落,地动三河铁臂摇”的诗句,把公园内人工湖取名为“银锄湖”,人造山命名为“铁臂山”。</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这是我第一次去长风公园,顺着银锄湖慢慢地走了一圈,然后登上铁臂山。26米高的铁臂山,当时是市区最高的山,名气很响。山顶上树木成林,微风吹拂下树枝摇曳,树叶相互摩擦,发出清脆的声音,使人清新凉爽。我站在山顶凭栏远眺,蔚蓝的天空中飘着朵朵白云,茂盛的绿树环绕湖泊,湖面碧波荡漾,众多的小船上游客荡起双桨,船儿悠闲飘逸,看得我如痴如醉。背后传来老同学照相的嚷嚷声,我想起印度诗人泰戈尔的名言“你看不见你自己,能看见的只是自己的影子”。随口说道,就这么照吧! 就此留下那年的身影。</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1977年初,上海下了场大雪,雪足足下了三天,积雪达半尺多厚。申城白雪皑皑,一派北国风光。天性顽劣的我们除了堆雪人、打雪仗,还不忘拍雪景。那天,雪已经停了,路上行人很少,人们纷纷打扫自己的门前雪,清理出一条进出通道。我们同学三人拿起相机来到母校吴淞中学,操场上一派茫茫大地,白雪盖住了红瓦的校舍;耸立的松树上积雪层层叠叠,露出星星点点的绿墨色;环状的黄杨围栏上的白雪如覆盖着一层棉被,悬在半空;整个校园成了一座立体的白色雕塑,犹如走进童话世界。</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望着眼前的如画景色,我忍不住大吼一声,声响在天空中震动,沉甸的树枝微微颤颤,飘下细细雪花,轻轻地飘落在脸上,带来一种美妙的感觉。我踩在柔软蓬松的雪地里,脚下传来“吱吱”声,踏下的每一步都是快乐的音符。我一步步地走到原来的教室前,这里有最美的景色,白雪皑皑下更显妖娆可爱。这时,我想起雪地里杨子荣打虎上山的英姿,也摆了个pose,拿着相机同学的手按下了快门。</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十九岁的青春印记无疑是光鲜的,处于青春期的我,由注重外表引发萌动,追求新生活,爱好游园摄影,享受快乐,为平淡日子增添了一抹亮色,也给我以后的人生提供了有益的启迪。</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