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念母亲

家有鸟巢

<p class="ql-block">  2025年3月24日凌晨2时许,母亲在江西南昌老福山家中去世,享年87岁。</p><p class="ql-block"> 母亲虽然平凡,但她含辛茹苦的养育了我们,为我们的童年和少年,留下了奔忙的脚步,洒下了辛勤的汗水,刻下了难以磨灭的回忆。母亲给了我们生命,给了我们苦乐年华,给了我们家。母亲在,家就在。母亲去世了,儿女们和所有的亲人们深感悲痛。</p><p class="ql-block"> 母亲,一路走好!朝着有光的地方,向前走,在那儿,父亲正在久等着您--曾经而永远的爱人!母亲安息吧!</p><p class="ql-block"> (后附三篇纪念母亲的诗文)</p> <p class="ql-block">西山万寿园,青山绿水,环境幽雅,这是灵魂安放的地方。3月26日8时30分,母亲的遗体告别、安葬仪式在此举行。</p> <p class="ql-block">西山万寿园,已故父母的新家园。</p> <p class="ql-block">父母之家</p> <p class="ql-block">祖孙之乐</p> <p class="ql-block">热爱生活</p> <p class="ql-block">父母相依</p> <p class="ql-block">陪伴母亲</p> <p class="ql-block">母亲是最后的家</p> <p class="ql-block">痛失母亲</p> <p class="ql-block">留存母亲气息和痕迹的家具物品</p> <p class="ql-block"> 想给天堂打个电话</p><p class="ql-block"> 蒋力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刚刚做了一个梦,一觉醒来泪流满面,心里很痛。在梦里,自己正在拨打母亲家里的电话,想告诉母亲自己很忙,要晚点回家。醒来之后,才知道,刚刚只是做了一个思念母亲的梦,母亲已去,阴阳两隔,电话何以能通?!</p><p class="ql-block"> 父亲在的时候,我们姐弟仨的日子过得很逍遥。母亲虽然患有难以治愈的慢性病,长期在家病殃殃的无精打彩,但有父亲在她身边照料,我们回家只是看看父母,顶多有的时候顺便帮他们干点家务活,或带他们出去遛遛弯换个环境,或陪他们出去吃个饭。此外,并不需要做什么更多更麻烦的事情。</p><p class="ql-block"> 父亲去世后,照顾母亲的责任落在了我们姐弟仨的身上,我们便一人一个礼拜轮流回到老福山的家中,陪伴孤独的母亲,照料她的晚年生活。时间过得很快,日复一日的,一晃就是10年。</p><p class="ql-block"> 照料母亲的日子,就我而言,有的时候确实很忙,恨不得有分身之术。一是尚未退休,还得到单位上去打打铆,完成工作任务,对得起自己的收入;二是妻子患有较严重的糖尿病和心脏病,自己在照料母亲的时候,无法陪伴和照顾妻子,真是两头都放不下,心中十分纠结和牵挂;三是儿子在遥远的成都工作,小孙孙出生后,我和妻子要不定期的前往,飞来飞去的,帮儿子儿媳搭搭手带孙子。</p><p class="ql-block"> 好在这些年母亲尚有自理能力,我们每天只需要早上给母亲做好中午的饭菜,白天基本上可以放心的去办自己的事情,只是到了晚上,一定要早早的回到母亲的家中。母亲说自己怕黑,天渐渐的黑下来,她就在念叨,希望陪伴自己的儿女天黑前就能赶回来。</p><p class="ql-block"> 陪伴母亲,自己最忙的时候,便是在单位上主持工作的那几年。那时单位的事情多,会议多,突发性的事件也不少,自己在单位上多少是个领导,得起表率带头作用,因而经常加班加点的处理工作。轮到我陪伴母亲的时候,常常会因为工作很忙,而晚点回家,于是,我便要拨个电话给母亲,告诉她老人家儿子工作正忙,要晚一点回去,不要等我。