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春和日丽,暖风拂面,金光灿灿的世间,清晰敞亮。桃花朵朵娇艳绽放,蓝汪汪的天空,清幽幽的江水,经眼光扫描,立即出现一幅春江山居图来,愿能迈着轻盈的步伐,穿绕于桃花树下,让朗朗笑声在空中回荡,并将笑容融进春色。这期盼早在一个星期前,就出现在原我们老邻居将相聚的日子里。为确定老邻居相緊的日期,我们天天不厌其烦的查看天气预报,最终在大家的希望中,坐轻轨、转公交来到了香涛公园、义渡古镇,兑现了五家老邻居,二十年一聚的愿望。</p> <p class="ql-block">2023年9月,我们原老邻居在九龙滩也曾聚会过一次,可那次聚会人来得不齐,留下深深的遗憾,才有了这次聚会的想法,并东问西找,想方设法,才找齐了老邻居的电话号码。这次老邻居相聚终于来齐了,好几人都是20多年没见面了。要知道,七十多岁的人,很多事是变化快,根本无法预料。大家一见面,心里十分热乎亲近,兴奋不已。相互仔细端详,胖了还是瘦了?最近情况又怎么样呢?除了问候,便是相互要电话号码和加微信,这下再不担心找不着人了。.人来齐了,便迫不及待要求拍集体照合影,要留下那美好回忆时光。</p> <p class="ql-block">五家老邻居,八十年代曾居住在四钢家属区老二幢三楼,上楼梯左半层楼通走廊上。依次住家数过去是文均家、安荣家、芳芳家、我家、宗施家。那老房子没有厨房、客厅、厕所,煮饭炒菜全在走廊上完成,三楼过道上又没有天花板,刮风下雨,便要从屋顶瓦上掉沙子,风大时还要吹灭灶火耽误煮饭,只好出门去吃碗面对付。平时通走廊上炒菜,多远就能闻到肉香椒呛,炖汤溢气,各家的菜谱闻之了然,似乎没有什么秘密可瞒。煮饭时缺葱少菜,可向邻居讨要。吃饭时,端着碗,窜门聊天,真的很有烟火气,邻里相处其乐融融。</p> <p class="ql-block">文均家,上灶掌勺多半是文均,平时见他左手执勺麻利,做事条理清晰,不一会就将饭菜搞上桌了。文均有技术,修电视是把好手,那年代,好多家庭的黑白或彩色电视都容易出点毛病,他拆开电视后盖,该用螺丝刀拧的拧,用气吹该吹的吹,那电视非常听话,一会儿声音图像便都正常了。八十年代中后期,文均喜欢汽枪打鸟,那时没有禁止打鸟,四钢贸易商店还有汽枪铅弹卖,一盒一盒装着绿豆般大小的铅弹。有一天,他给我借了一把汽枪,有他、安荣和我,我们仨人一早便步行过三江老大桥,绕103厂家属区后面,一边爬山一边寻鸟,那片是水口公社的辖区,农村庄稼地,有田有土。当时鸟儿也不多,出现的全是麻雀,一只高颜值的小鸟都没有,折腾了一天,收获也不大,全当锻炼身体了。</p> <p class="ql-block">安荣家,安荣、我和宗施都不是煮夫,几乎全交给了当家的煮妇,她们不仅要采买,还要将它弄上桌。我们三人工作也有点特殊,都在大楼上班,下班晚,事又多,回到家吃现成的时候,肯定要比撸起袖子干的时候多。那时讲文凭,安荣便每周去重庆主城参加刋授,非耍熬出个大专文凭来,其韧性之强,令人敬佩。安荣钢笔字写得端庄俊逸,在调度室生产计划室负麦技措编排立项,他与马哥对坐办公,常见马哥一有空时,便拿出毛笔练字,我曾问马哥临帖不,他说几乎不临,只是埋头各自练自己的马体书法。马哥书法自成一体,舒朗俊秀,因书法好,也常参加厂里相关活动,比如1979年厂里的质量展览,他负责部分展板文字书写。</p> <p class="ql-block">1986年时,⺁里钢材换彩电,我家在厂里拈阄到一台14寸夏普彩色电视机,拿去孝敬爸妈了。