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1969年7月15日早8点从天津乘坐开往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独立一团的专列向东北出发!车站上站满送行的家人。火车开往哪一站我们也不知道,只知到地图上的那个小圆圈。</p><p class="ql-block">这是后来在建场四十五年时我们在那种了一片知青林。来纪念我们青春留下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2024.6.17,我和我们一起去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独立一团的战友林志华,乘火车到达哈尔滨。准备了三年去看看那片挥洒了汗水与青春的土地。终于成行!</p> <p class="ql-block">林志华在团内一直做教师,她的学生都很有成就。学生姜宝琳夫妻在火车站接上我们一路往东北方向奔跑。过了绥化,伊春进入了小兴安岭,一路变化还挺大的,伊春多了很多旅游网点,都修建得很漂亮。山区的天一会下雨,一会晴天。让我们又体验了一下,“嘉荫到南岔十天九天下,一天不下还拉拉。”的俗语。一路向东奔向那片广阔的大地。进入伊春小兴安岭,蓝天上的白云像一只欢快的小狗在欢迎我们。</p> <p class="ql-block">在我的生命路程中走过的二万零四十五天,我们又踏上了嘉荫这片土地。往事历历在眼前跳动,那是我们成长中最重要的一段历程。到了汤旺河我们下火车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我们永远不会忘记,1969年7月17日半夜时光,下火车天上下着雨,地上.一片泥泞的道路,街上昏暗的路灯闪闪。我们一行600多人,一脚深一脚浅的走出车站。走到可能是汤旺河唯一的一个大礼堂。这里的七月夜里还是很冷,我们几乎都穿着单衣,又冷又饿的等待分配到团各各连队。天亮了,有的以经上路啦。我们班比较好的12人分别到76,77,7连。我们几个就不愿分开,没办法就给我们都拉到76分队。那是个新建连只有两顶帐篷,坐落在山沟里,雨水中一片泥泞。第二天老师要回天津啦来看我们,大家好激动,当老师离开帐篷里一片哭声。因这安排不了这么多人,我们就分别去了77分队和7连。这两个连队很近条件也相对好一点。我们就安下心一呆就是十年。</p> <p class="ql-block">到团里直接到原来十四连的原三中的旧址。学生们在家举行欢迎宴。他们好热情,早上去河里打的鱼,杀的鸡做了一桌丰盛的饭菜。他们很热情与亲切的接待他们的老师,我也很兴奋。学生们,倾诉感谢老师的教导之情,们不仅是师生更象是亲人,家人。他们的真诚.让我们都非常感动!</p> <p class="ql-block">我们住在(花宝旅店)这个店是团部工作的郭泗兴的三女儿开的,如花园一样的旅店。她非常热情,亲切住这真象住家一样。那时觉得她们是小孩,旅店弄得非常漂亮,舒适。这里的天气一会漂块云就下一阵雨,象小孩的脸,雨后晚霞真美爆啦!林老师的学生带来小孙女和我玩得不亦乐乎!</p><p class="ql-block">落日晚霞,如诗如画,绚烂的色彩染遍了天边,仿佛一幅美丽的画卷。大自然付于我们美丽,让我们的生活更多姿多彩。.</p> <p class="ql-block">勤劳,朴实,热情的郭庆芝夫妻。她爱人原是厂教育处的领导,俩口退休后到开春就回来经营这个旅店也为知青们回来服务。种的菜园,花都非常好。我们每天早上去菜园拔菜吃,非常好吃!</p> <p class="ql-block">我和顾技师的女儿</p> <p class="ql-block">李增军的小外孙女。她是个好可爱的小姑娘和我非常投缘,基本每天晚饭后都来找我玩。好喜欢她!!</p> <p class="ql-block">第二天,嘉荫恐龙博物馆。是中国第一块恐龙化石的发生地公园。