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研思政融合,奏响小学数学育人新乐章:第六周数学教研活动

文昌市第三小学数学组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校聚焦数学课程思政实践开展数学教研活动,提升教师教学与专业能力,增进交流合作;洞察学生需求,培育学生数学素养,推动学校数学教学工作提质增效 。</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现于3月26日周三,按时开展第六周数学教研活动。</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主持人陈翠丽老师宣读本次活动流程,数学教研活动正式开始了,接下来的时间交给上课老师和孩子们。</p> 课例观摩 <p class="ql-block">课题:《复式统计表》</p><p class="ql-block">上课老师:韩瑕</p><p class="ql-block">上课学生:三(3)班</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生动有趣的导入环节,为了解决体育活动中的数学问题,进行数据收集,渗透热爱生活、强身健体教育。</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韩瑕老师引导学生,逐步地经历产生复试统计表的一个过程。</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王平校长观课有感:有分工合作是提高学习效率,有交流分享是引发独立思考,有质疑补充更是思维碰撞,这个才是高层次的学习。</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许小丽校长实时记录课堂情况,并分享到学校大群。</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邢增燕教导与李明坊大组长以扎实的专业态度,打磨教研细节。</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负责录像的邢猛老师早早来到岗位。</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美丽动人的数学老师们,书写的沙沙声相互交织,共同勾勒出专注教研的动人场景。</p> <p class="ql-block">课题:《三角形的认识》</p><p class="ql-block">上课老师:韩敏莉</p><p class="ql-block">上课学生:四(2)班</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通过视频观察三角形在生活当中大量的运用,然后从实际生活、实际物体当中抽象出这节课中要学习的三角形。视频中呈现海文大桥等地标性建筑,感受家乡建设成就。</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小组合作中,促进知识互补,培养沟通与合作能力,激发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提升思维能力,将新课标落实到课堂中。</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利用ai工具,将游戏与知识结合,孩子们在快乐中掌握重难点。</p> 课例分析 <p class="ql-block">三年级单元教材解读与课例分析</p><p class="ql-block">主讲老师:韩丽雪</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三年级本单元承接单式统计表教学,学生此前已掌握单式统计相关知识。复式统计表将多组数据整合,能助力学生对比分析,为后续复杂统计知识学习筑牢根基,在统计知识体系中承上启下。</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教学目标:知识技能上,让学生认识、制作复式统计表,学会分析数据。过程方法上,通过数据收集分析,培养学生合作与探究能力,发展数据分析观念。情感上,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习兴趣。</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教学重难点:重点是认识、填写复式统计表,进行简单数据分析。难点在于理解表头含义。准确把握这些要点,能引导学生体会复式统计表在数据整合、对比中的优势,为后续深入学习统计知识做准备 ,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统计方法解决实际问题。</p> <p class="ql-block">四年级单元教材解读与课例分析</p><p class="ql-block">主讲老师:陈立</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四年级本单元在“图形与几何”领域承上启下,衔接此前图形知识,为后续几何学习筑牢根基。教学围绕认识特性、分类、内角和展开,旨在培育学生空间观念与推理能力。重点是把握特性、分类及内角和,难点则是理解三边关系与内角和推导。</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以《三角形的认识》课例来看,借助生活实例导入,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通过摆小棒、拉框架等实操活动,助力学生理解三角形的定义、稳定性等知识。在画高教学上,示范与练习相结合。课堂穿插多层次练习巩固所学,课后布置拓展作业。 </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尽管课堂整体效果良好,但仍存在部分学生对直角三角形高的理解偏差,小组活动参与不均衡等问题。后续教学需关注个体差异,强化指导,优化活动组织,让学生在三角形知识的学习中收获成长。</p> 互动研讨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韩瑕老师的课后反思。</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韩敏莉老师的课后反思。</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陈翠丽老师对《复式统计表》这节课进行评课。