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踏春

Reginald

<p class="ql-block">  “春分”过了,乙巳年已入“仲春”,是踏春的最佳时点,也是开启我乙巳年“闹春”拍摄第二主题《三月踏春》的起点。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苏州是我首选的“踏春”圣地!</p><p class="ql-block"> 我的大学校友、学富五车的“老夫子”绍海兄,曾对我乙巳年《二月寻春》的“梅花三弄”篇写下精彩的评析,其中,对我乙巳年“闹春”拍摄计划中的《三月踏春》说:身浴春光,脚踏绿地, 享受"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的明媚春色。正合我意!</p><p class="ql-block"> “仲春”时分,“春风又绿江南岸”,“竹外夭桃分外明”,“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人间天堂”的苏州古刹名园更是‌“红入桃花嫩,青归柳叶新”‌ 。</p> <p class="ql-block">  览上方山,访寒山寺,游拙政园,是我此行苏州踏春选择的三处主摄点,是本篇“三部曲”的第一乐章——“眼迷”。</p><p class="ql-block"> 上方山国家森林公园位于国家级太湖风景名胜区石湖景区,地处苏州古城区西南约4.5公里处,是集吴越遗迹、江南田园山水风光一体的山水型自然风景名胜区。</p> <p class="ql-block">  我去上方山,正赶上乙巳年花展首日,最吸引人的是绽放的梨花和海棠。超万踏春的人们,赏花的、拍照的、露营的……,与盛开的花儿一样,纵情、快乐、奔放、……,人与自然共同绘就了三月仲春活跃缤纷的场景。几乎让我陶醉在一组《海棠争春》的拍摄之中。</p> <p class="ql-block">  游耦园,穿仓街,逛东园。水清柳绿,春意融融。春光下盛开的粉、白两色樱花,迷眼醉神;古装少女犹如在花丛或曲廊、花窗间飞舞的<span style="font-size:18px;">蜂蝶</span>,……。去寒山寺路经上塘街、西园,踏春的车流人流不见首尾。(有关寒山寺的内容将另做专篇)</p> <p class="ql-block">  为期三天六处的姑苏之行,访拙政园是最后一个摄点,“第一乐章”的最后“音节”。</p><p class="ql-block"> 虽然不是节假日,依然游客如织。好在,还有机会,避开干扰,择时按下快门。这个曾经的私家园林,规模之大超乎寻常!</p> <p class="ql-block">  除了晚清古建风格的亭台榭阁、厅堂曲廊,还有中西合璧的装饰元素。园内松林草坪,桃红柳绿,鱼游曲池;报春花和海棠、杜鹃、樱花……(还有一些我叫不出名称)争芳斗艳,影影绰绰。只是,可能是因为太多游人,不见一只飞鸟,也不闻一声鸟鸣。(另行专题编辑图文,介绍拙政园)</p> <p class="ql-block">  在魔都上海大宁公园的花卉“特技拍摄”,由我的摄影艺术老师蔡志锋“执棒指挥”。</p><p class="ql-block"> 此时的大宁公园里,樱花、桃花、海棠和郁金香犹如妩媚俏丽的天宫仙子,惹人神醉!就<span style="font-size:18px;">以我研学的特技和微距习作来演绎《三月踏春》的第二乐章——“神醉”吧!</span></p> <p class="ql-block">  抢在又一轮天气骤变之前去“人间天堂”杭州踏春,寻觅我《三月踏春》篇第三乐章——“魂悠”的创作灵感。</p><p class="ql-block"> 位于西湖的西南角,南屏山荔枝峰下,有一处因南宋时期庄文太子和景献太子的葬地“传说”而得名,追求“自然拙朴”的“太子湾”。这个季节“太子湾”的郁金香和樱花是杭州春景的“热门地”。在青青草色的映衬下,<span style="font-size:18px;">郁金香和早樱</span>娇艳欲滴的奔放柔美中夹带着淡淡的朦胧美,怎能不叫人“魂悠悠”!</p> <p class="ql-block">  两个多小时,在太子湾里漫步踏春,似乎感觉屈原的《大招》被浑厚的的嗓音诵读着,时而汇入涓流,时而融入落樱……</p><p class="ql-block"> 青春受谢,白日昭只.春气奋发,万物遽只.</p><p class="ql-block"> 冥凌浃行,魂无逃只.魂魄归来!无远遥只.</p><p class="ql-block"> 魂乎归来!无东无西,无南无北……</p><p class="ql-block"> 沉浸在“朦胧美”中夹带“魂悠悠”的意境中,完成了预定的拍摄科目。</p> <p class="ql-block">  五天三地,按计划先后在“人间天堂”苏、杭与“魔都”上海完成乙巳踏春“三部曲”,编辑成本篇《三月踏春》,谨作为我晚年学习摄影艺术的又一个“阶段性”的记录。</p><p class="ql-block"> 乙巳之春的摄影,让我这个“80后”感知到内心涌动的“春潮”……。</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