那段时间家里没有电视看,彩电稀缺,市面上又跟本没卖的,一到晚上家里清静难熬还真有点空虚。一天晚上,安荣敲开我家的门,告诉我要不要一台16寸的三洋彩电,他刚在销售科分到一台,是分期付款,每月在工资中扣。我问他怎么不要,他觉得家里经济有点困难,以后再慢慢买。就这样安荣帮我解决了彩电荒,再也没错过厂差转台播放的香港武打剧、美国的枪战片了。</p> <p class="ql-block">我们邻居几家的小孩也相互串门耍,特别是放寒暑假时,大人上班去了,那一群娃儿就开始大闹天宫。他们揭开泡菜坛抓姜豆、萝卜吃,最调皮捣乱的是,我家新买的两用沙发,打开便是床,很实用的,家里来几个客人也能轻松解决床的问题。沙发弹簧好,坐上去挺舒适的,沙发布面清爽华丽。我们家小孩带领一帮娃儿,将沙发当蹦床使劲蹦跳,个个似乎都想成为未来的奥运冠军。</p> <p class="ql-block">我家最特别的是,邮购买书。从订阅的《文汇读书周报》、《中华读书报》等报纸上获取购书信息,到厂邮局填写汇款单,在附言上列好书名,将钱交给陈邮局,只见他砰砰砰,将邮戳重重盖在汇款单和汇款凭证上,这一单就算完成了。多年的邮购,集了200多张汇款凭证,汇款金额6、7千,购书数量大约近千册。在老2幢家里放了两个书柜装满了的书。1995年搬代家沟新房时,又做了一壁三个书柜组合柜,也是装得满满的。后来,2003年在重庆买了新房后,又做了一壁转角六个书柜的组合柜,这下家里大小一共就有两壁9个书柜,看上去挺气派的,也大大的满足了自己膨胀过度的虚荣心。家里没有镇宅之宝,就是书多影碟多,书以文史工具类和中外小说大约各占一半。蓝光影碟以美国大片、美剧为主,也有世界风光、中国风光纪录片。平时我|不打麻将,2013年前,大半时间都在看影碟过快餐瘾。2015年买了一台佳能70D单反相机,开始在大渡口公园拍鸟、拍花、拍风光、拍四钢退休人活动,开始从一个宅家人,变成了一个追逐风花,到处留情的老年童心之人。</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宗施家,他早早就离开厂,在外面跑生意,曾做得风生水起,出入解放碑高档餐厅,豪气冲天。大约1994年,他花了一大笔钱,买了辆日本蓝色本田摩托车,那车豪华气派,开在路上风驰电掣,如一道蓝色闪电,十分拉风。当然也吸引了不少女同事想坐在他摩托车后面去兜风显摆。我下班曾好几次在厂区路上,碰见宗施骑着摩托车一溜烟便从身边消失。宗施还早早的抱回一台29寸的原装索尼彩电,可把我们羡慕死了,光那台彩电就是上万元,一般家庭即便有钱,也不敢花那么一大笔钱去只消费不产出。</p> <p class="ql-block">2023年9月,我们几家老邻居曾邀约起到九龙滩江边赏景,那次小聚人没来齐,只是大家先聚起来,随意的在江边走走,相互了解一下情况。每一次四钢人相聚都觉得特别亲切,没有陌生感,岁数一年一年见长,行动也开始不如以前麻利和轻松,也就特别珍惜每一次老朋友的相聚,让美好回忆充盈心间,使血液顺畅流动,自己能神清气爽。</p> <p class="ql-block">这次老邻居聚会可以说是完整的人齐、完善的准备、完美的感受。这一切都归功于芳芳、彭老师、李大姐的热情接待和服务,也让人充分感受到那老邻居之间的情谊是那么真诚可贵。俗话说,远亲不如近邻,那是经历过时间考验的,是时间和距离都无法抹去的一种亲情暖意。愿我们都健康,能轻松参与每年每次老邻居的相聚畅叙。</p> <p class="ql-block">谢谢浏览!</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