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在湖州逗留期间,无论是文化底蕴还是自然景观,印象深刻。</p><p class="ql-block"> 南浔,地处浙江北部,离上海不远,可近些年尽往远处走了,把近在咫尺为邻的江南六大古镇南浔给遗漏了,实为不安。</p><p class="ql-block"> 春日的湖州行,南浔是必须囊括其中的。从双林古镇出来,离南浔已不远了,便直奔期待已久的南浔了。</p><p class="ql-block"> 踏入南浔古镇,就像翻开一本尘封已久的旧书,每一页都写满了故事,每一个角落都弥漫着岁月的沉香。</p><p class="ql-block"> 春光明媚,春风轻柔;河道蜿蜒,水波潋滟。在此我边走边赏边拍,放慢了脚步,悠然惬意起来。南浔,与时光的对谈悠悠地展开。</p><p class="ql-block"> 沿着青石板路缓缓前行,脚下的石板被岁月打磨得光滑,发出清脆声响。那些依河而建的民居,白墙黛瓦,错落有致。江南水乡的风情构成了一幅动人的水墨画卷。</p><p class="ql-block"> 河道里,乌篷船悠悠划过,船桨轻摇,泛起层层涟漪,搅碎了水中倒映的云彩。船夫哼着吴侬软语的小调,那声音婉转悠扬,带着水乡温柔,飘进了游客的心里。</p><p class="ql-block"> 一路在旧镇街徜徉,经过了百间搂,博物馆,刘氏悌号,小莲庄,嘉业藏书楼,张石铭旧宅等,精美的建筑,独特的文化遗产,以及水乡风光不断地映入眼帘。嘉业藏书楼与小莲庄是一墙之隔,与中西合璧建筑张氏旧宅,均透视出深厚文化底蕴和浓厚的文化色彩。</p><p class="ql-block"> 在南浔的时光,一直到夕阳西下,华灯初放时才离开。这里没有大城市的繁华喧嚣,却有一种让人内心宁静的力量。它让我懂得,老年人的退休生活中除了家庭的安逸,还有一种悠然自得的美好值得我们去追逐。</p><p class="ql-block"> 离开时,我频频回望,南浔古镇,在岁月的长河中静静流淌,心中满是眷恋。</p> 南浔古镇,一个充满江南韵味的名字,它位于浙江湖州市南浔区,是江南闻名遐迩的历史文化古镇。 南浔古镇历史悠久,拥有众多的古建筑和历史遗迹,感受到历史的厚重和文化的传承。 如今水乡古镇的景色风韵依旧,镇北运河东西横延,镇中市河南北穿镇而过,河街相交桥梁通便,黛瓦粉墙绿柳拂水,一幅江南水乡图顿时在眼中展现。 无论是徜徉在水岸旁,还是在古老的街道上漫步,都将带来一段旅行的体验。河道纵横交错,乌篷船穿梭其间。老街、古桥、身着汉服与民族服装的姑娘们,诉说着动人的故事。<br><br> 一个拐弯,进了大院,见中西式建筑,俗称“红房子”。主人刘安泩,号悌青,故又称刘氏悌号。核心的建筑便是这座红砖砌成的欧式建筑。 “红房子”外面看起来是江南水乡的建筑风格,走进去才会发现原来是西式建筑。 清初文字狱第一大案庄廷龙《明史》案发后这里被毁。文字狱的典型代表,斗争的残酷结果,值得去细细品味。 来到刘氏梯号最后一座建筑 ,中国传统回廊式庭院。厅上方悬挂“清醒书屋”匾额,体现出主人对诗书、文化的理解和追求。 刘氏悌号建筑的后面便是水道,配合着潺潺水声,这里的石桥、古街、老屋和浩渺的水道,让人仿佛穿梭于时光之中。<br><br> 沿着水道缓缓而行,便来到了小莲庄。这是清末民初富豪刘镛的私家园林,始建于清光绪十一年(1885年),历时四十载,于1924年建成。<br><br> 园林以荷花池为中心,春日,只见枯萎的荷杆与荷叶伫立在池中。若是夏季,碧绿的荷叶满池,荷花亭亭玉立,摇曳生姿,那又是一番景色了,会让人沉醉不已。<br><br> 沿池点缀亭台楼阁,步移景异,颇具匠心。池边的长廊曲折通幽,漫步其中,欣赏着周围的美景,感受着春风拂面的惬意。坐在池边的石凳上,忽而想到:池中的荷花有盛开时的绚烂,也有凋零时的落寞,人生的起落,又何尝不是呢!<br><br> 岸边较高的建筑是座西洋式楼房,窗的外层用百叶窗遮光,具有浓郁的异国情调。这个充满诗意的私家花园,构思精巧,匠心独特。<br><br> 刘氏家庙中的石牌坊、以示刘家的荣耀。<br><br> 走出小莲庄,一墙之隔,便是嘉业堂藏书楼。这是中国近代著名的私人藏书楼,藏书丰富,建筑风格独特。楼内书架林立,安静地排列着。它们是历史的见证者,与古人对话,感受文化的传承。 走进藏书楼,在这瞬息万变的时代里,这些古籍所承载的文化价值愈发显得珍贵。在这里,每一本书都像是一位老友,等待着与你倾心交谈。 正厅内悬有末代皇帝溥仪所题“钦若嘉业”金匾,书楼也因此而得名。 来到了张石铭旧宅,又名“懿德堂”。张石铭(1871-1927),是杭州西泠印社发起人,酷爱收藏古籍。中西合璧的建筑风格,反映晚清时期江南儒商与西方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在里面能感受到主人不仅十分富有,且十分的用心,中式部分精雕细琢,西式部分十分豪华,设有西式舞厅、书房等区域,体现主人多元文化素养。地砖以及油画都是法国进口,体现欧洲十八世纪的建筑风格。 外表看起来是高高的马头墙,进去却别有洞天!错落有致的庭院深巷,每一转角皆是故事,穿越时空的晚清豪宅,仿佛能听见历史的低语。 来到院中,古老的红梅树花儿开,给这庭院增添了春天的气息。 东大街的“尊德堂”,乃是国民党元老张静江的故居。正厅上悬挂张謇题写的“尊德堂”堂匾。两侧是孙中山题写的一副楹联:“满堂花醉三千客,一剑霜寒四十州。”张石铭,张静江为堂兄弟。 张静江,1877年9月19日生,浙江南浔人,中国近代政治家。曾任国民党主席、浙江省政府主席、中国国民党的第二任领导人。1950年9月3日,在纽约逝世。“悠悠故土情",在海外遥望祖国时的情愫。 在旧镇街徜徉很久了,看到的是大量清代和民国时期的建筑,青砖黛瓦间透着历史的厚重感。 南浔是一扇通向历史与文化的窗户,带你领略南浔的辉煌过去。也是一个充满历史韵味和自然美景的地方,感受到江南水乡的宁静与美丽。<br><br>文/摄影 国强<br><br>2025年3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