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我和我奶奶</p><p class="ql-block"> 从我记事时,我就生活在我奶奶身边,我们弟妹们都是被奶奶领大的。我身体瘦弱多病,周岁时曾到“奈何桥”走了一遭,是母亲两天两夜用温暖的怀抱,把我从“死神”手里感召回来的,此后便是由奶奶用心把我护理大的。在我上小学四年级的时候,得了一个怪病,在医院住院治疗数月,不见好转,当时家里经济收入有限,已供不起我的治疗费用,加上医生们也说不清我究竟得的是什么病,有无治疗好的可能?我父亲在失望的情况下,就和我叔叔去医院病房,把我悄悄地接回了家,交给了我奶奶。</p><p class="ql-block"> 我奶奶看着一直昏睡的我,每天三顿用米汤来喂我。见我咳嗽,就用梨汁或萝卜汁喂我。发现我高热,就用枇杷罐头肉喂我,就这样,100多天后,我又从“死神”那里回到了人间。就这样,每次我生病,都是奶奶用她的土办法调理我的。奶奶还在我每年过生日时,给我穿上一件由她自己缝制的新衣服。</p><p class="ql-block"> 奶奶经常给我讲牛郎织女、白蛇传、梁山伯与祝英台、铁杵成针的故事。奶奶做的饭菜很好吃。她做的三腊菜、春卷、粽子、中秋饼、藕坨子、汤圆也很有特色,我们弟妹们都很爱吃。</p><p class="ql-block"> 我也很孝敬奶奶,凡是奶奶要我去做的事我都会认真地去做,奶奶总夸我细心、勤劳、手巧。1982年,奶奶在公路上行走,被人家的车子撞折了腿子,疼痛不已,一直卧床不起。我就帮助我母亲照料、服侍她。我找医生登门给她看,我还到县中医院骨科学习脱臼复位术,回家给我奶奶作脱臼复位。为了让奶奶能早点好起来,我每天给她做她爱吃的饭菜,她很爱吃我做的红烧鱼和黑鱼豆腐汤。</p><p class="ql-block"> 1995年,奶奶走路不小心,92岁高龄的她再次跌倒后,就再也起不来了。她让别人带信给我,说她要喝我烧的鱼汤。我当时是中学教师,立即从课堂上赶回到她的住处,给她做了一碗浓汁如奶的汤。我把她依偎在我的怀里,用汤勺一口一口地喂她。喝完半碗汤,她就面带笑容、从我的怀里安祥地走了。</p><p class="ql-block"> 奶奶走了,我时常想念她。日有所思,夜有所梦。我和奶奶便经常在梦里相见。有一次,我在梦里见到奶奶平躺在河水里,她要我把她拉上岸,我就用尽力气把她往岸上拉,可我怎么用劲也无助于事。我一边叫着,一边拉着,我拉得满头大汗……睡在我身边的妻子,不知我是在做梦,见我不停地嚷着,又见我满头大汗,以为我病了,把我从睡梦中推醒,才知道我是在做梦。</p><p class="ql-block"> 第二天中午,我们到我父母亲家里吃午饭。饭桌上,我妻子把我夜里做梦的情形讲给大家听。我叔叔说:“这些天连续下暴雨,可能是奶奶托梦了,我们还是去她的坟地看看吧。”</p><p class="ql-block"> 我随着叔叔一道到了岳寺岸坟地,一看惊呆了,奶奶的坟茔塌了,棺材就淹在河水里。我叔叔当即跪下对着坟墓叩头,并且祷告说:“妈,妈,我们不孝,等天晴了,我们给您择地搬家。”然后他找来晒场上用的油布,复盖在奶奶的棺材上。</p><p class="ql-block"> 之前我们家是不祭祖、不上坟的,从那次以后,我们家和叔叔家都在清明时节带着供品,来到坟地祭扫祖坟了。</p> <p class="ql-block">《清明思源》诗云: </p><p class="ql-block">曦曙陵园阴币挽,</p><p class="ql-block">坟茔添土拜先贤。</p><p class="ql-block">感恩祖德荫来辈,</p><p class="ql-block">引领儿孙敬海天。</p><p class="ql-block">遥想宗门基业奠,</p><p class="ql-block">缅怀英烈志弘坚。</p><p class="ql-block">为赢幸福谈何易,</p><p class="ql-block">饮水追源谱孝篇。</p> <p class="ql-block">作者简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董绍华,又名董韶华,网名韶华流连。中华诗词学会会员、江苏省盐城市作家协会会员、《人民作家》会员、《华夏诗文苑》文学顾问、盐城市大丰诗画社社员。爱好古典文学,注重地方人文景观研究。著有诗文集《韶华心语》(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白驹茶话》(中国文艺出版社出版)、《古镇情缘》(中国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水乡渔歌》(中国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小说《草甸星云》(中国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