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1. 比温家宝早两个月--初到滨海新区</b></p><p class="ql-block">2005年4月末,我转业来到天津滨海新区管委会,负责滨海综合发展研究院筹备工作。我到滨海新区的时间,比温家宝总理来新区参加亚欧财长会议早了两个月。之所以记得比较清晰,是因为到了没几天,就面临着五一假期。那时候,五一假期是会发放假日补贴的,俗称过节费。由于我刚到,管委会对我是按一半标准发放的,所以记得比较清楚。</p> <p class="ql-block">两个月后(2005年6月26日),第六届亚欧财长会议在天津滨海新区(开发区)召开,时任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第六届亚欧财长会议开幕式上发表重要讲话,滨海新区开始进入国人视野。随后在 2005 年 10 月,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十一五规划,明确提出 “推进天津滨海新区等条件较好地区的开发开放”,正式将滨海新区纳入全国总体发展战略布局,开启了滨海新区开发开放的新篇章。</p> <p class="ql-block"><b>2. 还未开始却已建成的滨海新区</b></p><p class="ql-block">当年,说起滨海新区,外人可能还不太熟悉。但是在天津政界,滨海新区已经不是一个新词。因为,在2002年12月中共天津市委八届三次全会上,时任市委书记张立昌已经宣布:“三五八十”四大奋斗目标提前一年全面实现了。全会指出,以“三五八十”四大奋斗目标的实现为标志,天津的现代化建设进入了一个新阶段。</p> <p class="ql-block">天津市的“三五八十”四大奋斗目标,是1994年3月天津市人大十二届二次会议上确定的。具体如下:<b style="color:rgb(1, 1, 1);">“三”———到1997年提前3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翻两番;“五”———用5至7年基本完成市区成片危陋平房改造;“八”———用8年左右时间把国有大中型工业企业嫁接、改造、调整一遍;“</b><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十”———用10年左右时间,基本建成滨海新区。</b></p><p class="ql-block">按照我个人的理解,当年天津市提出的滨海新区,其实只是一个经济区的概念,或者说只是一个统计口径的概念。具体如下:天津市滨海新区陆域面积2270平方公里,海域面积3000平方公里,拥有海岸线153公里。区域包括:塘、汉、大、开、保、高,以及津南、东丽一部分(津南区葛沽镇和东丽区无瑕街)。</p> <p class="ql-block"><b>3. “联合国”的无奈--从滨海办到滨海委</b></p><p class="ql-block">1994年,天津市人大十二届二次会议确定了“三五八十”的奋斗目标后,市委、市政府决定成立滨海新区开发建设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简称滨海办。2000年9月,市委、市政府决定,建立中共天津市委滨海新区工作委员会和滨海新区管理委员会(工委、管委会),讨论决定并领导实施有关滨海新区经济发展和开发建设的重大事项、重大项目,负责协调区域内各单位在滨海新区建设中的关系。皮黔生任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p> <p class="ql-block">早期滨海委下设“三局两室”:经发局、建发局、投融资局和办公室、政策研究室。2006年为适应滨海新区开发开放新要求,滨海委又组建了 “一个平台两个中心”,即滨海新区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有限公司、滨海新区土地整理储备中心、滨海新区财务管理中心。最早的办公地点在开发区第三大街的泰达中心酒店,后来迁移到开发区第二大街的津滨发展大厦;在滨海新区政府成立前夕,又迁移到新港二号路老天津港大楼。管委会主任也由皮黔生、苟利军,换成了何立峰。</p><p class="ql-block"> 其实,无论是滨海办还是滨海委,地位都比较尴尬。当时的塘沽区、汉沽区、大港区都是标准的区级政府,有自己的一套规范的规划、运作、发展模式,开发区、保税区、高新区又都和滨海委一样属于市政府派出机构,大家基本是平行关系,并且有各自的地盘和实业。滨海委要想后来居上则很困难,既无自己能够直接管辖的地盘,也无自己可以操作的实业,对各区内部事务不能干涉,只对区域之间的问题具有协调功能,基本上类似一个联合国的角色。</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a href="https://www.meipian.cn/5bvwdxsr" target="_blank"><b>记纪祭--滨海新区20年</b></a></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span class="ql-cursor"></span></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