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2, 126, 251);">在书香氤氲中聆听内心的需求、获得真正的平静</b></p><p class="ql-block">——记太昊书院第八期读书会</p> <p class="ql-block">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我们太昊书院的第八期读书会就在这<span style="font-size:18px;">惠风和畅、桃红柳绿的美好春日</span>如约举行,这一次,我们走出户外,来到重庆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刘子如纪念地的“子如青山书院”开展我们的读书会。</p> <p class="ql-block"> 位于半山之巅的子如青山书院风景秀丽。春日的阳光慷慨地洒向大地,站在院落里,入目皆景。远山如黛,眼前一片绿意葱茏,棵棵青松身姿挺拔,不知名的大树虬根盘结,枝叶繁茂,微风拂过,树叶打着旋在空中翻转又缓缓落下,空气中隐隐透着草木的清香味,桌上花瓶里灿黄、洁白的野花挤挤挨挨簇拥着,极力释放着蓬勃热情的生命力……</p> <p class="ql-block"> 坐定下来,开启读书会之旅,本期读书会分享的书籍是德国作家赫尔曼·黑塞的《悉达多》,小伙伴们通过绘声绘色地朗读和激情四溢地分享,将读书会的氛围推向了一个高潮。阅读时对内心的冲击和震撼,对赫尔曼·黑塞生活中遭遇不幸的理解和对他文学功底的敬佩,还有读到精彩处的共鸣,都让这次读书会酣畅淋漓、余音绕梁。</p> <p class="ql-block"> 《悉达多》是德国作家赫尔曼·黑塞的作品,赫尔曼·黑塞是20世纪最伟大的文学家之一,被誉为“德国浪漫派的最后一位骑士”。在德国文学的璀璨星空中,赫尔曼·黑塞宛如一颗独特的星辰,闪耀着探索人性与精神世界的光芒。</p><p class="ql-block"> 这本《悉达多》虽然只有7万多字,却浓缩了主人公悉达多的一生,故事讲述了一位年轻、俊美的印度贵族婆罗门之子悉达多,拥有人们羡慕的一切,但为了探索内心的平静与真实,放弃一切,开启自我探寻之旅的故事。让我们见证了他在尘世中的挣扎、觉醒与自我救赎。读完这本书,我们终于明白:我们终其一生,都在不断渡人、渡心、也渡自己。人生路漫漫,我们都在不断追寻生命的意义和价值。</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20px;"> </span><span style="color:rgb(1, 1, 1); font-size:18px;">在思想交流与碰撞中,在对悉达多熟悉又陌生的解析中,小伙伴们一同回顾了悉达多的人生之旅。</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20px;"> 一、打破常规,勇敢踏上未知征程</span> </p><p class="ql-block"> 悉达多出生于婆罗门世家,是妥妥的贵族,拥有崇高地位与优渥生活,打小便是众人眼中含着金汤匙的幸运儿。家中财富堆积如山,学识渊博的长辈环绕身旁,在这种环境中成长,他想要不成才都难。而悉达多自身聪慧异常,自幼浸润在婆罗门高深教义里,出口成章、举止优雅,受世人所喜爱。可那些既定的教条、程式化的生活,让他怅然、灵魂不安,他要找寻内心的阿特曼。于是,他凭着一腔孤勇,怀着内心对生命真谛的渴望,决然抛下令人羡慕的一切,踏上寻找“自我”、追求真理这样一条充满未知与挑战的道路。</p><p class="ql-block"> 这是自我成长的关键一步。曾经那个养尊处优、锦衣玉食的公子哥儿,摇身一变,成了风餐露宿、面容坚毅的苦行者,这一切都是因为他听从内心的召唤。 </p><p class="ql-block"> 每一个被社会模板定义的个体,都像一座被层层枷锁禁锢的灯塔,渴望绽放却被无形的力量压制。悉达多的选择,正是对这种无形枷锁的一次彻底反叛。真正的勇气,是清醒地认识自我,勇敢地追随内心的声音。</p><p class="ql-block"> 我们在生活中,也常被熟悉环境与既定模式束缚。只有打破常规,才能实现新的突破,迎来新的可能。</p> <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20px;">二、遁入红尘,切实体会俗世烦恼 </span></p><p class="ql-block"> 初入沙门时,悉达多满心满眼皆是虔诚与坚毅。 他跟着沙门们苦修、忍饥挨饿,在烈日下炙烤,于寒风中静立,试图借由身体的磨难,寻得通往超脱之境的窄门。彼时的他,一心觉得严苛苦修能让自己无限接近心中那至高无上的真理。</p><p class="ql-block"> 可尘世的诱惑哪会轻易放过一颗年轻稚嫩的心?