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经典雅韵,共赴诗词盛宴——平城区四十五校“与诗文同行”古诗词大赛圆满落幕

风华正茂 ♞ 四十五校

<p class="ql-block">阳春三月,诗韵悠扬。3月26日下午,平城区四十五校校园内书香氤氲,一场以"与诗文同行"为主题的校园古诗词大赛决赛在会议厅隆重启幕。这场历时三个多月的文化盛宴,既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情礼赞,更是学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厚植少年学子家国情怀的创新实践。</p> <p class="ql-block">自去年11月项目启动以来,全校四千余名学生踊跃参与这场诗意盛会。经过"百里挑一"的海选初试、"笔走龙蛇"的笔试突围、"智勇双全"的机试闯关,最终20位诗词小达人脱颖而出,会师巅峰对决。杨青桃校长带领校领导班子全程观摩指导,何雁飞主任盛装主持,与全校师生共同见证这场穿越千年的诗意对话。</p> <p class="ql-block">本次古诗词大赛决赛共有“谁与争锋”、“慧眼识珠”、“火眼金睛”、“诗情画意”和“对号入座”五个必答环节和飞花雅韵压轴环节,每个环节都独具特色,考验着选手们的诗词功底。</p> <p class="ql-block">在“谁与争锋”环节,选手们需要在规定时间内迅速说出诗句的上一句或下一句。这一环节不仅考验选手们的诗词储备,更考验他们的反应速度。选手们沉着冷静,对答如流,展现了扎实的诗词功底。</p> <p class="ql-block">“慧眼识珠”环节则要求选手们从多宫格中识别出一句诗。选手们在这一环节中展现出敏锐的观察力和对诗词的深刻理解,迅速在众多字词中找到正确的组合。</p> <p class="ql-block">“火眼金睛”环节中,选手们需要从诗句中找出错别字并改正。这一环节不仅考验选手们的诗词知识,还考验他们对字词的准确把握。选手们凭借扎实的语文基础,准确地找出了诗句中的错别字并进行了纠正。</p> <p class="ql-block">“诗情画意”环节要求选手们根据图画识别出一联诗句。选手们在欣赏画作的同时,迅速在脑海中搜索与之对应的诗句,展现了他们将视觉艺术与文学相结合的能力。</p> <p class="ql-block">最后一个环节“对号入座”则考验选手们的综合分析能力。他们需要根据题目要求,回答与诗词相关的问题,这一环节充分展示了选手们对古诗词的全面理解。</p> <p class="ql-block">最激动人心的当属"飞花令"终极对决。当李玉瑶副校长抽出"梅""月"二字,十一强选手即兴展开诗意接龙。"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寻常一样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此起彼伏的诗句在会场回荡,选手们从容自若的应答、信手拈来的典故,赢得阵阵喝彩。评委团时而颔首赞许,时而为精妙对答击节称叹,整个赛场化作流动的诗意星河。</p> <p class="ql-block">经过两个多小时的激烈角逐,大赛最终评选出一二三等奖。校领导为获奖学子颁发特制奖状及奖品,何雁飞主任寄语全体学生:"愿诗词的种子在你们心田生根发芽,让文化自信成为生命中最美的底色。"当古典奖状与孩子们的笑靥定格成永恒瞬间,这场融汇传统与现代的文化盛宴在经久不息的掌声中圆满落幕。</p> <p class="ql-block">近年来我校持续深化"书香校园"建设,通过晨读暮诵、千人诗词唱诵、“向善向美”共享阅读、放学路队诵读等特色活动和方式,构建起立体化传统文化育人体系。本次大赛作为"经典诵读工程"的重要载体,不仅展现了学生深厚的文化积淀,更彰显了学校"以文化人、以美育人"的办学追求。未来,学校将继续深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沃土,让经典诵读成为滋养学子心灵的精神源泉,让千年文脉在新时代校园焕发勃勃生机。</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一审一校:宋凌云</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二审二校:崔辰</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三审三校:杨青桃</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