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新疆,这片广袤而神秘的土地,多年来一直是我们魂牵梦萦的远方。那些从书本、影视里知晓的壮丽山川、多彩人文,不断撩拨着我们的心弦,在心里种下了一颗向往的种子,只等一个合适的时机生根发芽。终于,在去年 6 月 11 日,怀揣着多年的憧憬与期待,我们夫妻二人毅然踏上了前往新疆的自驾游之路。</p><p class="ql-block"> 6 月 13 日晚 8 点,我们到达乌鲁木齐。这座充满异域风情的城市,作为我们新疆之行的第一站,迫不及待地向我们展示它的独特魅力。稍作休息后,我们便前往著名的大巴扎。一走进大巴扎,仿佛踏入了一个色彩斑斓的世界。琳琅满目的商品摆满了摊位,精美的地毯、造型独特的手工艺品,还有那散发着诱人香气的各种美食,让人目不暇接。在这里,我们仿佛置身于一个民族文化的大熔炉,维吾尔族、哈萨克族、回族等各民族的人们和谐共处,构成了一幅绚丽多彩的生活画卷;在这里,我们感受到了新疆多元文化的交融,也为这次旅行拉开了精彩的序幕。</p> <p class="ql-block"> 第二天,我们前往天山天池。他是一个天然的高山湖泊,四周群山环抱,森林茂密。我们乘坐缆车来到湖边,眼前的美景让我们陶醉其中。湛蓝的湖水宛如一面巨大的镜子,倒映着周围的群山和天空。远处的博格达峰,山顶白雪皑皑,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烁着银光。湖边的草地郁郁葱葱,各色野花竞相绽放。我们沿着湖边漫步,感受着微风的轻抚,呼吸着清新的空气,心中的烦恼和疲惫瞬间消散得无影无踪。这是大自然赋予我们的珍贵礼物,让我们沉醉其中,流连忘返。</p> <p class="ql-block"> 离开天山天池,我们前往独山子,准备踏上那条被誉为“中国最美公路”的独库公路。独库公路全长 561 公里,横贯天山山脉,是连接新疆南北疆的重要通道。我们从起点出发,一路向上攀登,公路两旁的景色如同一幅流动的画卷随之变幻。起初,道路两旁是郁郁葱葱的森林,随着海拔的升高,森林逐渐被高山草甸所取代,漫山遍野的野花肆意绽放。当车子行驶到海拔 3390 米的哈希勒根达坂时,窗外是皑皑白雪,车内却温暖如春,这种反差令人兴奋不已。独库公路的路况复杂,弯道众多,有些路段十分险峻,但正是这种挑战,让我在驾驶过程中充满了刺激与兴奋。一天之内,我们仿佛穿越了四季,真正感受到了“一天走四季,十里不同天”的独特气候和景观。</p> <p class="ql-block"> 在途中,我们遇到了几个来自山东的驴友。当他们看到我们车上挂着的山东牌照时,都激动地和我们打招呼。在这遥远的新疆,遇到家乡的人,那种亲切感油然而生。这短暂的相遇,就像旅途中的一抹温暖阳光,让我们的心情格外舒畅。</p> <p class="ql-block"> 6 月 17 日,我们抵达拜城,我们的老朋友早早在拜城宾馆热情的迎接着我们。这天正赶上维族人的节日——古尔邦节,朋友带着我们走进维族人家,一同欢庆这个盛大的节日。走进屋内,浓郁的节日气息让我们瞬间融入其中。烤羊肉在火上滋滋作响,诱人的香气弥漫在空气中。主人家端上热气腾腾的手抓饭,饱满的米粒混合着鲜嫩的羊肉和胡萝卜,每一口都是对味蕾的极致诱惑。大家围坐在一起,欢声笑语不断。尽管语言交流偶尔有些障碍,但通过朋友的翻译,我们与维族同胞们的交流也变的顺利了很多。他们的热情好客、豪爽真诚,让我们深深感受到了不同民族之间那份深厚情谊,让我对新疆多元文化融合的魅力有了更深刻的理解。</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在拜城,除了体验到了古尔邦节的独特魅力外,我们还在朋友的带领下,参观了闻名遐迩的克孜尔石窟和天山神秘大峡谷。克孜尔石窟是中国开凿最早、地理位置最西的大型石窟群,大约开凿于公元 3 世纪,早于敦煌莫高窟近 300 年。踏入石窟,壁画上精美的佛像和生动的佛教故事映入眼帘,虽历经千年岁月的侵蚀,色彩依然绚丽。