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 作者:杨金莲</p><p class="ql-block"> 前几天刚过完母亲的三周年,心情久久不能平静。特别是朋友们见面时最常说的话“你家过红白喜事的时候,亲戚恁多,真让人羡慕呀!”每当听到这样的夸赞,我的心里就甜丝丝的,我们能有这样优良的家族传承,不由自主使我想起了我的奶奶。</p> <p class="ql-block"> 奶奶上了年纪后,总是爱给别人说起她年轻时受的苦难和现在的满足。她说“当初我俩家捧到一起三口人,想不到现在我有9个孙子,10个孙女,我可知足!” 奶奶如数家珍一般,向人家竹筒倒着豆子。</p><p class="ql-block"> 奶奶出生于1910年8月6日,祖籍赵村镇大许村。五岁的时候,她的父亲就下世了。奶奶姊妹三人,一姐一弟。曾祖母拉扯着奶奶和老姨、舅爷艰难度日,他们娘几个本就够可怜了,可奶奶的本家族有一个当家人,为了得些钱财竟丧尽天良,他企图卖了曾祖母这个寡妇,曾祖母誓死不从,那人接了人家的钱财,弄的上不去下不来丢了脸面,在随后的日子里百般的刁难曾祖母,折磨的曾祖母没法生活,就带着儿女住到了本村娘家一个闲置的院落里。</p> <p class="ql-block"> 曾祖母交待奶奶姊妹几个“咱人穷志不能短,但不要惹事,住在别人的屋檐下要忍耐再忍耐。” 可小孩子毕竟是小孩子,她们不知道住别人屋檐是啥概念,更把忍耐的话抛到了九霄云外,和小伙伴们玩耍时,一会儿好、一会儿恼是常有的事,在一次打架中,她们撕烂了别家小孩的衣服,那家大人领着哭泣的小孩找上了门,曾祖母除了给人家不住的道歉,承诺帮人家把衣服缝好,还把她姊妹三人狠狠的打了一顿,从此她们就记住了忍耐。随后常常是她们受了欺负,就到曾祖母跟前哭泣,曾祖母厉声呵斥“擦干眼泪,把嘴给我闭上。”她们就听话的捂着嘴,硬生生的把声音憋了回去。只有晚上的时候,才是曾祖母脾气最好的时候,曾祖母会爱怜的搂着她们掉眼泪 ,安慰她们“熬吧!等你们长大了,你俩嫁个好人家,你弟娶个好媳妇,咱的苦日子就熬到头了。</p> <p class="ql-block"> 曾祖母的心里存着希望,她的希望就是儿女长大、男婚女嫁。在不屈的盼望中,树叶青了又黄,黄了又青。她们最大的敌人就是饥饿,它像洪水猛兽一样每天袭击着她们,在饥饿中长大的老姨和奶奶终于出嫁了,老姨出嫁到本乡方村许姓人家,奶奶出嫁到本乡马营村陈姓人家,曾祖母终于可以扬眉吐气了。</p><p class="ql-block"> 苦巴苦盼的曾祖母,还没有过几天像样的日子,更大的厄运再次降临了下来。先是曾祖母的一只眼睛因受伤无钱医治而失明。后是舅爷被抓了壮丁后渺无音讯。再后是日本飞机空袭投弹时老姨夫丧命撇下了一双未成年的儿女。紧接着是更年轻的奶奶和一岁多的大伯成了孤儿寡母。</p> <p class="ql-block"> 曾祖母捶胸顿足、哭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她的眼睛在哭泣中彻底看不见东西了.....</p><p class="ql-block"> 奶奶能绝处逢生,完全是被逼的结果。</p><p class="ql-block"> 陈爷爷离世后,同村一地主老财看上了奶奶,托人来提亲,奶奶一口回绝了。地主老财觉得很失面子,让人捎信说“在咱这村,没有我办不成的事,别敬酒不吃吃罚酒,抢,我要把她抢过来!”听到这个消息,奶奶无助的抱着大伯大放悲声 ,邻居孟大爷听到哭声,来到了奶奶家看发生了什么事 ,他知道了事情的原委后笑了笑说“我还以为是啥事呐!