听到母亲在电话的那一端嗯嗯的知道了同意了,我这才如释重负地放下心来。</p><p class="ql-block"> 母亲越来越老了,听力越来越不行了。有时候我给她打电话,她却问我是谁?我大声的告诉她我是谁,折腾了好几个来回,她才终于反应过来。看来给母亲打电话,越来越不行了。有时候一个电话打过去,铃声响了半天,也没听到她老人家来接。母亲家的电话越来越形同虚设。</p><p class="ql-block"> 母亲家的电话不顶用了,每到傍晚,自己心里便十分焦灼,马不停蹄的往家里赶,生怕晚了,母亲会担惊受怕,自己也会被母亲责怪。其实每次回家,如果天色已黑,见到母亲后,母亲并没有责怪过自己,但看到母亲那可怜巴巴期盼孩子回家的眼神,自己内心便会产生几分愧疚和不安。</p><p class="ql-block"> 母亲在的时候,我们姐弟仨轮流去照顾她,生活忙忙碌碌的,有时候因为忙得不可开交,情绪也难免会有些抱怨和烦躁。然而母亲走了,这一走,母亲的家一下就空荡荡的,没有了母亲的身影,没有了母亲的唠叨,这一走,我们的心也空落落的,想再陪伴陪伴母亲,想再给母亲打打电话,想再听听母亲那岁月怎么也抹不去的乡音,想对母亲说一声对不起,但这些,现在已成为了不可能的奢望。</p><p class="ql-block"> 母亲走了,朝着有光的地方走去,父亲在那儿,已等了母亲10年,如今,久别的爱人,终于可以相聚了。母亲,安息吧,可能的话,儿子想给天堂打个电话,祝愿您和父亲在那儿恩爱如初,幸福快乐!也乞盼您和父亲,保佑您的子孙后代,消灾避难,柳暗花明,平安顺遂,快乐健康!</p><p class="ql-block"> 2025.4.12</p> <p class="ql-block">缅怀与悼念</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母亲的唠叨</p><p class="ql-block"> 蒋力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父亲去世已经10年了。10年后的今天,母亲因病痛折磨,于2025年3月24日凌晨,在南昌老福山的家中溘然长逝,享年87岁。</p><p class="ql-block"> 多年以来,母亲体弱多病,但她的生活可以自理。因为年老了,加上孤独,母亲的嘴巴很碎,总爱唠叨,不少时间总是自言自语。听到母亲自言自语,我心里总有点内疚,觉得自己因为工作等原因,陪伴她的时间不够。因而,每次轮到我陪伴母亲的时候,总会耐下心,去做她的忠实听众,听她唠叨那些以往,以排解她的孤寂和郁闷。</p><p class="ql-block"> 母亲的唠叨,总是从我们的父亲开始,当年父亲在部队,那是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常年在外奔波,很难顾得上家。父亲在部队的收入还是挺高的,但是负担却很重,一方面要供养家里,另一方面还要供奉远在农村的祖母和亲戚。母亲唠叨的最多的,还是我们三姐弟的事情。</p><p class="ql-block"> 姐姐刚出生时,父亲因为顾不上家,曾安排母亲和嗷嗷待哺的姐姐寄居在一个远亲的家里。虽说远亲对母女俩还算周到和客气,但母亲带着姐姐,在别人屋檐下生活,难免有寄人篱下之感,母女俩同甘共苦,度过了一段苦辣酸甜的日子。姐姐因为是家里的第一个孩子,又加上长的漂亮,所以倍受宠爱,尤其是父亲,一回到家总要把姐姐顶在肩上,快活的闹着玩。但是姐姐小时因为生病,头发脱落的厉害,父母便带着她四处求医,父亲忙于工作,主要是母亲抱着姐姐去医院,母亲愁坏了,担心姐姐的头发会掉光,女孩子家家的,长大了没头发,这可怎么得了?!母亲按照医嘱,用药水天天给姐姐洗头,洗过了很长一段时间,姐姐的病逐渐好转,长出了一头漂亮浓密的秀发,而母亲却因此把自己给传染了,落下了头皮发痒老掉头发的病灶。