壁画中的人物形象栩栩如生,他们的神态、服饰都展现出了古代龟兹地区独特的艺术风格,每一幅壁画都蕴含着深厚的宗教文化内涵。站在石窟内,仿佛穿越时空,回到了那个佛教昌盛、文化繁荣的时代,它让我们对新疆在丝绸之路文化交流中的重要地位有了更直观的认识。</p> <p class="ql-block"> 天山神秘大峡谷,那奇特的地貌和壮观的景色,让我们仿佛进入了一个神秘的世界。峡谷内,红色的岩石在风雨的侵蚀下形成了各种奇特的形状,有的像巨人,有的像动物,栩栩如生。峡谷幽深曲折,时而狭窄如一线天,时而开阔如广场。我们沿着峡谷的小路前行,感受着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和神秘气息,每一步,都像是在探索一个未知的世界,充满了惊喜和期待。</p> <p class="ql-block"> 告别拜城,我们前往喀什。喀什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古城,有着两千多年的历史。走进喀什古城,就仿佛穿越回了古代。古老的城墙、狭窄的小巷、错落有致的民居,一切都保存得那么完好。古城中的艾提尕尔清真寺庄严肃穆,是喀什古城的标志性建筑之一。在这里,时间仿佛放慢了脚步,人们过着悠闲自在的生活。我们漫步在古城的街道上,欣赏着维吾尔族传统的建筑风格,感受着浓郁的民族文化气息。街边的手工艺品店琳琅满目,精美的木雕、刺绣、铜器等让人爱不释手。我们还品尝了各种当地的特色小吃,如烤包子、羊肉串等,每一种美食都让人回味无穷。</p> <p class="ql-block"> 从喀什出发,我们沿中巴友谊公路(314 国道)前往塔什库尔干县,正式踏入了神秘的帕米尔高原。高原的天空格外湛蓝,云朵洁白如棉花糖,仿佛触手可及。周围是连绵不断的雪山,山顶上终年不化的积雪,在阳光的照耀下闪耀着圣洁的光芒。远处被誉为“冰川之父” 的慕士塔格峰宛如一位巨人屹立在天地之间,神圣而庄严。我们来到慕士塔格冰川公园,近距离感受了冰川的魅力。</p> <p class="ql-block"> 沿途的白沙湖、喀拉库勒湖和班迪尔蓝湖,每一个湖泊都像是一颗璀璨的宝石镶嵌在高原上。白沙湖的湖水清澈见底,湖岸边的白沙细腻柔软,在阳光的照耀下闪闪发光,宛如童话中的世界;喀拉库勒湖海拔 3600 米,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湖泊之一,他背靠雄伟的慕士塔格峰,湖水随着天空和山峰的变化而变幻着色彩,时而湛蓝,时而碧绿,如梦如幻;班迪尔蓝湖周围山峦环绕,将它紧紧拥在怀中,湖水则呈现出一种深邃的蓝色,仿佛是大地的眼眸,神秘而迷人。</p> <p class="ql-block"> 瓦罕走廊,这里是中国、巴基斯坦、阿富汗、塔吉克斯坦四国接壤的地方,他是古代丝绸之路的重要通道,曾经见证了无数商队的往来和文化交流。走在这片土地上,仿佛还能听到古代商队的驼铃声在耳边回荡。看着周围那荒芜而又壮丽的景色,我不禁想象着当年那些勇敢的探险家们,穿越茫茫沙漠和崇山峻岭,开辟出这条连接东西方文明的通道时的艰辛与不易。</p> <p class="ql-block"> 盘龙古道则是另一种震撼。75 公里的路程有 640 多个弯,从海拔 3000 米陡升到 4200米,落差超过 1000 米。他如同一条巨龙横卧于昆仑山脉之中,惊险而壮观。我们行驶在条古道上,仿佛在天空中穿梭。俯瞰下方,是深不见底的山谷,让人胆战心惊;抬头仰望,是湛蓝如洗的天空,仿佛触手可及。“今日走过了人生所有的弯路,从此人生尽是坦途”,这句写在路旁的话语,不仅是对道路的描述,更是对人生的一种期许。行驶在这条路上,我们感受到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和人类的坚韧不拔。</p> <p class="ql-block"> 回到喀什,我们继续前往库车市。在库车,我们游览了库车王府。库车王府是清代新疆郡王的府邸,建筑风格融合了中原文化和维吾尔族文化的特色,雕梁画栋,美轮美奂。府内花园绿树成荫,花香四溢,让人感受到了当年郡王的奢华生活。