这不是大好事吗?xxx家那么多土地,骡马成群,佣人、长工、短工啥都有,你到他家衣来伸手,饭到张口,吃不愁穿不忧,是掉到了福窝里了呀!你却哭这么痛伤,这有啥哭处?”,奶奶擦擦眼泪说“大哥不要开玩笑了,我现在虽然吃了上顿没有下顿,但我不能只想我呀!我儿没爹已经够可怜了,我把我儿带到人家的屋檐下,靠剥削人起家的人能有善心肠吗?我儿在不善的人家里,端人家的碗,看人家的脸色,我能对起他死去的爹吗?我不忍心让我儿受委屈!我要独自领着我儿过,任凭吃糠咽菜、任凭挎篮要饭,我也要把我儿拉扯大,我妈能把我们养大,我姐能养一儿一女,我也能养大我儿,我决不再嫁。”</p> <p class="ql-block"> 邻居大爷被奶奶的刚烈和有情有义感动了,红着眼圈担忧地说“咱胳膊扭不过大腿呀!xxx既然动了此心,你不同意也不是办法,不同意今后就没有安生日子了。”奶奶流着泪说“他若逼我,我只有以死相拼了。”邻居大爷再一次被奶奶坚贞不屈感动,劝道“妹子!听哥话,人挪活树挪死。xxx家你不想去,哥替你再找个可靠的人,你们互相有个照应,你也有个归宿。我说的就是杨家胡同的杨四海,年龄也和你相仿,他为人行侠仗义,品行很好,能吃苦耐劳,你嫁给他,一是他朋友多可以保护你,二是他没有父母没有兄弟姊妹,没有那么多管教,孩子也不受委屈。”邻居说到此,突然像想起什么似的又摇了摇头,“不行!不行!你本就可怜了,怎忍心让你再跳火坑?”然后叹了口气说“唉!老杨太可怜,太命苦了。三个身强力壮的哥哥不明原因相继丧命,一个多月前他妈死了,到现在还在家里囚着,太穷,葬不起呀!你到这样的人家该怎么生活呀?”邻居边往外走边自言自语“真是旱捞不均匀呀!穷的太穷啦,富的太富啦,难呐!”。</p><p class="ql-block"> 两天后的一个夜晚,xxx果然带着人来抢亲了,机智勇敢的奶奶带着大伯翻墙逃了出来。</p> <p class="ql-block"> 当晚,奶奶被孟爷爷带到了我爷爷的家,爷爷听了奶奶的经历,对奶奶说“我愿意当你的保护伞,只是我做的事经常是多在外少在里顾不了家。你本就可怜了,我有些实话需要对你说”。爷爷请孟爷爷回避了一下,压低声音对奶奶说“我的脑袋是別在腰带上的人,因我干的事我的三个哥哥受牵连丧命了,你跟着我怕不怕?”,奶奶吃惊的长大嘴巴望着爷爷,爷爷笑了笑说“我是给共产党干事的!”“共产党是干啥的?咋能牵连三个哥哥?”奶奶不解的问道。爷爷说“共产党干的事就是保护可怜人的,就是打击那些欺负孤儿寡母的人!”奶奶触景生情的眼里溢满了泪水,感慨道“共产党原来是打抱不平的?你干的事能保护我们?能给我妈、我姐夫、我弟弟报仇?”爷爷点了点头“嗯!嗯!邪不压正,穷人的苦日子会好起来的。你可以先住我家里,有我吃的一口就有你娘俩吃的一口。xxx不敢来咋着你,我也不会乘人之危强迫你。”爷爷的硬气和善良征服了奶奶的心。</p> <p class="ql-block"> 奶奶跟着爷爷后虽然还是缺吃少穿但觉得很甘甜,因为爷爷待大伯如亲生,待曾祖母如亲娘,尽最大努力的帮衬着老姨家,爷爷用真情实意温暖着奶奶那颗伤痕累累的心。</p><p class="ql-block"> 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天久旱不雨,连年无收,家里本来就揭不开锅,适逢二伯、父亲相继出生,又添了两张口,日子更加艰难了。爷爷因为肩负的重任经常东奔西走,奶奶一个人在家里带着三个孩子,况且二伯比父亲只大一岁,二伯刚会走路,父亲还需要吃奶不会走路,为了填饱肚子不被饿死,奶奶每天就去地里挖野菜。多少年后,奶奶说起此事总是泪满眼眶,她不是为自己受的苦而落泪,而是为大伯的乖、为大伯的懂事,为二伯和父亲饿的没力气哭闹而掉泪。