彻底摆脱了传统教义束缚的悉达多,被世俗生活的洪流所裹挟。他与名妓伽摩罗相恋欢爱,学习经商之道,尽情享受着财富、权力和欢愉所带来的短暂满足。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他渐渐发现,这些世俗的享乐并未给他带来真正的幸福与安宁,反而使他的灵魂变得愈发沉重和迷茫,仿佛陷入了一片无边无际的沼泽之中,无法自拔。</p><p class="ql-block"> 不可否认,在现实生活中,金钱和爱欲确实会给人们带来欢乐。一定的物质财富会给自己和家人带来更好的生活,但人们往往被物质欲望蒙蔽双眼。很多人在满足生活所需后,还在拼命追求物质生活,甚至在追求物质享受的过程中迷失了自我,陷入欲望的陷阱。然而,正如悉达多的经历所揭示的,过度追求物质与虚荣,一味的放纵自己,深陷钱财的享乐,只会让心灵更加空虚,并不能带来真正的快乐。</p><p class="ql-block"> 所以,我们需要时常审视自己的欲望,明白真正的满足并非来自外在物质,而是内心的丰盈。 那就让我们活在自己的世界和准则里,不受外界干扰,不左顾右盼,不动摇纠结,活得坚定而坦荡、自信而独立,在自己的世界里收获安宁和满足。</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20px;"> 三、倾听内心,顿悟自我需求</span> </p><p class="ql-block"> 俗世的体验让悉达多变得平庸粗俗,让他恶心、窒息,甚至想到自杀。在河边,他意图寻死,直至听见“唵”声传来,最终被“阿特曼”的觉醒所救,领悟到了生命的真谛,找到了内心的宁静。</p><p class="ql-block"> 悉达多决定留在河边,成为一名摆渡人。在摆渡的过程中,他不仅帮助他人渡过了河流,更重要的是,他也完成了自我的救赎和升华。</p><p class="ql-block"> 当儿子不告而别的时候,他内心不舍,但他想到当年自己为了追寻内心的理想和真理也是如此决绝地离开父亲,他终于释怀,学会了理解、宽恕和放下,不再被过去的错误和遗憾所困扰,而是以一种更加坦然、从容和慈悲的心态面对生活的种种挑战。 </p><p class="ql-block"> 我们在生活中,也曾经因为孩子追寻自己的理想离开父母的庇佑变得独立,感到既欣慰又怅然,既不舍又不安,但作为父母,我们能做的,就是提供粮草和深爱,目送孩子奔赴远方,让年轻无畏且不知天高地厚的孩子们在奋力一搏中,开创属于他们这代人的新世界。</p> <p class="ql-block"> 回顾悉达多的一生,我们仿佛看到了自己的影子,看见每个不甘被困在世俗框架中的灵魂,这像极了许多在深夜叩问生命意义的都市人:从苦行僧的禁欲,到富商的纵欲;从情爱痴缠的沉沦,到摆渡悟道的超脱。在佛陀时代的故事里,预演着现代人的精神困境——我们何尝不是在物质与信仰、理性与直觉、自我与众生之间反复摆渡?</p><p class="ql-block"> 人生之路,我们都是自己的摆渡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节奏和步伐,无论是身处低谷还是风头正盛,要像悉达多一样,给自己留出时间和空间,静下心来,倾听内心真正的需求,找到属于自己的方向,并坚定地走下去,以一颗平常心去看待生命的无常,才能收获内心的笃定和淡然,真正找到内心的平静与圆满!</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读书会进入尾声时,太昊书院监院清峰为小伙伴的纪念册盖上葫芦形印章,把他在杭州学习时特意购买的——以中华历史文化长河中的名家名画为背景、造型别致精美的琉璃书签分发给新书友,勉励她们坚持阅读,用书籍来驱散迷雾、收获知识、增长智慧,提升素质,在书香浸润中成为更好的自己!</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接下来,书友们经过热烈讨论,拟定出下期(第九期)读书会阅读书籍为作家迟子建的散文《也是冬天 也是春天》,恰逢4月23日为“世界读书日”,我们把读书会定在4月19日的下午,既应时应景,也是对“世界读书日”的热切响应!</p> <p class="ql-block"> 结束了春光里的沉浸式阅读分享,太昊书院的书友们意犹未尽,趁着兴致参观了重庆慈善家和爱国知名人士刘子如陈列室,大家从最初静默无言、认真观览到后面纷纷发表感言,被刘子如先生的一腔爱国热忱和报国之志所感染、感佩,并由衷赞叹。如果说读书会带来的是精神世界的丰盈,那么,参观陈列室便是一场心灵的洗礼和无声的教育……</p><p class="ql-block">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