历史上的1902年,俄罗斯的地理学家在这里发现龙骨化石,並组成一具高4.5米长8米的完整恐龙石骨架,被命名为,黑龙江满洲龙,被称为神州第一龙。现己装成十具化石骨架。多国的古生物及地质学家在嘉荫野外考查又发现大规模的恐龙化石,大发现大量皮肤与脚印的化石。所以嘉荫为恐龙之乡。</p><p class="ql-block">这是林志华老师与当时教过的学生一起參观恐龙地质公园。</p> <p class="ql-block">今天去二十连江边转了转。我原先只去二十连买过菜印象二十连挺大的,现在也没多少户啦,房子也很旧。有很多都不在这住,只是夏天回来种种园子。这几位学生都是林志华原来四中教过的的学生,也都60多岁啦。他们对林老师都非常尊重,热情!!那天我说在家吃韭菜没味,李增军马上在他家院子里割韭菜给我们包饺子。真的让我们从心里感谢他们!!!</p> <p class="ql-block">.在嘉荫县城,现在的嘉荫县城非常漂亮。街道干净整洁。我们在那时只有一条主街。</p> <p class="ql-block">老师学生欢聚一堂,林志华刚到嘉荫时教的学生都六十多岁啦,那时他们才是小学生,共同回忆童年时林老师对他们的教导及给他们带来城市学生的学习气氛和知识。每次聚会都难舍难分还有几位是从外地赶回来团聚的。看这个局面我也好激动与兴奋。</p> <p class="ql-block">黑龙江畔的嘉荫县江边风情与林志华的学生们!!</p><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昨天去了嘉荫县去了海关,海关不大有一个海关互贸商店。到了县城真是满繁华的,原来就一条街,现在大,小街纵横商店满街,人,车很多也有高端小区,县边还有一片小别墅区。江边人挺多的。我们开车顺江边沙地开车往下走过一大片江岸,在沙滩看到不少车和帐篷在烧烤或野歺,我们也在江边支上帐篷他们的孩子们给我们安排了江边烧烤。江边风挺大就用车将帐篷拉住,好好玩啊!!</p><p class="ql-block">下午回休息一会晚上又接着吃刚钓上来的大江鱼宴。这些林老师的学生们太热情啦。</p><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学生李增军带全家出动在江边搭了帐篷,孩子们准备了烧烤。江里还有群牛,我还第一次看到牛能在水里悠闲的玩!.</p> <p class="ql-block">那天我说原来在47,52公里曾呆过一年,朋友就记住了,一定带我去看看。是47公里的吉列河边拍的,美吗?不输江南吧?原来从52公里往团方向往前再走一公里多就应该是磨石山打石场,过了打石场有一大拐弯,有一年我们架从汤旺河到团部高压线的车就在这翻车啦。现在好啦修了象高速路一样的高标准公路,就一直穿过去不走磨石山啦!路很好走!</p><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这是汤旺河石林公国。他其特的是在一片密林的风景中平地拔起的多块高大雄伟的花岗岩石堆积形成。其形如石柱立在其中。有两从最高9米多的,其中第二座和第三座石峰之仅30厘米,称做一线天,如不太胖能从中间挤过去。最高25米多。还有很多各种形象的石头挺有趣的,奇石和小溪形成了美的的石杯景观,我们爬上了最高峰!!</p> <p class="ql-block">这里是石林公园的最高峰。林老师己76岁还和我们一起都爬到了山顶。在小兴安岭林海中的山顶,真有一览众山小的感觉!!</p> <p class="ql-block">我们在公园内野歺,小芝很细心的准备了很多好吃的!!宝琳扣小芝是个特别细心的俩孩子,从接我们来到那天开始每天三歺如没有别的安排时每天早上给我们蒸各种馅的包子,吃各种美食,想法带我们到处转。今天又煎的鱼和各种吃的,喝的。比自己的孩子还细心。我们真觉得好温暖!😀😀</p> <p class="ql-block">宝琳夫妻俩一直从哈尔滨接我们来一直陪我们到处游览,他爱人是我们团的刘股长的女儿,刘股长的侄女和我在一起工作的殷莲,她是个非常好的妹妹,我们相处得如亲姐妹一样,有一次我无意中说想吃煮的鸡,第二天就从家抓了一只来,我们都不会杀,我就照小时看我妈杀鸡那样杀了一刀没死那鸡满地跑,最后抓住一刀把头剁下来才死。