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春而动 2025.3.17

CHHC

<p class="ql-block">三月中旬与好友相约用近一周时间,自驾到临清及山东交界的河北,河南几个有名的景点转了一圈。初春时节变化真快。出发时青岛柳树还都没发芽,梨花,玉兰也没绽放。可越往北走济南一带早已春意盎然!</p> <p class="ql-block">宛园,是一处近几年新建园林景观。由苏州园林设计院设计,集园林、展览、游览休闲为一体的社会文化设施。宛园的设计理念为:“山水诗、山水画、山水园”。采用曲折幽深,小中见大、以少胜多、引人入胜,缩千里江山于方寸间等多种建园造林手法,创造了具有江南苏州园林文化神韵的山水文化意境和诗情画意。</p> <p class="ql-block">湖边的小路绿树成荫,春花绽放,湖水清澈,一切都显得那么和谐美好。</p> <p class="ql-block">亭子坐落在湖边的小山上,翠绿的树木和精致的石桥环绕四周。屋顶的黑色瓦片和雕刻图案在阳光下熠熠生辉,展现出中国传统园林的独特魅力。</p> <p class="ql-block">  去临清旅游,必要去东宛园看绝美灯光秀,真的太震撼了!当夜幕降临,华灯初上,绚丽多彩的灯光将园林里亭台楼阁的轮廓完美勾勒 ,湖水波光粼粼,光影交织,仿佛一幅流动的画卷。随便一拍都是大片,快约上好友来感受这梦幻美景!</p> <p class="ql-block">大桥横跨湖面,两侧的小亭子在灯光下闪闪发光。金色的瓦片与红色的屋顶相映成趣,很多游客都在此驻足观赏拍照。</p> <p class="ql-block">著名的赵州桥。虽然五十年代经过较大维修,现在的大桥已经没有了那种经历千年风雨洗礼的沧桑感。但它那独特巧妙的设计以及在世界建桥史上影响,都足以令每位游客惊叹!</p> <p class="ql-block">河北省博物院是石家庄市标志性的文化景观。</p><p class="ql-block">河北博物院内共有《石器时代的河北》《河北商代文明》《慷慨悲歌——燕赵故事》《战国雄风——古中山国》《大汉绝唱——满城汉墓》《曲阳石雕》《北朝壁画》《名窑名瓷》等10个常设陈列。藏品总数为10万多件,其中精品文物有长信宫灯、错金博山炉、透雕龙凤纹铜铺首等。可谓镇馆之宝!</p> <p class="ql-block">长信宫灯,一件来自西汉时期的青铜器文物,静静地陈列在展柜中,诉说着千年的历史。这也是一件镇馆之宝!</p> <p class="ql-block">唐三彩凤首壶,一件绿色釉陶器皿,装饰着黄色斑点图案,展现出独特的艺术美感。</p> <p class="ql-block">战国时期的铜方壶,四角翘起,中间的龙头耳环和精美的花纹图案,让人感受到古代工匠的精湛技艺。</p> <p class="ql-block">邯郸市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有3100年的建城史。战国时期邯郸作为赵国都城达158年;西汉时期,邯郸为赵国(藩国)王都,与洛阳、临淄、宛城、成都共享“五大都会”盛名;三国魏晋南北朝时期,邯郸南部的邺城(今临漳县境内)先后为曹魏、后赵、冉魏、前燕、东魏、北齐六朝古都;五代时期,邯郸东部的大名初为后唐国都,后为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和北宋的陪都。出自邯郸或与邯郸有关的成语典故达1584条,被誉为“中国成语典故之都”。</p> <p class="ql-block">邯郸弘济桥,也是与赵州桥同时代(隋朝)的建筑。据记载明万历年间曾维修过,至今也有千年历史,虽经历尽沧桑依然耸立。</p> <p class="ql-block">古老的石拱桥横跨于小河之上,尽管岁月侵蚀,但依然无法掩盖其历史沉淀下来的韵味。树影婆娑,倒映水中,构成一幅美丽的画卷。</p> <p class="ql-block">广府古城</p> <p class="ql-block">从邯郸市网红桥瞭望夕阳下市区繁华景色。</p> <p class="ql-block">夜晚的小巷子被灯笼照亮,古色古香的建筑在灯光下显得格外宁静而美丽。街两边各色美食玲琅满目。</p> <p class="ql-block">邯郸丛台公园是一座融合历史底蕴与自然景观的城市地标,承载着邯郸三千年文明的缩影,是河北省十佳公园之一。园中还有一处秦始皇出生地纪念馆。值得一游!</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武灵丛台是赵都历史的见证,也是古城邯郸的象征。现存的丛台是清同治年间重修的。虽已非原貌,但仍保留了古亭特有风格。</p><p class="ql-block">2002年,中国国家邮政局与斯洛伐克联合发行《亭台与城堡》特种邮票,其中一枚为“邯郸丛台”,又扩大了它的知名度。</p> <p class="ql-block">安阳殷墟博物馆,这座现代化建筑风格的历史文化场馆,展示了古代文明的艺术魅力。在这里可以感受着历史的厚重与文化的传承。</p> <p class="ql-block">  庄重奇特设计的展室陈列着一件举世闻名的历史文物——司母戊方鼎(但这是复制品,原出土文物在国家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司母戊鼎(后母戊鼎)是商代中晚期的青铜器,出土于河南省安阳市武官村,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它是已知出土的最重青铜器,高133厘米,口长110厘米,口宽79厘米,重达832.84千克。鼎腹内壁铸有铭文,是商王祖庚或祖甲为祭祀其母亲戊而铸造的祭祀用重器。它代表了商代后期的青铜铸造技术和文化,具有极高的历史和艺术价值。</p> <p class="ql-block">甲骨文是商朝晚期的珍贵历史文物,距今已3000多年。</p> <p class="ql-block">”文字是文明的载体,而在殷墟的众多考古发现中,甲骨文尤为珍贵。这些甲骨文是3000年前的文字,将中国的信史推进了约1000年。它们是中国发现的年代最早的成熟文字系统,是汉字的源头,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脉。在中华文明乃至人类文明的发展史上,甲骨文具有划时代的意义。📜</p> <p class="ql-block">殷墟青铜器以其精美的制造工艺和丰富的文化内涵享誉海内外,代表了中国古代青铜器的典范‌。</p> <p class="ql-block">  “车辚辚,马萧萧”殷墟车马遗迹展展厅内23座车马坑遗迹,矩阵式陈列,展示了商代装饰华丽、结构精巧、机动灵活的马车,是目前所见最早马车实物标本。</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据资料记载,甲骨文被发现后,外国人也注意到了中国重大考古发现。当时外国借助到中国传教人士搜集甲骨文。从1899年到1928年,安阳殷墟词条发掘的甲骨文被大量变卖,因此使大量甲骨文流失。另外,外国列强侵略中国后,也掠夺了一些甲骨文资料。可恨!可叹!</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