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2025年3月27日走进太原杏花岭区敎场巷小红楼《山西铁路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20世纪30年代初,在阎锡山推动下,山西掀起"造产救国"热潮开始大规模从事铁路和工业建设,修筑同蒲铁路正是其中的重要一环。1933年,阎锡山在与国民政府提议反复受挫后,设立"晋绥兵工筑路局"亲任总指挥,采用兵工筑路方式,举一省之力修建了纵贯山西南北的同蒲铁路)。当年,修筑铁路的专家、工程师就住在教场巷这片工程师楼里。</p><p class="ql-block">老太原人习惯称呼的小红楼现辟为《山西铁路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在筑路过程中,阎锡山坚持"中西结合、土洋并重"的原则,采取"先简陋后先进,由窄轨而若干年后再向标准轨迈进"的筑路谋略,高薪聘请德国工程师王鼐( nai )和米勒担任顾问,聘请有修筑陇海铁路经验的谢宗周为总工程师,同时开办兵工筑路传习所,首创军人筑路之举,修筑了既坚固又省钱的同蒲铁路。</p> <p class="ql-block">山西铁路,风雨沧桑,历经百年。</p><p class="ql-block">1896年清政府批准山西开办卢(沟桥)汉(口)铁路的支路﹣﹣正(定)太(原)铁路,1904年开工,1907年建成通车,运营权被法国人掌管,1933年收回路权。正太铁路的建成沟通了山西与各省的经济文化往来,为山西物资,尤其是煤炭运输打开了新的门户。1907 年山西绅商集股自建同蒲铁路,1911年开工,1937 年基本完工,为窄轨路,结束了山西没有自己的干线铁路的历史,形成了初始的太原运输格局。旧中国,铁路成为帝国主义列强掠夺山西煤炭资源的工具。</p><p class="ql-block">摘自展馆图片说明</p> <p class="ql-block">大同——蒲州</p><p class="ql-block">同蒲铁路的建设开始于1933年(民国二十二年)5月,以兵工修筑,到1937年(民国二十六年)9月日军侵占大同,全线仅剩8公里没有铺轨。1940年(民国二十九年)北同蒲铁路全线被拨宽为准轨,1956年2月南同蒲铁路全线被拨宽为准轨,结束了山西窄轨铁路的历史。同蒲铁路的最大特点是窄轨,又以一省之力修成,除石工外,完全由兵工修筑,其费用之省、进度之快创了世界铁路开支史之纪录。同蒲铁路纵贯山西南北,是全省的交通大动脉,是晋煤外运的主要通道,其建成奠定了山西铁路的大框架,至今仍发挥着效能。</p> <p class="ql-block">1932年(民国二十一年),太原绥靖公署成立,阎锡山任主任,提出《山西省政十年建设计划案》,修筑同蒲铁路是其重要项目之一。</p><p class="ql-block">阎锡山设立晋绥兵工筑路总指挥部,将3万官兵转化为筑路劳力,采用1米窄轨,自太原起分南北两段开工,历经4年多的艰苦修筑,截至大同沦陷被迫停工,全程83%已通车。</p> <p class="ql-block">客厅陈设有20世纪30年代与平民家庭不一样陈设的火炉,风扇,缝纫机……</p> <p class="ql-block">山西铁路站点——老站旧影</p><p class="ql-block">站点</p><p class="ql-block">车站是一座城市的重要标志,也是城市的窗口和名片。太原、大同、阳泉、榆次、原夲等不同时代、不同风格的车站建筑,标志着城市的发展历史,</p><p class="ql-block">激活民众的城市记忆,展示着时代发展的足迹。</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阳泉站</p><p class="ql-block">石太线上最大的百年老站</p><p class="ql-block">阳泉站建设于1906年,由法国人设计建造,距今已有119年的历史,是目前石太线上最大的百年老站。</p><p class="ql-block">上世纪70年代因农业学大寨,和全国人国家领导人周恩来.邓小平、李先念等多次陪同外国友人经阳泉站下车,赴昔阳县大寨村参观。</p> <p class="ql-block">1991年距第一个阳泉站以东约400米处新建成了第二个阳泉站,幸运的是,老阳泉站的站房得以保留,成为逝去百年时光留存下的岁月痕迹。老阳泉站,这座饱经风雨的建筑,就像一位沧桑的老人,默默地见证着眼前的变迁。(摘自梁俊生网络文)</p> <p class="ql-block">一条铁轨,拉近了时空距离,一座站台,记载了那么多的风云过往。在悠悠岁月中,先后有134个国家,分2280批,共25478人来大赛参观,还有22个国家的元首和政府首脑来过大寨。许多党和国家领导人也都曾经到过大寨参观、视察,或到昔阳县参加全国性会议。所有这些中外来者若乘坐专列或普列到大寨,都要先到达阳泉站,下车后再乘专车前往大寨。</p><p class="ql-block"> ——摘自网络梁俊生文</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路网</p><p class="ql-block">山西铁路从1896年筹建正太铁路,历经沧桑,至今已达到总营业里程5346公里,其中客运专线863公里,形成四通八达的铁路网络,在全国路网和山西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中处于重要地位,为国民经济和区域经济的发展发挥着积极的作用。</p><p class="ql-block">展展馆示了山西铁路网络的分布与变迁,辅以石太、同蒲、大秦、太焦、京原、侯月、太中银等铁路干线建设时期的画面,再现历史风貌。</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山西铁路发展史专题特展</p><p class="ql-block">主办:太原市文物局</p><p class="ql-block">协办单位:太原市文物保护研究院 太原市晋祠园</p><p class="ql-block">1949年4月24日,太原解放,石太、同蒲铁路进入了新的历史时期。1950年8月太原铁路分局成立,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迅速全面恢复通车,进行线路技术改造,拨宽轨距,增建双线,实现电气化改造。之后逐年修建新线路,配属内燃、电力机车。1975年,太原站落成投入使用;2014年,太原南站建成投入使用。太原铁路局几经撤并组合,现在的"中国铁路太原局集团公司"隶属于中国国家铁路集团公司。</p><p class="ql-block">本次展览以山西铁路老照片为主要展示元素,分别从"路""站""车""人"四个方面,反映山西铁路百年发展历程,尤其是改革开放后取得的辉煌成就。以影像诠释历史,用镜头记录发展。它将成为展示山西铁路发展历史和铁路现代化建设成就的窗口,成为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坚定文化自信的阵地。</p><p class="ql-block">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