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 大自然赋予了生命无限可能</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 当天真烂漫的小朋友与活泼可爱的小动物相遇</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 孩子便有了一本亲近自然探索自然的“活教材”“活教育”便也随之而来。</p> <p class="ql-block">课程背景</p><p class="ql-block">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要充分尊重和保护幼儿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帮助幼儿逐步养成积极主动、认真专注、不怕困难、敢于探究和尝试、乐于想象和创造等良好的学习品质。</p><p class="ql-block"> 《纲要》中提到:“教师应善于发现幼儿感兴趣的事情、游戏和偶发事件所蕴含的教育价值,把握时机,积极引导,关注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和反应,敏锐的察觉他们的需要,及时以适当的方式应答,形成合作探究的师生互动。”</p> <p class="ql-block">课程目标</p><p class="ql-block"> 1.了解小兔子的外貌特征和生活习性。</p><p class="ql-block"> 2.愿意用语言和艺术表达对小兔子的认识和喜爱。</p><p class="ql-block"> 3.在和小兔子的接触中萌发亲近自然、爱护小动物的情感。</p> <p class="ql-block">课程缘起</p><p class="ql-block"> 户外游戏时间,我们经过了竹工坊,小朋友们都停下了脚步,这时只听到淇淇说道:“小兔子好可爱啊!”一旁的小伙伴们围聚到了一起,七嘴八舌得讨论了起来……</p> <p class="ql-block">熹熹:“小兔子的眼睛红红的。”</p><p class="ql-block">欣苒:“小兔子好胖啊,它是白色的。”</p><p class="ql-block">柚柚:“小兔子的耳朵长长的。”</p><p class="ql-block">七宝:“小兔子在它在休息呢。”</p><p class="ql-block">淇淇:“是的,好像要睡着了……”</p> <p class="ql-block">教师的思考:</p><p class="ql-block"> 孩子和动物之间,似乎有着天然的联系,总是充满了对不同种类动物的好奇心与探索兴趣。《指南》中指出,要“有意识地引导幼儿观察生活、自然现象中常见的事物,积累有益的直接经验和感性认识,激发其对周围事物的好奇与兴趣”。</p> <p class="ql-block">认识兔子</p><p class="ql-block"> 通过晨间谈话,我们了解到孩子们对兔子的认识是片面的、零碎的。于是,我们追随孩子们的兴趣,开始探索小兔子的秘密。</p> <p class="ql-block"> 关于小兔子,孩子们的脑海里总能蹦出各种各样的问题。</p> <p class="ql-block">观察小兔子</p> <p class="ql-block"> 孩子们对兔宝宝充满好奇,经常围着激烈的讨论, “小兔子最喜欢吃什么?小兔子的眼睛怎么是红色的?”......</p> <p class="ql-block">小兔有长长的耳朵,会竖起来,两只眼睛在头部两侧。</p> <p class="ql-block">小兔的特征</p> <p class="ql-block">嘴巴是三瓣嘴</p> <p class="ql-block">短短的尾巴</p> <p class="ql-block">有四条腿</p> <p class="ql-block"> 经过观察,孩子们认识了小兔子的外形特征。小朋友将自己所认识到的小兔子运用绘画的形式表达了出来。</p> <p class="ql-block"> 《指南》中指出:3-4岁幼儿愿意在熟悉的人面前说话,并表达自己内心的想法。认识常见的动物,对感兴趣的事物能仔细观察,发现其明显特征。</p> <p class="ql-block">教师的思考:</p><p class="ql-block"> 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是在交往和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应为幼儿创设一个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幼儿在这样的氛围中讨论小兔子的特征,语言表达能力得到了锻炼和发展,幼儿的安全感和信赖感也逐渐形成。