😁😁</p> <p class="ql-block">游茅兰沟自然风景区。比我们15年前去漂亮了很多,真有点北方小九寨的感觉,还能看到原来记忆中的大片白桦林。不算很累但很享受那么美丽的风景!</p> <p class="ql-block">林老师的学生李增军和王英一直陪我们在茅兰沟玩了一天。我们都很开心,很感动!!他们也岁数不小啦好辛苦!这么多天也一直陪我们。</p> <p class="ql-block">嘉荫农场大岗场部坐落于黑龙江畔,这是一组新厂部与旧房子,第二张是建场六十年准备的一场演出。后面边防哨所及江畔鱼馆和我们的照片。</p><p class="ql-block">那破房子是原卫生队的老地方。</p> <p class="ql-block">这是大岗最早团部就在这。这里是黑龙江边。后因备战搬到磨石山,后又搬到66公里的我们在的团部,现在把办公地又搬回到江边大岗。可现在大部分人员都在老厂部那边比较多。因为66公里是农场的中间。</p> <p class="ql-block">李宝柱夫妻,顾技师的儿子,我们相聚大岗江边许处长儿子家的鱼馆。顾技师的儿子给我们讲当初顾技师和杨青海厂长当初受周总理指派选址建设我国最先进的农场情况。我还是第一次听到,真想都记录下来。可惜毕竟年记大记不下太多。那好象就在原来我们团的卸煤码头。我当时就在这才第一次看到黑龙江。</p><p class="ql-block">四十五年厂庆时我哥和我也曾到这来过他好激动,开心!他终于圆了承诺我母亲让他到我下乡的地方看看的愿望!!!可惜他不能再陪我来啦!❤</p> <p class="ql-block">嘉荫大岗沿江栈道夜景</p> <p class="ql-block">农场举办建场六十年场庆,全场在新场部双和大岗举办汇演。这是场部代表队的演出。个个神彩奕奕!!</p> <p class="ql-block">我们在那里正好李永青及爱人,程鹏及爱人也来了。大家欢聚好开心。</p> <p class="ql-block">我们当时在时的老厂部。备战时厂部从大岗江边搬到磨石山,后来平静后就搬到66公里这也是一个离公路不远沟里。我就在这时调到团部炊事班的。房子是老司令部,政治处,招待所(楼上是单身宿舍)俱乐部,俱乐部二楼是广播站,放映室,最下边是通往沟里的家属院。</p> <p class="ql-block">我去看望原宣传股的张庭和干事,他原来在宣传股管文艺宣传队。特别合气总是这么乐观,现在八十多岁还在不断学习手机编辑视频,唱戏,剪纸还在省内获奖了!!是我们独立一团群最活跃的老大哥!!!🌹🌹</p> <p class="ql-block">前两天战友带我们去原来的连队旧址转了一圈。原团李永青付政委回团又去了几个连队看看,与原来一起的战友的孩子聊聊天。去了我们建场四十年纪念时建的知青林碑,第二排是从12连到11连的路上,十一连剩下的一个留守处。十四连一个养骆驼的住户,麦场上晒的饲料玉米粒还看到一从果子小树从,看象兰梅但不认识,大家看看是什么?中间的机车象个啥?你们看好玩吗?猜猜干啥用的车?</p> <p class="ql-block">十四连的鸵鸟养殖户</p> <p class="ql-block">昨天去了农机管理中心,看到整齐的各种农业机车整齐的排列在院子里像一排排整装待发的士兵随时准备上战场!从中显示了中国大农业机械化的壮大。</p><p class="ql-block">他们用笑脸迎接每一天的日出!!</p> <p class="ql-block">在张文德儿子家我们和李永青夫妻,程鹏夫妻欢聚!</p> <p class="ql-block">这是我们老团部,现只剩下这三个楼,一是老司令部,原来最早盖成的,前边有个小广场,可以打球,放电影。那两层的是原来的招待所和单身宿舍,楼下有卫生所,招待所,还有一间做过托儿所,水房。我们住在楼上。那新点的是老俱乐部电影院,广播室,电报班。