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恩来邓颖超纪念馆 2025.03.25

奔腾B70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周恩来邓颖超纪念馆,又称周邓纪念馆,位于天津市风景秀丽的水上公园北侧,建成于 1998 年 2 月 28 日,占地 70000 平方米,建筑面积 13000 平方米,是一座园林式的伟人纪念馆,江泽民同志为纪念馆题写馆名。</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周恩来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之一 ,中国人民解放军主要创建人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开国元勋,是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他是不忘初心,坚守信仰的杰出楷模;是对党忠诚,维护大局的的杰出楷模;是热爱人民,勤政为民的杰出楷模;是自我革命,永远奋斗的杰出楷模;是勇于担当,鞠躬尽瘁的杰出楷模;是严于律己,清正廉洁的杰出楷模。</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周恩来,这是一个光荣的名字、不朽的名字。每当我们提起这个名字就感到很温暖、很自豪。周恩来同志在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为人类进步而奋斗的光辉一生中建立的卓越功勋、展现的崇高风范 深深铭刻在中国各族人民心中,也深深铭刻在世界追求和平与正义的人们心中。</b></p> <p class="ql-block">19 世纪末,由于西方列强入侵和封建统治腐败 ,中国处于内忧外患之中,社会危机空前深重,人民命运十分悲惨,周恩来正是出生在这一时期。</p> <p class="ql-block"><b>12 岁那年,我离家去东北。这是我生活和思想转变的关键。没有这一次离家,我的一生也是无所成就,和留在家里的弟兄辈一样,走向悲剧的下场。</b></p><p class="ql-block"> —1946 年周恩来和美国记者李勃曼的谈话 </p> <p class="ql-block"><b>这个学校(天津南开中学)教学严格,课外活泼,我以后参加革命是南开教育影响的。</b></p><p class="ql-block"> —1937 您周恩来和天津英文报刊《华北 明星报》记者的谈话</p> <p class="ql-block">《大江歌罢掉头东》是周恩来于 1917 年创造的一首七言绝句诗,感情强烈,气势豪迈。</p> <p class="ql-block"><b>大江歌罢掉头东,</b></p><p class="ql-block"><b>邃密群科济世穷。</b></p><p class="ql-block"><b>面壁十年图破壁 ,</b></p><p class="ql-block"><b>难酬蹈海亦英雄。</b></p> <p class="ql-block">创建《觉悟社》</p> <p class="ql-block">《觉悟社》的宣言</p> <p class="ql-block"><b>真正革命非要有极坚强极有组织的革命军不可,没有革命军,军阀是打不倒的。</b></p><p class="ql-block"> —1922 年 12 月 15 日周恩来《评胡适的“ 努力”》</p> <p class="ql-block">遵义会议</p> <p class="ql-block">周恩来和张学良</p> <p class="ql-block"><b>假如西安事变处理得挑起不和,那么内战就要扩大,而且愈演愈烈。得到好处的只有日本人,而不是南京,也不是我们。</b></p><p class="ql-block"> —1937 年 6 月周恩来接受美国学者 TA 彼森采访时的谈话</p> <p class="ql-block"><b>人民民主统一战线……在社会主义改造和 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伟大成果的基础上,现在要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动员更多可以动员的因素,来参加社会主义建设,扩大我们的民主生活。</b></p><p class="ql-block">—1962 年 4 月 18 日周恩来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三次全国委员会第三次会议上的讲话</p> <p class="ql-block"><b>既然把我推上历史舞台,我就得完成历史任务。</b></p><p class="ql-block"> —1974 年 12 月周恩来和医务人员的谈话</p> <p class="ql-block">1966 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在极端复杂的特殊环境中,周恩来作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努力,忍辱负重,苦撑危局,维护党和国家正常工作运转,尽一切可能减少损失。他协助毛泽东粉碎了林彪反革命集团妄图夺取最高权利的阴谋,同江青反革命集团进行了斗争。</p> <p class="ql-block">“文化大革命”初期,周恩来经常通宵达旦地接见红卫兵群众组织代表,进行劝导。</p> <p class="ql-block">1966 年 8 月 29 日,爱国民主人士张士钊的家被红卫兵查抄,他当即给毛泽东写信请求保护,30 日,毛泽东阅后批示“送总理酌处,应予保护”。</p> <p class="ql-block">周恩来对张士钊采取了保护措施,同时写下了一份应予保护的干部名单,并为他们寻求稳妥的保护方法。</p> <p class="ql-block">周恩来保护了一大批党的领导干部、民主人士和知识分子。1966 年 12 月,周恩来为保护陶铸、陈毅、贺龙,出席批斗大会。</p> <p class="ql-block">1972 年 1 月 6 日,陈毅逝世。1 月 10 日周恩来出席追悼会并致悼词。这是他修改并宣读的陈毅悼词。</p> <p class="ql-block">1973 年 12 月 22 日,周恩来代表中共中央起草关于邓小平任中央政治局委员等问题致各级党委的信。</p> <p class="ql-block">“九一三”事件后,在毛泽东支持下,周恩来主持中央日常工作,批判和纠正极左思潮的错误,使各方面工作有了转机。他全力支持邓小平领导对各方面工作进行整顿,而且为后来中国的改革和发展准备了条件。</p> <p class="ql-block">1974 年 5 月 29 日,周恩来和毛泽东在一起,这是他们最后一张合影。</p> <p class="ql-block">1974 年 9 月 30 日周恩来在国庆 25 周年招待会上致辞。这是他最后一次出席国庆招待会。</p> <p class="ql-block">1975 年 1 月 13 日,周恩来在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重申我国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宏伟目标,极大鼓舞了全国各族人民。