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光而遇拓视野 沐光而行促提升——记高州市第一小学语文骨干教师赴华南师范大学附属小学跟岗研修活动(二)

筱凌shelly

<p class="ql-block">  清晨的阳光洒满校园,带着对教育理想的追寻,我们高州市第一小学的教师团队开启了华南师范大学附属小学第二天的跟岗学习之旅。这一天,我们沉浸于课堂的智慧光芒中,感受名师匠心,体悟教育之美,在思维的碰撞与灵感的迸发中,汲取成长的力量。</p> 一、情境为桥,让语文“活”起来 卢慧琳老师《剃头大师》:在“童趣理发店”中品读人物 <p class="ql-block">  卢老师巧设“童趣理发店”,引导学生化身“体验官”,从工具、价格、服务层层剖析,对比“老师傅”与“剃头大师”的差异。课堂在笑声中推进,关键词句悄然入心,人物形象跃然纸上。</p> 袁文静老师《杨氏之子》:当文言文遇上“情报破译” <p class="ql-block">  以“破译古代情报”为引,袁老师将文言文学习化为闯关任务:辨字音、解文意、析智慧。学生如探秘者抽丝剥茧,古文不再艰涩,千年智慧与童心共鸣。</p> 黄梓洁老师《我是一只小虫子》:在“虫生百态”中学会辩证思考 <p class="ql-block">  课堂变身“虫生辩论场”。初读感知、体会烦恼、发现乐趣,学生代入角色,思辨“当虫子好不好”。语文与生命教育相融,辩证思维悄然生长。</p> 二、专家领航,赋能课堂革新 曹丽娟校长课例点评 <p class="ql-block">  广州市黄埔区天韵小学曹丽娟校长对早上三节课例精准把脉,并提出宝贵建议,引导我们学会改变,把教教材变成用教材,把教课文变成教语文,把教内容变成教方法,内容要恰当,方法要灵活,效果凸显。曹校长的话字字珠玑,为课堂改革指明方向。</p> 三、支架赋能,让表达“亮”出来 池那尔老师《写话:写一写我的一个好朋友》:从“猜猜我是谁”到“笔下生花” <p class="ql-block">  “猜猜我是谁”点燃兴趣,借哪吒介绍好友的范例,提炼“抓特点+举事例”的写作密码。学生动笔有方向,互评修改见真章,稚嫩文字焕发童真光彩。</p> 四、实践育人,善行点亮童心 “学雷锋义卖活动”:教育在行动中生根 <p class="ql-block">  观摩课后,我们走进华南师大附小“学雷锋义卖活动”现场。吆喝声、欢笑声交织成温暖的乐章,孩子们化身“爱心小掌柜”,用创意摊位传递善意。从活动策划到团队协作,从数学计算到公益实践,德育与学科素养悄然融合。这一刻,我们深刻感受到:教育的真谛不仅在课堂,更在每一个躬身实践、向善而行的瞬间。</p> 追光而行,步履不停 <p class="ql-block">  一天的跟岗学习,是眼界的拓展,更是心灵的触动。华南师大附小的课堂,让我们看到教育者如何以“匠心”点亮情境,以“智慧”激活思维,以“情怀”滋养成长。我们将带着附小的启迪,在高州的课堂播撒情境之种、思维之火,与孩子共赴教育最美的春光!</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撰稿:陈彩玉</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供图:江小玲</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编辑:李小玲</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