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图文创作/文慧</p><p class="ql-block">美篇号/362500</p> <p class="ql-block">提起漠河,有人说“太冷”,有人说“太远”。漠河的确很冷,虽比不上创下历史最低温零下五十八摄氏度的根河,但2023年也有过零下五十三摄氏度的低温记录,冷的也足够纯粹、足够彻底和入骨入髓。漠河也足够远,从北京坐高铁到齐齐哈尔1500公里、约一天的时间,再从齐齐哈尔开车到漠河900多公里还要近两天的时间。然而,正是因为这样的极端与极寒,让众多旅游爱好者义无反顾地踏上了“冷极”之旅,去体验不一样的风景。</p><p class="ql-block">都说旅游会上瘾,冬季出行亦是如此,与雪花赴盛宴、与寒冷共翩跹,去别人眼里的边角地种下自己的向往和梦想,让追逐在风里,让答案在路上,在没有天花板的地方收获内心的感动,亦是最美的山川湖海和最暖的风景。去年正值大寒节气,我和弟弟一家自驾去了被称之为“中国雪都”的新疆阿拉泰地区度过了一段美好的时光。喀纳斯湖面的冰封雪痕、禾木村的袅袅炊烟、白哈巴村的风禾尽起和烟火年年都让我们魂牵梦绕,每每想起依然会心潮澎湃。今年春节过后,我们又来到了漠河,再一次邂逅冰雪、挑战极寒,领略着“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壮阔与静美,感受着林海雪原“风寒雾下,满目银沙”的魅力,共享时光的安然,在独属于我们四个人的幽谷中,拥满生命的纯澈与芬芳。</p> <p class="ql-block">一大早8:30我们告别了加格达奇,由市区出发沿着加漠公路一路向北,经塔河然后再到漠河,大约四百六十公里的路程。天公不做美,出了酒店空中飘起了小雪,室外温度显示零下二十八摄氏度。弟弟早早下楼热了车,但坐在车里依然觉得冰凉。</p><p class="ql-block">冬季的大兴安岭人烟稀少,透过车窗望着沿途的一派苍茫,唐代诗人岑参“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的诗句浮现在脑海。目之所及,皑皑白雪,方圆数十里,前不见村后不着店,只有我们踽踽独行,在漫无边际的荒原中曼妙着时光,在摇摇晃晃的车里不停地按动着快门,记录着沿途的风景。到了国道,路况不是很好,<span style="font-size:18px;">混合单行,</span>导航一直提示不能压线。行驶在只能通过两辆车宽度的冰雪路面上,偶尔遇到汇车,都要十分小心,想超车就更加困难。很多路段没有手机信号,中途服务区也很少,想找个歇脚的地方都不容易。</p> <p class="ql-block">沿途风景</p> <p class="ql-block">整整一个上午,我们从加格达奇出发,用了四个多小时才行驶了260公里,先由京加线转加漠公路,然后再往G111国道方向,经新林、塔源、塔尔根等到达塔河。这段路下了高速转入国道后,雪量比较大,冻土层也比较多,平均时速不足五十公里,一直开到了中午十二点多。不知是早餐过于简单还是一路的颠簸,几个人都感觉有些饿了,于是就在县城随便找了家餐馆吃午饭。别说,餐馆虽然不大起眼儿,但饭菜的量足够大,味道也不差,一大盘锅包肉和一小盆野山菌炖柴鸡足够满足我们的味蕾,外加两个青菜,让我们填饱肚子的同时也没忘盛赞老板的经营有方。下午不到两点钟我们继续前行,由塔河朝着西北方向直奔漠河,大约又开了三个多小时终于走完了剩余的200公里,于下午将近五点钟的时候到达了期盼已久、心心念念的漠河。</p> <p class="ql-block">塔河地标</p> <p class="ql-block">新林地标</p> <p class="ql-block">沿途风景</p> <p class="ql-block">新林游客中心</p> <p class="ql-block">塔河防火中心</p> <p class="ql-block">塔河民居</p> <p class="ql-block">漠河的隆冬时节天黑的早,五点钟已夜幕笼罩,原本计划到了漠河先去北极星广场转转,但我们在预定好的酒店放下行李后大街上已亮起了灯光,于是临时改变主意,先去事先查阅好的网红餐厅-——金源酒楼吃晚饭,然后再去北极星广场看夜景。</p> <p class="ql-block">夜幕降临时的北极星雕塑</p> <p class="ql-block">漠河检查站</p> <p class="ql-block">金源酒楼</p> <p class="ql-block">漠河的夜景灯光璀璨,北极星广场虽然人不算多,但也是这里最热闹的地方。广场坐落在市区的最高处,登上153级台阶后可以俯瞰整个漠河市区。北极星广场上有著名的雕塑,名为“腾飞”,其左面是一只展翅欲飞的天鹅,右面是一只引吭高歌的金鸡,象征着漠河是“金鸡之冠、天鹅之首”。顶部有一颗银光闪烁的“北极星”,代表着漠河是祖国北陲一颗璀璨的明星。<span style="font-size:18px;">从北极星广场往下看,是漠河最繁华的主街道——</span>振兴街,两侧栉比而立的欧式建筑吸引着众多游客前来参观游览。广场上的石制日晷,据说具有计时功能;古代先贤石屏,刻有惠子、庄子、扁鹊、老子等十二位古代人物的画像和生平;地面上有用石砖铺成的八卦图。