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春风化雨,教研同行。为深化新课标理念,推动数学核心素养落地,2025年3月26日,乌鲁木齐第三小学教育集团第一协作组围绕四年级《平均数》与《鸡兔同笼》两大经典课题,开展跨校联合教研。通过课堂展示、策略研讨,探索“统计思想”与“传统文化”双线并行的教学新路径,赋能师生共同成长!</p> 课堂展示:精彩呈现启思维 <p class="ql-block"> 本次教研活动以课堂展示拉开帷幕。黄娟老师带来了《平均数》这一课程。课堂上,黄老师从生活中保护环境----捡塑料瓶为情境,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公平地比较两组同学的捡瓶子水平,自然地引出平均数的概念。通过“移多补少”的直观演示和详细的算式讲解,让学生深刻理解了平均数的含义和计算方法。学生们积极参与讨论和实践,课堂气氛十分活跃。</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紧接着,余盼老师展示了《鸡兔同笼》的教学。余老师从我国古代数学名著《孙子算经》中的经典问题导入,激发了学生的探究欲望。在教学过程中,他引导学生运用列表法、假设法等多种方法解决问题,逐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学生们在小组合作中积极交流、大胆尝试,展现出了良好的学习风貌。</p> 交流研讨:思维碰撞促成长 <p class="ql-block"> 课堂展示结束后,全体教师齐聚会议室,进行了深入的交流研讨。首先,两位授课教师分别阐述了自己的教学思路、设计意图以及在教学过程中的得与失。随后,其他教师纷纷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和建议:</p><p class="ql-block"> 基于学情,考虑到部分学生语言理解困难,采用直观教学法。可以利用实物、图片或多媒体展示数据,如用不同颜色的珠子代表不同的数据,通过移动珠子使每堆珠子数量相同,让学生直观感受数字。同时,组织小组合作学习,鼓励不同语言背景的学生相互交流,共同完成计算任务,促进语言交流和思维碰撞。</p> 活动总结:携手共进谱新篇 <p class="ql-block"> 本次研讨旨在以多元学情为基础,探索更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数学学习中感受到乐趣和成就感,提升整体数学教学质量。通过本次集团校(协作组)数学教研活动,教师们在交流中相互学习,在研讨中共同进步。相信在未来的教学中,我们将以更饱满的热情、更专业的素养投入到教育教学工作中,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贡献更多的智慧和力量。</p> <p class="ql-block">一审一校:刘海红 徐莉萍</p><p class="ql-block">二审二校:李 庆 李 戎</p><p class="ql-block">三审三校:王学红 张 菊</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