</p> <p class="ql-block">小兔的秘密</p> <p class="ql-block"> 孩子们对小兔充满了太多疑惑,带着对兔子的无限猜想,孩子们回家和爸爸妈妈重新认识了小兔,完成了调查表,有了自己的新收获。</p> <p class="ql-block"> 小兔有很多种颜色,白兔、黑兔、灰兔还有灰白、黑白相间等,原来小兔不止只有白色,眼睛也不仅只有红色还有黑眼睛、灰眼睛、棕眼睛。我们可以从耳朵来区分小兔,垂耳兔、立耳兔。</p> <p class="ql-block"> 小兔子的耳朵可以转动,特别远的声音都能听得见,而且还能调节体温。</p><p class="ql-block"> 它有着又大又长的门牙,还经常啃小木棍来磨牙。三瓣鼻动一动,就知道周围有没有危险。长长的后腿用力一蹬,就跳得又高又远。兔子的尾巴虽然短小,但是却有着大大的作用,当遇到危险的时候它的尾巴会翘起来警告同伴。</p><p class="ql-block"> 长耳朵、短尾巴、三瓣嘴,幼儿园的小兔给孩子们打开了新世界。</p> <p class="ql-block">给小兔起名字</p> <p class="ql-block"> 自从孩子们知道小兔没有名字时,他们都想给小兔子取一个好听的名字,叫什么好呢?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自然孩子感兴趣的话题才能激发幼儿探索的兴趣。于是关于给小兔子名字的讨论风暴就这样开始了......</p><p class="ql-block">思思:“小兔白白的,我们就叫它小白吧。”</p><p class="ql-block">欣苒:“我给小兔起一个好听的名字叫跳跳,因为它会蹦蹦跳跳。”</p><p class="ql-block">彤彤:“它长得好肥啊!我们叫它小肥吧!”</p> <p class="ql-block"> 大家争先恐后的分享着自己的想法,对于起名字这件事,大家都不退让,都想让小兔叫自己起的名字,最后我们决定投票选出小兔的名字,哪个票数多就叫哪个。预备投票中我们小兔的名字有“小白、跳跳、小肥”,最终小肥的票数最多,因此小兔子的名字诞生啦——“小肥”!</p> <p class="ql-block">我是小小饲养员</p> <p class="ql-block"> 经过这段时间的相处,孩子们非常喜欢这位兔子朋友,他们来到幼儿园第一件事儿就是看一看“小肥”。看它还在不在?有没有饿了?</p><p class="ql-block"> 一次,悠悠给“小肥”带来了小金桔,说道:“我要送给小肥吃!”淇淇说道:小肥能吃小金桔嘛?于是我们便学习了解了相关知识,一起来看看吧!</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那小肥兔可以吃什么,不能吃什么呢……</p> <p class="ql-block"> 那我们去喂小肥吃东西吧!悠悠拿出她特地带来的小金桔,将其投喂给“小肥”,嘴里说道:“小肥,你快吃吧。”但是过了好一会儿,我们发现小肥只是闻了闻小金桔,并没有吃。这又是为什么呢?</p> <p class="ql-block">熹熹:“小肥不爱吃小金桔吧”。</p><p class="ql-block">欣苒:“金桔太大,小肥嘴巴小吃不得了吧。”</p><p class="ql-block">莯雅:“金桔圆圆的,小肥咬得会滑。”</p> <p class="ql-block">教师思考:</p><p class="ql-block"> 幼儿的“试错”是珍贵的教育契机。教师需以支持者角色,将偶发事件转化为可持续的探究课程,在尊重生命的过程中实现师幼共同成长。</p> <p class="ql-block">悠悠:“那还是喂一些菜叶子给小肥吃吧”!</p> <p class="ql-block">彤彤:“后花园的菜田里还有小胡萝卜头呢,我们一起喂给小肥吃。”</p> <p class="ql-block">小肥去哪了?</p><p class="ql-block"> 宝贝们来看“小肥”,咦?🐰钻进洞里🕳了。</p> <p class="ql-block">宣宣<span style="font-size:18px;">:“我觉得小肥可能是想要睡觉了。”</span></p><p class="ql-block">柚柚:“我觉得小肥害怕我们了吧。”</p><p class="ql-block">淇淇:“这个洞,这是小肥的家吗?”</p><p class="ql-block"> 小朋友们开始了对小肥挖洞大各种问题,跟随孩子的思考以及问题,我们决定去查一查小肥挖洞的过程以及躲到洞里的原因!</p> <p class="ql-block"> 孩子们一起通过观看科普视频对小肥挖洞这一现象进行了了解……</p> <p class="ql-block">教师思考:</p><p class="ql-block"> 我们要有意识地引导幼儿观察生活、自然现象中常见的事物,积累有益的直接经验和感性认识,激发其对周围事物的好奇和兴趣。