奶奶说“看现在的娃子们多享福,我的娃子们跟着我太可怜了。我去地掐野菜时,让大娃坐在门口的石头上,把二娃放在大娃的身边,把三娃放在大娃的腿上,我掐一大晌菜回来后,发现我的三个娃还在原地一动不动,日头是移动的,我的娃却不能动,我走时我娃在阴凉处,我回来后我娃却在红天日头下晒着,我的心就像刀剜一样难受。我哭着抱过老三,扯着老二,后头跟着老大,回到家里东摸摸西抓抓,没有柴火烧呀!烟熏火燎做点饭,给老大盛点让他自己端着吃,我脚蹬住锅头脸,让小的躺在怀里吃着奶,喂着立在身边的老二吃饭,我的泪啊就没有干过。别人家七八岁的娃子都可着劲玩,我的娃七八岁却当大人使唤!”奶奶说到动情处总是哽咽难语。</p> <p class="ql-block"> 奶奶!小时候听您的诉说您哭我也跟着哭,我也觉得我伯我爹可怜,长大后我知道真正可怜的是奶奶。颠着小脚翻坡迈岭挖野菜有多难?爬坡溜沿采摘树叶有多苦?扒低上高扯树皮有多危险?玉米芯和橡子壳磨成的面有多难下咽?吃进去肚子憋胀有多难受?拉不出来用棍子剜有多疼?</p><p class="ql-block"> 不养儿不知道报娘恩,养了儿我才知道奶奶是一个多么能干的人。一天水米不沾牙是常有的事,劳累一天打发孩子们睡下后您才能坐下来纺花织布、缝补浆洗,疲乏的实在顶不住了您才去躺到床上,可孩子们又醒了,这个哭着饿,那个喊着拉,哄好他们刚迷糊又有热流把您浇醒,左边尿湿您把他们转右边,右边尿湿您把他们转左边,左右两边都尿湿您就把孩子抱胸前。我觉得喜马拉雅山高,没有您的爱高!太平洋的水深,没有您的爱深啊!</p> <p class="ql-block"> 奶奶!您也是血肉之躯呀!哪经得起这样的折腾?超负荷的劳累使您经常觉得天旋地转,为了省钱您不吭声忍着,感觉天旋地转时您就用头顶住墙,待眩晕过去了您又继续忙碌。您饿的全身浮肿您也不忍歇息片刻,您心里只装着饿的东倒西歪的孩子,您哭着对爷爷说“孩子们头都支楞不起来了,送给人家一个让讨个活命吧!”</p><p class="ql-block"> 您们把二伯送了人,送人后您们的心像刀子剜,您又说“去给人家赔个不是,给人家补偿一下,把老二带回来吧!要死一块死,要活一块活!”</p><p class="ql-block"> 天无绝人之路,二伯又被抱了回来,日子也一年一年好转起来,在好转的的日子里又迎来了我叔叔的新生命诞生。</p><p class="ql-block">有人说“好女人可以惠及三代人 ,一个坏女人可以毁三代人。”我的奶奶怎么样,我说多了都是矫情,还是让事实说话吧!</p> <p class="ql-block"> 我今年已经六十三岁了,老姨的大外孙相贤哥也七十一岁了,几十年来,我们在内心深处彼此都把对方当成亲人,在我成长的道路上,他在吃喝用度上贴补我,经济上资助我 ,方方面面关心我,体贴我。我们能相处的如亲姊妹,我不否认有我们真诚相待的结果,但我更承认有我的奶奶和我的老姨积攒的情义,有奶奶和老姨患难与共中的真情,有老姨和奶奶教育出的我父辈们的心心相印。老姨考虑奶奶没有闺女,把自己唯一的贴心小棉袄--我的表姑嫁到我们村,来到奶奶身边,帮奶奶做针线活拆洗被褥。奶奶也指使我的父辈去姑姑家干些力所能及的体力活。表哥回忆说“都说半桩子小子,吃过老子,在那凭工分吃饭的日子里,我们家弟兄五个都是正长身体正能吃的时候,别人家的孩子去学时有人能带块馍,可我们没有啥带 ,老姨就站在你家的寨门口等着,我去学时,老姨把我喊到她身边,从袖筒取出一个黑馍塞给我,这样的次数我都数不清。”</p> <p class="ql-block"> 在无声的岁月中,表哥长大并且走上了领导岗位,年迈的奶奶记忆力已经丧失,一句话重复多遍说了又忘,忘了又说。