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访徽州秘境里的油菜花海与千年古韵

听涛

<p class="ql-block">  在婺源的春日里,若想避开人潮,寻一处“桃花源”般的净土,庆源古村与蜿蜒其间的庆源古道,便是最诗意的答案。这里既有“山深人不知”的隐逸,又有“油菜花开满地黄”的绚烂,更藏着徽派建筑与自然风光的完美交融。2025年3月26日,我随九天户外踏上了这条千年古道,以脚步丈量春色,以镜头定格时光。 </p> <p class="ql-block">  早晨7点半,我们一行50余人从江湾旁的一个小山村进入庆源古道。古道两旁是高大的杉木,脚下是落满杉木叶的石板小路,一侧是潺潺的山涧溪流,奏出哗哗的共鸣曲。虽然山路艰难,但我喜欢这样的徒步路线,在大山深处,空气清新,植物茂盛,人烟稀少,体会师法自然的景观效果,特别喜欢江南的商贾古道,山水相依,有诉不尽的自然情怀。踏着这样古老的石板,想着古人的智慧和坚韧,它与太行百梯有着异曲同工之妙,都是我们中华民族瑰丽宝藏。不禁想起诗经里“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向往美好,道路一定艰难。</p> <p class="ql-block">  庆源古道是连接古村与外界的千年驿道,我们翻山越岭,穿行于梯田、溪流与原始村落间,经过三个小时的行走,终于快到庆源村。庆源古村,位于婺源县东北部的段莘乡,因唐代建村、四面环山,素有“小桃源”之称。古村形如扁舟,隐于五龙山与马金岭之间,村口“别有天”古亭刻有诗句:“空山隐卧好烟霞,水不通舟陆不车”,道尽了其遗世独立的气质。</p> <p class="ql-block">  我们从村子的南面进入村庄。映入眼帘是层层梯田,金黄色的油菜花开满山野,中间是一座高高的观景台,木质结构,与周围山野、油菜花融为一体,绝世美好。此时金黄花海与粉墙黛瓦相映,山间云雾缭绕,宛如一幅动态的水墨长卷。 站立观景台,吹着微风,极目远眺,心情开怀舒畅,如饮冰水一样浑身振奋。三个50开外的小姐姐正在写意水粉画,她们作画的画面生动有趣,特别映景,拍下她们的照片,又与之攀谈,得知她们来自北京,度假休闲,画画是业余爱好, </p> <p class="ql-block">  沿河向村中走,初春的油菜花梯田如金色海浪,偶有桃花、梨花点缀其间;溪畔古树虬枝横斜,不时有粉色的桃下探水面,如临波仙子般美丽大方,绽放容颜。白墙灰瓦的徽派民居错落于山坳,村民放牧黄牛、浣衣溪边的场景,恍若时光倒流。 我也走近水边,浣纱洗手,做一回江南小女子,可惜不会吴侬软语。</p> <p class="ql-block">  中午,我和冬雪姐姐点了4个当地小菜,每人一杯梅子酒,共祝我们合作愉快。我不胜酒力,吃过饭,便沉沉地睡去。一觉醒来,太阳偏西,村中人流熙熙攘,我们避开人群,又一次来到村南花海和观景平台,此时四周空无一人,整个山野都是我们两人的,尽情的拍照、享受,累了,便坐在观景平台上吹吹风,看看景,好不惬意!呜呼!我的花仙子们,爱你们,雨露均沾,搞得我俩满身花粉,笑作一团。</p> <p class="ql-block">  村中心一方半月形池塘,倒映着马头墙与雕花窗棂,妇女捣衣声与鸭群戏水声交织,烟火气与诗意并存。 傍晚漫步古村,探秘古宅詹氏宗祠、百年老宅“继序堂”保存完好,门楣砖雕、天井木刻讲述着徽商鼎盛时的风华。</p> <p class="ql-block">  一日行程,步履匆匆却心绪悠然。庆源的美,在于它未被过度雕琢的质朴——古桥上的苔痕、花田间的老牛、灶台边的米酒香,皆是最生动的徽州叙事。正如明代诗人所叹:“桃源深处是吾家”,这里或许没有惊世骇俗的奇景,却能让每一颗向往宁静的心,找到栖息的角落。 “一生痴绝处,无梦到徽州”。庆源古道,终不负这一场春日的奔赴。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