这条大道就是从公路66公里路口一直到团部,再往里走是家属院。</p><p class="ql-block">现在俱乐部前有个广场,是退休人们跳广场舞,休闲的地方,家属房几乎都搬到楼里啦。</p> <p class="ql-block">嘉荫的天2点半就亮了,满天朝霞。3点15太阳就出来了。他们说前段时间一直下雨,气温也低。地里的菜都不长。从我们到这天放晴啦!我们好开心,看着地里的菜,玉米都长得好快!</p> <p class="ql-block">这里日出是3点,2点就亮天啦,想去看日出觉得太早又有点冷,刚日出前看了一眼,天边很大一片乌云下有一道很亮的桔红色,这时太阳以出来了。我怕惊醒别人从窗户跳出去拍了朝霞。昨天去赶集啦还挺热闹,路两边的树是刚建团部时栽的都长得很大啦,走在路上也没什么人好舒服。这种松树花你们看到过吗?花是路边採的。</p> <p class="ql-block">原公路66公里处就在团部的坡下,也是我在独立一团的第一个连77分队的建点处,现在是老场部坡下商业区。每周的市集。</p> <p class="ql-block">宝琳夫妻俩一早就订好活江鱼,在院里搭了大灶给我们做大锅炖鱼。!!</p> <p class="ql-block">江边的边防站及大岗江边。最上是边防站,只能远拍,还怕把我们抓了[囧]。中间一排是我们团原来的码头,我们在那卸煤船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嘉荫县海关旁的黑龙江畔,对面的俄罗斯海关。江边的原来一度假村的高尔夫球场。江边的边境公路及江边风景!</p><p class="ql-block">希望看到黑龙江的水能让大家感到一絲凉爽!我们在这要穿长衣,早晚还会有点凉。</p> <p class="ql-block">他们都是我们敬重的老领导,老大哥们的孩子,当初我们眼中的小孩,现在也都五,六十岁啦!只有一张是张股长的照片,他那时就总是一付慈祥,笑咪咪的对人,他们都是建场的第一代。我四十年场庆时他和顾跃民技师一直陪我们出去游览,真想这认还能看见他们!照片中有顾跃民的儿子,女儿。崔班长的女儿,女婿,张股长的儿子,车队范师付的儿子。许云风处长的儿子,女儿,女婿李宝柱。在这见到顾跃民,顾技师的女儿。我也很开心。上次回来顾工,和张文德张庭长一直陪着我象亲兄长一样,很怀念我们这些亲切的兄长们!</p> <p class="ql-block">我们迎着晚霞向西行,到达汤旺河,再不见五十五年前的泥泞小道与那个大礼堂。马路很宽大楼,商店林立,中心广场宽阔,虽不是车水马龙但车也很多。河水从城中穿过正好拍到美丽的夕阳倒眯在次中。</p><p class="ql-block">进站看的熟悉的汤旺河站牌仍立在站台上。一会车进站了,以四十七年前最后一次乘坐的绿皮火车呼啸而至,虽是绿皮车但车内很干净清爽,硬坐跟本没什么人,再也不见那年代鸡,鸭,鹅,小猪人滿的状观不在啦。整个车箱都很干净。</p><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盛夏的炎热也抵不了战友,师生几十年的情热。我们离开独立一团五十五年重逢的热情还在心中不能减弱,分别这几天仍然还在念念不忘。刚刚分别就盼望着下次再见。</p><p class="ql-block">战友们,学生们还有很多是一些老领导的孩子们,他们也都六十多岁,还有现在还在工作的那些我们眼里的孩子们不辞辛苦陪我们玩,请我们吃那里最好吃的黑龙江特产。让我们几次感动的流出眼泪!他们的真诚太让我们感动啦!!</p> <p class="ql-block">我们来到哈尔滨。早上起来天气晴朗,天空很蓝,气候凉爽很舒服。前往索菲亚大教堂。这座教堂是哈尔滨的标志性建筑,建于1907年,早是为俄军队修的欧洲拜占庭式建筑很漂亮。后去一百原食品的商场逛逛。这里好吃的多,人也多,喝了冻梨汁,买了网红的炸里脊,粉肠,拌菜一堆好吃的回家饱歺一顿。</p> <p class="ql-block">哈尔滨中央大街。