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震泽古镇,位于苏州吴江,与浙江毗邻 到南浔12公里,古称:“吴头越尾”。这是一座拥有2000多年历史的江南水乡,著名的丝绸之乡,AAAA级景点。此次恰逢回老伴家乡扫墓,顺路一游,让我见识了这片有韵味有历史的古镇。地标性建筑禹迹桥与慈云寺塔,拱桥塔影落人水中带给你一种视觉的唯美。</p> <p class="ql-block">禹迹桥是当年人们为纪念大禹治水而建。1779年乾隆下江南再修建并刻下对联“善政惟因,不易大名仍禹迹;隆时特起,重恢古制值尧巡”,拍马屁康雍乾执政清廉,功大于大禹治水。至今有300多年历史,这座桥不仅是震泽古镇重要交通枢纽,也是当地历史文化象征。</p> <p class="ql-block">慈云寺塔,又称望夫塔,在禹迹桥北面,占地面积约31.83平方米,始建于三国吴赤乌十三年(250年)至今有1700多年历史,塔为砖身木檐楼阁式,高38.44米,六面五级,由回廊、塔壁、塔心等组成,历经风雨战争屹立不倒,慈云寺塔是吴江市仅存古塔,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是全国重点保护文物。</p> <p class="ql-block">千年古刹伴着空灵的梵音在寺院里回荡,有佛心所属的一种暧昧,墙上的金句又是那般令人思索。</p> <p class="ql-block">师俭堂从宝塔街向东延伸到慈云寺,全长368米,是古镇最精华的路段,街上清代师俭堂是古镇最值得看的宅子,木雕砖雕精美,气派的前后六进不仅有住房、商铺、还圈进了街道,丝绸大王毕家等都是古代震泽繁华的根基。</p> <p class="ql-block">师俭堂,这座江南最大的丝绸宅第,从蚕桑养殖到缫丝织绸,每一个环节都凝结着震泽人智慧和汗水。明清时期,震泽因蚕丝业兴盛而繁荣,成为重要的生丝集散中心。清乾隆年间,市况被描述为“栋宇鳞次,百货俱集”。</p><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震泽古镇不大却精致,宛如淡雅的水墨画卷,静谧的铺展在时光的长河之中,青石板路蜿蜒曲折,一砖一瓦都诉说着古镇千年的沧桑往事,小桥流水,枕水人家,平淡的烟火却耐人寻味。</p> <p class="ql-block">震泽自古尊师重教,义塾普及。南宋至清光绪年间,震泽共出过进士15人,举人33人,其中宋代儒林三贤(王苹、陈长方、杨邦弼)被供奉于“三贤祠”。</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交通不便这里还属于小众景点游人不多,不然闲暇之余来这里放慢脚步,廊檐下一杯香茶发呆荻唐河,细细品味历史的每一个瞬间,感受江南水乡的独特风情,乃人间圣地兮。</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