这是他最后一次作《政府工作报告》。</p> <p class="ql-block">1975 年周恩来病重时,在医院会见金日成穿的布鞋。由于他的脚肿的厉害,工作人员为他特别定制的“大鞋”。</p> <p class="ql-block">1975 年 9 月 7 日,周恩来在医院会见罗马尼亚党政代表团,这是他最后一次会见外宾。</p> <p class="ql-block"><b>周恩来生命的最后 587 天</b></p><p class="ql-block"><b>医疗手术~大小共 14 次 平均 40 天一次</b></p><p class="ql-block"><b>与中央负责同志谈话~161 次</b></p><p class="ql-block"><b>与中央部门及其他有关方面负责人谈话 ~55 次</b></p><p class="ql-block"><b>接见外宾~63 次</b></p><p class="ql-block"><b>与接见外宾人员谈话~17 次</b></p><p class="ql-block"><b>在医院召开会议~20 次</b></p><p class="ql-block"><b>在医院外召开会议~20 次</b></p><p class="ql-block"><b>外出看望同志或找人谈话~7 次</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出席追掉仪式~2 次</b></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周恩来佩戴过的毛主席像章</p> <p class="ql-block">周恩来生前乘坐的“吉姆”牌轿车</p> <p class="ql-block">西花厅位于北京中南海的西北侧,是周恩来总理居住办公的地方,总面积 16800 平方米。</p> <p class="ql-block">西花厅会议室</p> <p class="ql-block">小会议室</p> <p class="ql-block">周恩来临时办公室</p> <p class="ql-block">周恩来卧室</p> <p class="ql-block">邓颖超办公室兼卧室</p> <p class="ql-block">周恩来、邓颖超送给父亲的照片</p> <p class="ql-block">1959 年周恩来、邓颖超与亲属在西花厅合影</p> <p class="ql-block">李鹏送给邓颖超的照片及附信</p> <p class="ql-block">邓颖超与 李讷</p> <p class="ql-block">周恩来、邓颖超在广州</p> <p class="ql-block">周恩来、邓颖超保存的尼克松与周恩来会晤的纪念牌。</p> <p class="ql-block">周恩来、邓颖超保存的毛泽东会见尼克松的和平纪念章</p> <p class="ql-block">1954 年,周恩来在日内瓦会议期间穿过的中山装</p> <p class="ql-block">1960 年 5 月,周恩来访问柬埔寨期间,参加了前国王的葬礼时,穿过的西装。</p> <p class="ql-block">周恩来穿过的衬衣</p> <p class="ql-block">邓颖超工资收支情况</p> <p class="ql-block">周总理工作忙时往往不能按时吃饭,到了“文化大革命”时期经常有急件放不下,于是工作人员把热水放在每个盒子内,将菜盘放在上面温着,水凉了再换水,几乎每顿饭都要热上几次。</p> <p class="ql-block">“文化大革命”时期,周总理经常忙得没时间吃饭,工作人员就将做好的玉米粥、麦片粥等装在这只保温杯里带上,让周总理在去开会或去机场的路上吃。</p> <p class="ql-block">这架伊尔-14 型 678 号飞机,是苏联政府在 1957 年赠送给周总理的专机。</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邓颖超女士出生于灾难深重的旧中国,少年立志“振奋精神,谋国家之进步”。她 15 岁投身五四运动,参与发起成立天津女界爱国同志会和进步青年团体觉悟社,成为天津学生运动领导人之一。从此,她将一生献给中华民族奋起复兴的事业。</b></p> <p class="ql-block">红军长征中邓颖超护理身患重病的周恩来</p> <p class="ql-block">1938 年 8 月,邓颖超与何香凝组织中国妇女慰劳将士后援会香港分会代表合影。</p> <p class="ql-block">重庆谈判后,蒋介石被迫同意召开政治协商会议,这是中国代表团成员合影。</p><p class="ql-block">左起:吴玉章,陆定一,周恩来,邓颖超,董必武,王若飞,秦邦宪。</p> <p class="ql-block">1945 年 4~6 月,邓颖超出席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当选为中共中央候补委员。</p> <p class="ql-block">1946 年 5 月国共谈判中心由重庆转移到南京,邓颖超随中共代表团到南京,负责妇女和青年工作</p> <p class="ql-block">邓颖超和周恩来到南京后,专程到雨花台凭吊革命先烈,并捡回雨花石放在梅园新村会客室圆桌上的瓷碗里。</p><p class="ql-block"><b>“每当我看到这些雨花石,就想起无数为革命流血牺牲的烈士”。</b></p><p class="ql-block"><b> —邓颖超</b></p> <p class="ql-block">1946 年周恩来和邓颖超在南京梅园新村</p> <p class="ql-block">1962 年邓颖超与空军第一批女飞行员合影</p> <p class="ql-block">1978 年 12 月,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邓颖超当选为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并担任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二书记。</p> <p class="ql-block">1979 年 12 月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委员长叶剑英亲切交谈。</p> <p class="ql-block">1981 年 2 月邓颖超与中央纪律委员会第一书记陈云在人民大会堂。</p> <p class="ql-block">1982 年元旦,邓颖超向中共中央申请退休的信</p> <p class="ql-block">邓颖超在 1982 年 6 月 17 日《致中共中央信》和 11 月 5 日《委托下列几位同志办的几项事》中,对自己身后事做了周密安排。</p><p class="ql-block">1992 年 7 月 11 日,邓颖超与世长辞。遵照她的遗嘱,骨灰撒在天津海河。</p> <p class="ql-block">先后盛放过周恩来、邓颖超骨灰的骨灰盒</p> <p class="ql-block">承担邓颖超骨灰撒放的新海门号船</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