孩子们对兔子洞充满了好奇,作为教师,应该关注一日生活中的孩子的兴趣,抓住教育契机,鼓励孩子在与自然生命的互动中,通过亲身经历、实践感知进行探究和思考。</p> <p class="ql-block"> 了解了兔子的挖掘能力是天生的,而且她们挖掘洞穴是为了保护自己,还会在洞穴里会生育兔子宝宝,而且兔子挖洞很小,只能自己进入,地底下会发现兔子的洞四通八达,小朋友们了解了之后觉得小兔子的本领好厉害!</p> <p class="ql-block">玩转小兔子</p> <p class="ql-block">美工区:给小肥兔🐰穿花裙子</p> <p class="ql-block">沙画:小兔</p> <p class="ql-block">亲子手工:小兔兔</p> <p class="ql-block">折纸:小肥兔</p> <p class="ql-block">教师思考:</p><p class="ql-block"> 孩子们通过绘画和手工活动,将对小兔子的认识和想象转化为具体的作品,这样的过程不仅锻炼了他们的美术技能,也提高了他们的审美能力。我们鼓励孩子们自由地表达自己对小兔子特征的理解,无论是形态、色彩还是生活环境,都可以通过孩子们的画笔得到生动展现。这种艺术创作活动体现了《指南》中提倡的通过艺术活动激发幼儿创造力和想象力的教育理念,让幼儿在享受创作乐趣的同时,也加深了对自然界的认识和欣赏。</p> <p class="ql-block"> 幼儿教育家陈鹤琴说:“小孩子生来就是好动的,以游戏为生命的”。的确如此,孩子们听说可以做许多关于小兔子的游戏,都十分感兴趣。</p> <p class="ql-block">小兔跳跳跳</p> <p class="ql-block"> 宝贝们在观察的过程中,对兔子朋友走路的方式尤为感兴趣。为此,我们开展了体育游戏活动《小兔蹦蹦跳》,模仿小白兔蹦、跳、爬等动作,在亲身体验、探索中发现事物特征。</p> <p class="ql-block">教师的思考:</p><p class="ql-block"> 《指南》中建议:3-4岁幼儿应利用多种活动发展身体平衡和协调能力,发展幼儿动作的协调性和灵活性。小兔子蹦蹦跳跳的动作对于小班的孩子来说正适合。本环节幼儿通过模仿小兔子蹦蹦跳跳,切身体会到了小兔子蹦蹦跳跳时的感受,调动了幼儿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其身体各方面的能力也得到了提升。</p> <p class="ql-block">建构:小兔的家</p> <p class="ql-block">科学区游戏:磁铁拼图《小兔子》</p> <p class="ql-block">平衡小兔兔</p> <p class="ql-block">益智游戏:小兔拼拼拼</p> <p class="ql-block">教师思考:</p><p class="ql-block"> 通过多种游戏,加深了解小兔子的各种玩法。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是幼儿自我学习、自我探索、自我发现、自我完善的活动。孩子们是天生的探索者,作为教师,我们应站在孩子身后给予支持和帮助,让他们更好地探究、发现、求知、游戏。</p> <p class="ql-block"> 《纲要》指出:既贴近幼儿生活来选择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又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幼儿在看一看、记一记、做一做的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进一步提升了幼儿主动探究的能力,合作、主动、积极、专注等良好的学习品质也在表演游戏过程中自然地产生,并在与同伴的交往中体验了协商、合作、分享的快乐,形成了关爱小动物、专心做事、责任意识等积极的情感。</p> <p class="ql-block"> 本次“嗨,小肥兔”的班本活动中,孩子们通过观察兔子的外形特征、画兔子、喂兔子等活动,慢慢地萌生了幼儿对兔子的喜爱之情,建立初步的责任感。</p><p class="ql-block"> 教师时刻作为引导者、支持者、观察者,及时捕捉幼儿的兴趣点和教育的生长点,以此挖掘教育的独特价值,产生一系列的活动内容。</p><p class="ql-block"> 我们始终认为,好的课程是有生命的,是以幼儿为主体的,是可以不断延续的。除了小兔子,大自然中还有许多可爱的小生命,期待下一次地探索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