</p><p class="ql-block"> 母亲说,哥哥小时候也是个不省油的灯。哥哥小时总爱找别人玩,但院子里的那些小家伙,个个都是小霸王,哥哥跟别人在一起总是被欺负,经常被别人打的满脸鼻血。院子里的四毛、肉坨、嘟嘟等人,都轮流欺负过哥哥,哥哥一被别人欺负,我总会哭着去找妈妈,告诉妈妈,哥哥又被别人打的流鼻血,妈妈听后急的要命,总因为这些孩子的事情跟别人的家长发生口角,母亲一次一次的向哥哥哭诉,求他不要再跟这些孩子们玩了,而哥哥总是好了伤疤忘了疼,老要找这些孩子玩,结果又一次一次的被欺负,家里的窗户玻璃也一次次被这些野孩子们用石头打的粉碎。</p><p class="ql-block"> 母亲说,三个孩子之中,我算是最听话的,从不在外面惹事,但身体却很差。我一生下来便拉肚子,拉得很厉害,差点丢了命。父母带着我去治病,母亲陪着我长期住院,打针吃药什么都搞遍了,结果拉肚子的毛病还是治不好!那时啊真是一个急,但急也没有用,去了好几个医院都没办法。因为我拉肚子,洗出的尿片晾得到处都是,谢天谢地,好在医院有个锅炉房,母亲便带着尿片去烘烤。母亲说,我这拉肚子的毛病很顽固,给我看病的医生都没招了,后来无可奈何,母亲抱着皮包骨头的我出院了,再后来老天保佑,我的病竟奇迹般的有了好转。我病好了之后,父母亲才放心,把我送到乡下,跟着祖母共同生活了几年,接我回来的时候,我长得胖嘟嘟的,像是换了一个人。</p><p class="ql-block"> 母亲说,我小的时候,常常在家里守门,我总会搬着一个小矮凳坐在门口,一个人边玩,边静静地等着爸爸妈妈回家,绝不会到处乱跑。可以说我是个乖孩子,但偶尔也会惹出一点事,一次是我用玻璃纤维放在了一个小盆友的脖子里,小盆友奇痒难忍,气得他妈妈带着他到我家来告状;还一次是我跟另一个小盆友在水泥预制板上奔跑,我推了他一把,他摔了一跤,结果手断了,小朋友吊着一条断手,被他妈妈牵着到我家来告状。我父母训斥了我之后,对这两家都分别登门赔礼道歉,並给予了一定的经济赔偿。</p><p class="ql-block"> 我是个乖孩子,虽说给父母添过这两次乱,除此之外,我都是循规蹈矩,而且是与人为善的。我从小便乐于帮助别人,帮助弱小,我觉得很开心。但是面对强者,我可以做出一定的让步,但绝不会怯步,哪个小子跟我动手动脚,欺人太甚,我则会坚决地反击。记得有个院子里的孩子,又高又瘦,是个惹是生非的家伙,一次把我惹火了,我从地上捡起一块砖头,吓得他没命的跑,从此不敢惹我;记得还有一次我在读中学的时候,一个又高又壮的小子,整天没个正经,喜欢炫肌肉,见这个给一拳见那个打一把,以惹是生非为乐,全班同学都避之不及,为此,我早就看他不惯了。他见我个子矮小,对我也毛手毛脚、动手动脚,我想我得先灭了他的霸气,否则以后没法活了!于是我朝他抄起了一条板凳,追着他跑,虽说难以举过头顶,但我呈现出一副凶狠状,吓得他扭头就往楼下逃,我将板凳狠狠地向楼下砸去,从此他见了我便低调做人不敢张扬了。呵呵,人在江湖,可能就是这样,软的怕硬的,硬的怕横的,横的怕不要命的。</p><p class="ql-block"> 东拉西扯的,讲了这么多,总之,在我们三姐弟成长的过程中,父母亲为我们揪心揪肺,付出了很多,这些我们是不能够,也不应该忘记的。父亲走后,我们常常陪伴在母亲身边,看到她老人家衰老的模样,尤其是她弯腰驼背,双脚无力的行走,心里很是酸楚与内疚,因而,我唯有静下心来,坐在她的身旁,听她老人家反复唠叨那些老掉牙的往事。听一听,好像离开了物欲横流的世界,听一听,心情格外的平和而温馨,听一听,感到母亲的心中会更加敞亮而舒坦。</p><p class="ql-block"> 然而现在,母亲去世了,一阵阵的哀乐在我身边回响,揪痛着我的心。母亲永远离开了我们,我们失去了母亲那熟悉的身影,失去了早已习惯了的那些牵牵挂挂的日子。母亲的唠叨,我们想听却再也听不到了,只能在回不去的记忆里,去一遍遍的搜寻和打捞母亲那浓重的乡音。</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