昨天人不太多,比两年前更繁华啦,多了很多俄国商品店,大街上有很多亚冬运会吉祥物的塑像。吃了马迭尔冰棍,发现一家最早做锅包肉的百年老店,从装修到菜品都不错,锅包肉确实好吃,外脆里嫩,焦而不柴,很好吃!</p> <p class="ql-block">在哈尔滨住的小区很好,区内环境也不错,但有点缺乏管理,小区外的小河很漂亮也许还没修完感觉很乱。在哈尔滨坐车感到哈尔滨变化很大,路多了,宽的但感觉乱糟糟的。整体制序不太好。</p> <p class="ql-block">老厨家这饭店最早是在清光绪年在北京东华门开的真味居。1922年在哈尔滨道里十道街开的老厨家,他的锅包肉是招牌菜真好吃整体环境也很好!</p> <p class="ql-block">哈尔滨的巴洛克风情街。</p><p class="ql-block">巴洛克是18世纪欧州兴起的一种不规则的艺术形式。其包括音乐,绘画还有各种建筑风格等多种艺术的组和</p><p class="ql-block">哈尔滨巴洛克风情街建了好几年了,位于道外区。原只有一条艺术型仿古街,有很多小院,院内有一圈外带走廊,楼梯的房子。多数为艺术类经营场所,路边是小吃及各种艺术品售卖点。现又多修了一条美食街。艺术街人比较少,美食街人满满的,我们去的包子店还排了半天号,室内外座满了,每天8点就全卖完了。排骨馅比较有特色。</p><p class="ql-block">还去了省博物馆,里面很空只有点老照片和物品,准备迁到新馆啦!</p><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哈尔滨福成厚江鱼馆,哈尔滨号称(鱼的博物馆)之称的福成厚歺厅吃了鱼宴。这里很大,象迷宫一样的装修,还有大鳇鱼及很多鱼的的标本。所以称江鱼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大外甥请我们四人一起在号称鱼的博物馆吃鱼宴。看姐夫及两个外甥全家都很好,我好开心!!❤❤🌹🌹</p> <p class="ql-block">哈尔滨大剧院,占地7.9万平米的大型建筑,是全由我国自行设计,施工的大型现代化的大型文化,文流,演出的建筑,非常漂亮。</p><p class="ql-block">又品嚐了哈尔滨的铁锅炖。结束了为期34天的东北行,离开凉爽的黑龙江畔,踏上回家的列车。要走进炎热的天津。</p><p class="ql-block">进入河北地上的农作物都成熟啦。</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在哈尔滨又与我的好姐姐李云兰,李宛平,宋红相聚。李云兰是与我在一起工作时间最长的,工作中总是照顾我。我在那十年,太多的战友,朋友,给了我关爱是我一辈子的亲人。终身不忘!</p><p class="ql-block">春去秋来,时光勿勿,岁月不堪数,花开的美艳,花落的充实,结仔的厚重。我们经过无数的轮回,无怨无悔的走过。!重返青春挥洒的地方感触颇多,那时虽艰苦一点但很充实,从内心还是希望看到那里热火朝天,蒸蒸日上的局面。虽说农业也发达啦但看到一片片荒了的连队还是很心酸。但看到比我们小几岁的也就算荒二代都很有成就很开心!也就证明了我们曾经的工作没有白做!愿我们的第二故乡越来越好!!</p> <p class="ql-block">结婚时没穿婚纱一直是我的遗憾,没想到这个我最初在这领结婚证的地方穿上了婚纱!!郭庆芝不辞辛苦为我们穿上好几套给我们拍照!好感谢她!!</p> <p class="ql-block">2024.7.20我们就要出踏上回津的列车。以经四十多天啦,心里说不出的滋味,离家多日应该盼望着回家但不是那种感觉,反而似忽是一种要离开家的心情。对战友,对学生,对这块我们曾经从刚懂事到真正成人的第二个家的依依不舍的,对不是亲人胜似亲人恋恋亲情。满眼的泪水,满含着深情踏上归途。相信並盼望着再回来!!!我爱你北大荒!我爱嘉荫!!🌹🌹🌹❤❤❤🌺🌺🌺</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