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我眼中的大运河》</p><p class="ql-block"> --大运河博物馆一览--</p><p class="ql-block"> 说老实话,对于大运河了解的太少太少。只知道它是我国最长的一条贯穿南北的人工运河。直到年近古稀有幸看了位于北京通州的大运河博物馆,才知道它的魅力所在……</p><p class="ql-block"> 魅力之一:中国古代最早也是最长的人工开挖河流……</p><p class="ql-block"> 春秋时期,(距今大约2500年左右)诸吴王夫差开凿邗沟,这便是大运河最初的雏形;随后隋炀帝举全国之力开启了大运河大规模开凿的工程。总长度为1794千米,是世界上最长的人工运河。所以用历史悠久、世界之最来形容一点也不过分;</p><p class="ql-block"> 魅力之二:中国古代最大的水利工程网络……</p><p class="ql-block"> 大运河不但贯穿南北,还连通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五大水系。元明清为大运河鼎盛时期,在实现南北交通便利的同时,又放射状的沟通了京津冀鲁豫皖江浙,形成政通、商通、人通的大好时光,为当时皇权统治提供了保障;</p><p class="ql-block"> 魅力之三:中国古代物质流通的载体……</p><p class="ql-block"> 大运河的开通,成为当时连接中国南北的经济大动脉。江南的稻米、丝绸、茶叶等通过运河至北方;北方的玉米、盐、铁矿石等物资也通过运河至南方。可谓:码头热闹非凡,船只南来北往,物种源源不断,彰显盛世景象……</p><p class="ql-block"> 魅力之四:中国古代最繁华的文化市场……</p><p class="ql-block"> 随大运河经济市场的繁荣,文人墨客也相聚于此。通过文化交流交融,让北方人感受到了江南温婉与细腻文化;南方人也领略到了北方文化的豪放与粗犷。不同地域的特色文化在这里碰撞、融合,绽放出绚烂的光彩。于是“徽班进京”、李白的“故 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诗句,都生动地表述了当时大运河上的文化繁华景象;</p><p class="ql-block"> 魅力之五:中国古代最规范的行政管理……</p><p class="ql-block"> 因大运河应运而生的漕运和古驿站,代表着当权者的治国管理的水准。漕运不仅负责保证每年南方上贡皇朝的粮油绸缎等各类贡品安全顺利进京和南下物资的平安抵达,还要负责皇帝南巡和平叛驱寇兵马的调配运转,可见责任之大,权利之威。沿大运河的各古驿站更是任务明确,职责清晰,保护运河的通畅。</p><p class="ql-block"> 唉!说得不细不全也说的笼统。主要是历史常识的匮乏和知识的欠缺。但走一圈下来,也让我长了些见识。大运河开源于春秋,兴建于隋唐,鼎盛于元明清,承载于古往,得益于今朝。它每一段记载、每张图片、每个实物,都在讲述着中华民族崛起的故事。它就像一个民族的主动脉,将鲜血源源不断地贯穿,输入,流动,润化,营养着身体的支动脉和遍布全身的毛细血脉。使自身血脉通畅,气宇轩昂。而各器官从血脉流动中又汲取聪明智慧,联通南北带动八方、稳固疆土日趋强大!所以说大运河与中华民族血脉相融,命运与共!</p><p class="ql-block"> 这也正是我们中华民族团结奋斗之精神源泉和千年智慧之使命传承……</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2025年3月于北京</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