在这里,我们了解了库车王的历史和文化,欣赏了精美的建筑和珍贵的文物,感受到了这片土地曾经的辉煌和荣耀。</p> <p class="ql-block"> 离开了库车我们进入了北疆,接下来的行程,我们沉浸在新疆的草原风光中。从巴音布鲁克草原到那拉提草原,再到喀拉峻草原,每一处都有着独特的魅力。巴音布鲁克草原广袤无垠,水草丰美,一望无际的草原上,洁白的羊群像云朵般在草原上飘动,骏马在草原上尽情驰骋,蜿蜒的开都河在草原上划出优美的曲线。尤其是日落时分,金色的余晖洒在河面上,形成了“九阳连珠”的奇特景观,那壮丽的景色让人陶醉不已。</p> <p class="ql-block"> 那拉提草原,被誉为“空中草原”。这里的草原与森林交织在一起,景色十分迷人。我们沿着盘山公路缓缓而上,一路上欣赏着窗外的美景。当我们到达草原深处时,仿佛进入了一个世外桃源,巩乃斯河从草原中蜿蜒流过,远处雪山巍峨耸立,森林郁郁葱葱,蓝天白云下,绿色的草原一望无际,五颜六色的野花点缀其中,如同一颗颗璀璨的宝石。</p> <p class="ql-block"> 喀拉峻草原,是一片原生态的草原,这里的景色更加原始和自然。草原上的牧草长得十分茂盛,高过了膝盖。我们漫步在草原上,脚下是柔软的草地,头顶是湛蓝的天空,身边是成群的牛羊。远处的雪山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烁着光芒。在这里,我们体验到了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的壮美景色。</p> <p class="ql-block"> 继续前行,我们来到了八卦城特克斯县,这座按照八卦布局建造的城市,充满了神秘的色彩。整座城市以中心八卦文化广场为太极“阴阳”两仪,按八卦方位以相等距离、相同角度如射线般向外伸出八条主街,每条主街长 1200 米,每隔 360 米左右设一条连接八条主街的环路,由中心向外依次共有四条环路,其中一环八条街、二环十六条街、三环三十二条街、四环六十四条街。漫步在这座城市里,仿佛置身于一个巨大的八卦阵中,让人不禁感叹古人的智慧和创造力。</p> <p class="ql-block"> 从特克斯出发,我们前往赛里木湖。赛里木湖是新疆面积最大的高山湖泊,被誉为“大西洋最后一滴眼泪”,湖水湛蓝如宝石,周围是连绵的雪山和广袤的草原。湖边的草原上开满了五颜六色的花朵,与远处的雪山相映成趣,洁白的天鹅在湖面上优雅地游弋,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卷。我们沿着环湖公路缓缓行驶,欣赏着这如诗如画的美景,感受着大自然的宁静与美好。</p> <p class="ql-block"> 继续前行,我们前往世界魔鬼城和五彩滩。世界魔鬼城那奇特的雅丹地貌让人仿佛置身于一个神秘的外星世界。巨大的岩石在风力和雨水的侵蚀下,形成了各种奇特的形状,有的像城堡,有的像动物,有的像人物。当风吹过时,岩石发出呼啸的声音,如鬼哭狼嚎一般,让人毛骨悚然,“魔鬼城”也因此得名。我们乘坐观光车,穿梭在魔鬼城中,欣赏着这壮观的景色。</p> <p class="ql-block"> 五彩滩位于额尔齐斯河的北岸,南岸是绿树葱茏的河谷风光,北岸则是奇特的丹霞地貌。碧绿的额尔齐斯河从中间流过,将两岸的景色分隔开来。夕阳的余晖下,岩石呈现出红、黄、绿、紫等多种色彩,犹如一幅绚丽的油画,美轮美奂。我们站在观景台上,欣赏着这美丽的景色,不禁感叹大自然的神奇画笔。</p> <p class="ql-block"> 布尔津,一个美丽的小县城,是我们前往喀纳斯的必经之地。这座小城充满了俄罗斯风情,街道两旁的建筑色彩鲜艳,风格独特。这里的夜市热闹非凡,有特色烤鱼、格瓦斯等。在这里,我们品尝了当地的特色美食,让我们大饱口福。</p> <p class="ql-block"> 从布尔津出发,我们前往白哈巴和喀纳斯。白哈巴这座位于中哈边境的小村庄,被誉为“西北第一村”,是图瓦人聚居的地方。古朴的小木屋错落有致地分布在山间。