但她还是做着让人感动落泪的事。有一天,她在我家附近的桥头闲坐,表哥回家给表姑送药,看见奶奶坐在那里,赶忙下来车去问候奶奶,奶奶问表哥回家停不停,表哥说一会儿就走。表哥回家停了一会往城返回时,发现奶奶还坐在那里,表哥又赶忙下来走上前问候奶奶,奶奶又从袖筒里掏出一包东西往表哥手里塞。表哥双手捧着东西走到车上,司机好奇的问“这是啥东西?你当宝贝捧着?”表哥向司机展开报纸,是两块已经发硬发干的点心,表哥向司机讲了奶奶以往对表哥的呵护,司机也感动地说“这点心得吃!”</p><p class="ql-block"> 奶奶!您的爱刻在了骨子里,您的爱融化在了血液里 ,您的爱是连心锁,您的爱是黏合剂,把我们的家人,把我们的亲戚紧紧的粘在了一起,让我们亲情更亲!让我们情义更浓!让我们心里更暖!</p> <p class="ql-block"> 同村的郭福林爷爷和我爷爷是发小,福林爷爷在云南当兵时娶了一个云南的女子为妻,生了俩个女儿后,郭奶奶因生活所需又回到了云南,那时候通讯交通都不方便,有好多年竟然失去了联系。福林爷心里苦闷,您们让叔叔做了福林爷的义子。福林爷家的俩个姑娘出嫁到了别村,福林爷下世后,俩个姑娘上坟送灯因路远不方便,叔叔就承担起了责任,郭爷爷家的俩个女儿也把叔叔家当成了娘家。因叔叔的关系,大伯家、二伯家和我家都和俩个姑姑家有了来往,随着交往的深入,郭家的俩位姑姑彻底把叔叔弟兄四家当成了娘家人,逢年过节互串亲戚,红白喜事前往帮忙。我们堂姊妹中间说话时,不提名字,只要说“大姑"或“小姑” ,就都明白是指“和平姑”和“建平姑”。那年我父亲不在后,在北京居住的大姑急着赶回来买不到坐票,七十多岁的姑姑从北京站到了洛阳,这份有爷爷辈建立的跨越了近百年,延续了几代,超越了血缘的亲情,有谁能衡量它的价值?有谁能测量出情义有多深?有谁能称出它的份量?它比黄金贵重,因为黄金有价而它无价!它里面有说不尽的爱,它里面有道不尽的情!</p> <p class="ql-block"> 奶奶!您没有上过一天学,但您和爷爷用情和爱教育出来的孩子 ,是您最大的成就。我父亲为了照顾弟兄几个的家可以放弃自己的工作,无怨无悔面朝黄土背朝天一生,现今社会有几个人能做到?这都是您们教子有方啊!</p><p class="ql-block"> 多少个家庭,兄弟姊妹之间为争家产大打出手, 打的头破血流,而我叔叔在部队当兵期间,我大伯、我二伯、我父亲三人同心协力帮我叔叔盖起了当时令人羡慕的出前檐新瓦房。我有点不谦虚地说 ,纵然高等学府里,学历再高,知识再渊博的教授,也不一定能把学生教成相亲相爱、相扶相依,而奶奶您做到了。</p><p class="ql-block"> 奶奶!您在世时,看到天上的飞机,总是念叨我那被抓了壮丁的舅爷是不是在飞机上,他能不能再回来安葬在曾祖母跟前,您心疼曾祖母一个人安葬在老姨家村孤独。1991年4月1日您在弥留之际还交代我的父辈“你舅回来你们收留你舅”。</p><p class="ql-block"> 奶奶!您的四个儿子二个媳妇已经跟随您去了,他们在去见您之前,完成了您的心愿,把曾祖母接到了您的身边,您应了无牵挂了,安息吧!</p> <p class="ql-block"> 奶奶!我用文字真实的记录了您的平凡而伟大的一生,如今欣逢盛世,斗转星移,您所经历的缺吃少穿的日子已一去不复返了!愿一代一代的传承中,您的子孙后代都能铭记家族中曾经有这样一位历尽苦难而不屈不挠的传奇女性:“孙幸,您用行动体现了母爱的伟大、女性的坚强和道德的力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