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模拟法庭开庭——《变色龙》:在谄媚的褶皱里藏着铁幕的骸骨

闵芳

<p class="ql-block">  在翠园初级中学初三9班的课堂上,我们正进行着一场模拟法庭活动。</p><p class="ql-block"> 这堂课以契诃夫的经典短篇小说《变色龙》为蓝本,通过还原小说中的案件审判过程,让学生们更深刻地理解作品中所揭示的社会问题和人性弱点。</p><p class="ql-block"> 小说通过对警官奥楚蔑洛夫见风使舵、媚上欺下的刻画,巧妙地揭露了沙皇专制统治的黑暗腐败,也揭示了小市民阶层麻木、庸俗、愚昧的社会弊端。</p> <p class="ql-block">  初三9班的同学们将分别扮演小说中的角色。赫留金(原告)由刘润鸿同学扮演,他将申诉自己被狗咬伤的事件以及对警官奥楚蔑洛夫判决的不满;龚峻琪同学扮演法官,主持这场模拟法庭;张蕊妍同学友情出演那只小狗(被告1);而黄麒源同学则扮演小说中的警官奥楚蔑洛夫(被告2)。此外,还有巡警和目击证人等角色,由其他同学扮演。我们希望通过这样的角色扮演,让学生们更直观地感受小说中的人物性格和故事情节。</p> <p class="ql-block">“一个人心里装着无限的生命源泉,可以滋润另一个人的心。”陀思妥耶夫斯基的这句话让我们思考,在这个充满复杂人性的社会中,我们是否还能保持内心的善良与真诚。在模拟法庭上,当赫留金陈述自己被狗咬伤的过程时,我们仿佛看到了那个时代小人物的无助与悲哀。而警官奥楚蔑洛夫的态度变化,更是让我们深刻体会到权力对人性的异化。</p> <p class="ql-block">模拟法庭进入审理阶段,小狗叫回应赫留金的说法,现场目击群众也提供了证据支持赫留金的观点。作为法官的龚峻琪同学认真地听取各方陈述,试图还原案件真相。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不仅看到了小说中人物的鲜活再现,更感受到了他们所处社会环境的压抑与不公。当我们在社交媒体上谨慎地修改措辞,在会议桌上微妙地调整立场,在酒局中机敏地转换话题时,何尝不是在演绎新时代的变色记?</p> <p class="ql-block">随着模拟法庭的深入,我们逐渐明白,奥楚蔑洛夫之所以成为“变色龙”,是因为他不敢得罪权贵,哪怕是权贵家的一条狗。为了生存,他不得不丧失人格和尊严来换取空间。这反映了当时沙皇专制统治的社会,以及这种奴性人格的孕育土壤。在审判过程中,我们看到奥楚蔑洛夫的态度随着狗主人的变化而变化,唯一不变的是他趋炎附势、见风使舵的本性。</p> <p class="ql-block">在模拟法庭的最后阶段,我们回顾了整个案件的审理过程。从警官奥楚蔑洛夫最初穿军大衣出场,到他因两次错判狗而吃惊胆怯,一热一冷、一脱一穿,这一细节描写充分表现了他内心恐惧和强作镇定的复杂心理。最终,在众目睽睽之下,奥楚蔑洛夫被别人步步剥去虚伪外表,丑态百出,只能利用那件大衣来遮羞掩盖内心的狼狈。这一结局不仅照应了开头,更让我们深刻认识到,奥楚蔑洛夫变色的根源在于当时社会的黑暗和腐朽。</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37, 35, 8);">预告</b></p><p class="ql-block"><b>⭕️在模拟法庭之后,我们还将进行一场辩论赛,主题围绕“文中的奥楚蔑洛夫为了自己的利益才多次转变态度”展开。</b></p><p class="ql-block"><b>⭕️希望正方和反方的同学各抒己见,从不同角度去分析奥楚蔑洛夫的行为动机和社会背景。通过辩论,能更加深入地理解了《变色龙》这篇小说所揭示的人性弱点和社会问题。</b></p> <p class="ql-block">最后,我们布置了一项作业:发挥想象,为本文续写结局。希望同学们能够通过自己的创作,进一步思考《变色龙》中“变”与“不变”的深刻含义。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不仅学习了文学作品的内涵,更学会了如何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保持内心的真诚与善良。</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