</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王彩萍老师对《三角形的认识》这节课进行评课。</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张晓明老师对《三角形的认识》这节课进行评课。</p> <p class="ql-block">符之发教导听韩敏莉老师《三角形的认识》评课小结</p><p class="ql-block">一、课堂亮点 :</p><p class="ql-block">1. 生活化情境导入,激发兴趣。 </p><p class="ql-block"> 通过生活中的建筑图形引入三角形,将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有效调动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为后续学习奠定兴趣基础。 </p><p class="ql-block">2. 合作互学,凸显学生主体性。</p><p class="ql-block"> 学生通过“创造三角形”的动手操作活动,在实践中感知三角形的构成要素(边、角、顶点),两位学生的课堂展示语言清晰,逻辑性强,体现了对概念的初步理解。 </p><p class="ql-block"> 小组合作画三角形的高,结合视频演示,直观突破“高”这一难点,学生能规范使用三角板工具,操作过程科学有序。 </p><p class="ql-block">3. 多元互动,深化概念建构 </p><p class="ql-block"> 学生上台判断三角形、描述概念,教师通过追问(如“为什么是/不是三角形?”)引导学生自主归纳定义,强化了数学语言的严谨性。 </p><p class="ql-block"> “问题闯关”游戏设计层次分明,从基础判断到综合应用,既巩固知识点,又渗透分类讨论思想,课堂氛围活跃。 </p><p class="ql-block">4. 技术融合,直观高效 。</p><p class="ql-block"> 视频动态演示画高的过程,弥补传统板书的局限性,帮助学生清晰理解“从顶点到对边的垂直距离”这一抽象概念。 </p><p class="ql-block">二、改进建议 </p><p class="ql-block">1. 关注差异,加强个别指导</p><p class="ql-block"> 在画高环节,部分学生仍存在“对边未找准确”“直角边未对齐”的问题,建议增加针对性练习或分组帮扶,确保全体学生掌握技能。 </p><p class="ql-block">2. 深化概念辨析,拓展思维。</p><p class="ql-block"> 在判断三角形时,通过观察非常规图形(如边未闭合、曲线边等),引导学生通过对比分析,进一步明确三角形的本质特征(三条线段首尾相接)。 </p><p class="ql-block">3. 优化时间分配</p><p class="ql-block"> 小组合作环节时间稍显紧张,部分组未能充分讨论,建议精简问题闯关的重复题型,腾出更多时间用于实践操作与反馈。 </p><p class="ql-block">三、总结 </p><p class="ql-block">本节课以“生活—操作—探究—应用”为主线,融合动手实践、合作学习与信息技术,有效落实了“做中学”的理念。教师注重学生数学语言表达能力和空间观念的培养,课堂节奏张弛有度,目标达成度高。后续可进一步设计开放性任务(如“用三角形解决实际问题”),促进知识迁移与应用创新。</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邢增燕教导对两位老师的课例进行了深度剖析点评。</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李明坊大组长总结了本次教研活动:</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这次小学数学教研活动,在大家的积极参与下,即将圆满结束。在此,我对本次活动进行简要总结。</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本次教研活动主题突出,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在课堂观摩环节,两位老师的示范课亮点频出,巧妙运用生活实例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主动探究,课堂氛围热烈,充分展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渗透课程思政,为大家提供了很好的教学示范。</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互动研讨环节,老师们各抒己见,围绕教学目标的达成、教学方法的选择、学生思维的培养等方面展开深入讨论。针对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许多切实可行的改进建议,实现了思想的碰撞与经验的共享。</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教研是教学的源泉,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希望各位老师以此次教研活动为契机,将所学、所思、所悟运用到日常教学中,不断探索创新,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同时,积极参与教研活动,相互学习,共同进步,为小学数学教育事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最后,感谢各位老师的辛勤付出和积极参与,让我们期待下一次教研活动更加精彩!</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谢谢大家!</p> 总结展望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过去小学数学教研工作中,团队围绕主题教研、课例打磨、培训赋能、资源共享开展活动,更新教学理念,提升教师素养。但也存在教研深度不足、参与度不均和成果转化欠佳的问题。</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未来,我们将深化教研主题,提升研究质量;优化活动形式,提高教师参与积极性;加强成果转化,推动教学改进;强化团队建设,打造专业师资队伍。持续提升教学质量,助力学生全面发展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