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我俩自驾游的行程里,特别坚定地选定了一个向往已久的景点--井冈山,却是偶然拜读了袁鹰老师的《井岗翠竹》一文。</p><p class="ql-block">袁鹰老师在散文中,倾注热爱,激情澎湃,不仅展现了井冈山的自然之美,而且借物喻人,以竹晓志,回叙了井冈山人在革命年代里坚贞的革命精神。激励我们更加迫切地尽快去瞻仰膜拜革命的摇篮和革命火种兴起的圣地。</p><p class="ql-block">就在启程之初,我们对井冈山心驰神往的浓浓氛围概念,还都是沉浸在袁老师文章中的“绿色”情结之上--脑海里萦绕的都是井冈绿色的崇山峻岭、青色的竹海莎莎、绿油油的沿途稼禾、满目绿茵下夕烟吧?</p><p class="ql-block">但是,车辆一伊进到山门之始,极目所见,便颠覆了我们对井冈山麓的臆断“”主色”,</p><p class="ql-block">--井冈山的主色调,其实是“红色”的,到处都是红彤彤的色彩、装点和妆束啊!</p><p class="ql-block">--山门迎宾广场,大型飞扬的旗帜雕塑,是红的;大幅视频反反复复播放的画面内容,是红的;销售毛主席的像章馆,从里到外,红的;广场临近的田野里,劳作者的头巾,红的;近边的进村沿路,红色的标牌和标语,都是 红的。</p><p class="ql-block">--一路缓行,道路两侧,红的石雕、红的故事展,即使掩映在高高山峰之巅的群英雕像,都彰显通红彤红的大红色调;军号上的红绸子,在山风中猎猎飘扬;“小哨兵”手持红缨枪,胸前的红领巾和枪颈红布,在阳光下熠熠闪辉。</p><p class="ql-block">--井冈山的历史革命人物旧居或住地、红色井冈军队曾经的各处所在地和战场、哨所、礼堂、办公地…,红啊红,目及所至,有如置身红色的海洋。</p><p class="ql-block">--最动人心弦的红色,是黄洋界上,在毛主席“星星之火可以燎原”题词碑前,一群群“青年培训班”、一群群现役军人团体、一群群胸前飘扬红领巾的儿童…,他们无视菲菲细雨浇湿了他们的衣服,高擎红色大旗,举着庄严的拳头,齐刷刷的宣誓着神圣的誓言。</p><p class="ql-block">--最是一道红靓美景的是,市中心的“火炬广场”。白天,拾阶而上,登上山顶,仰视眼前的高大火炬,是那么壮阔,那么让人肃然起敬。而夜幕降临了,火炬闪耀着火红的快乐,照亮了井冈山的天穹,照亮了井冈山麓的四面八方、角角落落、居民山村、游人广场…</p><p class="ql-block">停驻在井冈山的三天两晚,我们面面俱到地游览了景区管理部门提供的所有景点,领略了处处革命圣地的伟大圣迹,心灵被激荡,思想被冲刷,三观被端正,感恩在当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