村子周围景色如诗如画,远处的雪山、茂密的森林、碧绿的草地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田园风光图。我们漫步在村庄的小路上,仿佛走进了一个与世隔绝的世界,感受着宁静与祥和。在这里,我们远离了城市的喧嚣,回归到了大自然的怀抱,享受着这份难得的宁静与美好。</p> <p class="ql-block"> 喀纳斯湖是我们此行的又一个重要目的地。喀纳斯湖的美,充满了神秘的色彩。我们漫步在湖边,欣赏着两岸的风光,湖水碧绿,周围是茂密的森林和高耸的山峰,传说中的喀纳斯水怪,更为这片湖泊增添了一份神秘的气息。登上观鱼台,俯瞰整个喀纳斯湖,那壮丽的景色让人惊叹不已。远处的雪山、森林、湖泊融为一体,构成了一幅人间仙境般的画面。</p> <p class="ql-block"> 继续前行,我们来到了可可托海。这是一个充满诗意和浪漫的地方。他以其独特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矿产资源而闻名。额尔齐斯河清澈的河水在山谷中蜿蜒流淌,河水碧绿如翡翠,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烁着蓝色的光芒。周围的山峦郁郁葱葱,森林覆盖率极高。我们沿着河边漫步,感受着河水的清凉和微风的轻抚,心中充满了宁静和喜悦。在这里,我们还了解到了可可托海在 60 年代国家建设时期所做出的巨大贡献,感受到了老一辈建设者们的无私奉献和艰苦奋斗精神。</p> <p class="ql-block"> 离开可可托海,我们前往新疆之旅的最后一站哈密市。途中,我们游览了火焰山和坎儿井。火焰山,那座因《西游记》而闻名于世的山脉,在烈日的照耀下,仿佛燃烧着熊熊烈火。我们站在火焰山脚下,感受着那炽热的温度,山上的岩石呈现出奇特的形状,有的像火焰,有的像动物。传说中的孙悟空三借芭蕉扇的故事,更为火焰山增添了一份神秘的色彩。在这里,我们仿佛置身于一个神话世界,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神奇与壮美。这里的高温和独特的地貌,让我们深刻地体会到了大自然的神奇和残酷。</p> <p class="ql-block"> 坎儿井,是中国古代三大水利工程之一。他是通过地下渠道将天山的雪水引到农田,为干旱沙漠地区的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用水提供了重要的保障。我们走进坎儿井的地下渠道,凉爽的空气扑面而来,与外面炎热的天气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我们沿着坎儿井的渠道前行,看着那清澈的水流在地下缓缓流淌,不禁感叹古人的聪明才智和勤劳勇敢,正是他们的努力,才让这片沙漠绽放出生命的绿洲。</p> <p class="ql-block"> 回顾这 26 天的新疆自驾游,我们从南疆到北疆,领略了新疆独特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民族文化。这片土地的广袤、壮美、神秘和热情,让我们深深地爱上了它。这段旅程中最让我们难以忘怀的,还是在拜城度过的那段特别的时光。在这里,我们与老朋友重逢,感受到了跨越岁月的深厚情谊。</p><p class="ql-block"> 当我们踏上归程,心中充满的是眷恋和不舍。新疆的每一处风景、每一个笑容、每一种美食,都深深地印在了我们的心中,将成为我们生命中最珍贵的回忆。这次旅程只是与新疆的一次短暂邂逅,我相信,总有一天,我们还会再次踏上这片土地,续写我们与新疆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作者:李景林</p><p class="ql-block">摄影:季希叶 李景林</p><p class="ql-block">2025年3月26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