广场上还矗立着七个呈七星排列的镂空北斗七星灯柱;广场的尽头是银色金属材质的-53°C”的雕塑,底座上刻有“2023年1月22日6:39”字样,推测应该是这个地方低温出现的时间。这些建筑不仅展示了漠河的历史和文化,不断变换着的色彩和灯光也在诠释着漠河独特的地域风情和民族文化风貌。</p> <p class="ql-block">北极星雕塑</p> <p class="ql-block">北斗七星灯柱</p> <p class="ql-block">振兴街</p> <p class="ql-block">日晷</p> <p class="ql-block">古代先贤石屏</p> <p class="ql-block">北斗七星灯柱</p> <p class="ql-block">振兴街建筑</p> <p class="ql-block">民俗雕塑</p> <p class="ql-block">参观“五·六”火灾纪念馆是<span style="font-size:18px;">我们这次东北之行计划内的行程。</span>那是八十年代大兴安岭人刻骨铭心的记忆,也是震惊中外的历史惨剧。</p><p class="ql-block">一大早吃过早餐我们沿着中华路一路向东,阳光正好,蔚蓝色的天空下透着洁白的银光,有着不食人间烟火般的清澈与浪漫。踩着嘎吱嘎吱的雪地,迎着春节余韵未消的红灯笼,冷冽的世界里充满着别样的温情,一派“雪处疑花满,花边似雪回”的胜景。寄情于景,心中燃起的便是“倚杖望晴雪,溪云几万重”和“砌下梨花一堆雪,明年谁此凭栏干”的感慨。</p><p class="ql-block">途中路过漠河著名的城市森林公园—松苑,松苑是一个神奇的地方,总面积约五公顷,<span style="font-size:18px;">苑中苍松翠柏,粗壮挺拔,直指云天。据说“5·6”大火后,</span>漠河县城内外一片焦黑,松苑却奇迹般地逃过了一劫,四周的建筑物都被大火焚毁,唯有松苑完好无损,厘豪未伤。由此民间便流传着一种说法:松苑之所以没有被烧毁,是因为这里是吉祥之地,火魔绕道而去,不敢冒犯。<span style="font-size:18px;">凡到此者,都能感受到松之福运,柏之瑞气,并能添福增寿。</span>这种神奇之说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可,也让八方游客慕名而来,到松苑这片福地来祈福添寿,求运盈财。我们自然不会错过,也到园中打卡,拍照,并在这里为家人祈运求福,愿天增岁月人增寿,春满乾坤福满门!</p> <p class="ql-block">松苑</p> <p class="ql-block">漠河街景</p> <p class="ql-block">一九八七年五月六日晚间,一场空前的浩劫降临到大兴安岭,狂暴肆虐的火魔突发淫威,以雷霆万钧之势,在短短的5个小时内推进百里,横扫了西林吉、图强、阿木尔以及育英、盘中、马林等3个林业局和9个林场。一时间,大兴安岭浓烟滚滚,神州北极烈焰腾腾,一片片森林被吞噬,一栋栋房屋被焚毁,一个个鲜活的生命在大火中消逝。巨大的灾难,令天地为之变色,令世界为之震惊。大火致使五万余人无家可归,两百一十一人藏身火海,二百六十六人被烧伤。<span style="font-size:18px;">在八十年代经济并不富裕的情况下,造成直接经济损失高达五亿元之多</span>。人民解放军组成的五万扑火大军与烈火进行了长达二十八天的殊死搏斗,一直到六月二日才终将大火全部扑灭并取得了彻底胜利。</p><p class="ql-block">大火被扑灭后,为真实地记录这段血与火的历史,深刻反思火灾带给大兴安岭人民和国人的残痛教训,大兴安岭地委、行署决定建立大兴安岭“五 六”火灾纪念馆”,让世人铭记历史、汲取教训、居安思危、警钟长鸣,使悲剧不再直演,让大兴安岭安宁常在,永驻青山绿水。</p> <p class="ql-block">展览开篇的雕塑</p> <p class="ql-block">火灾发生的时间</p> <p class="ql-block">大火途经的地点</p> <p class="ql-block">火灾前的林海</p> <p class="ql-block">火灾肆虐的现场</p> <p class="ql-block">大火逼近县城</p> <p class="ql-block">被大火摧毁的民房和林海</p> <p class="ql-block">消防战士牺牲后留下的消防车</p> <p class="ql-block">冰河逃生现场(挽救了数千人生命的阿穆尔河)</p> <p class="ql-block">正在火灾现场救人的解放军战士</p> <p class="ql-block">葬身火海的民众</p> <p class="ql-block">被烧毁的民居</p> <p class="ql-block">被烧毁的家具</p> <p class="ql-block">大火过后的民房</p> <p class="ql-block">被烧毁的城市</p> <p class="ql-block">火灾发生后到处焦黑、一派狼藉</p> <p class="ql-block">两百多人被大火夺去了生命</p> <p class="ql-block">参观完5·6火灾纪念馆,沉重的心情久久不能释怀。人类一把火,档林满目泪。火灾无情,生命可贵……</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