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观国学大师季羡林先生纪念馆

春花秋月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昵称:春花秋月</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美篇号:6583505</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参观了张自忠将军纪念馆,我们又来到了季羡林先生纪念馆,它和自忠将军纪念馆在一个区域,座落在临清市区南部的运河文化中心东南、古运河畔,建筑面积3500平方米,展厅面积2300平方米。</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纪念馆外形简洁大气,素雅而不失庄重。正如季羡林先生简朴的风格。馆名由当代著名书法家欧阳中石先生题写。</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走进大门,映入眼帘的是季老先生的铜像,他拄着拐杖端坐,笑容和善、姿势端庄,铜像并不是很大,但让人感觉人很亲切、很高大。铜像旁是一本翻开的大书,上面镏金刻写着季羡林先生的名言:“我平生优点不多,但自谓爱国不敢后人,即使把我烧成了灰,每一粒灰也是爱国的。”这句话也深深的震撼了我,让我对这位学界泰斗的敬仰之情油然而生。</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馆内分为序厅、文字图片厅、书籍展厅、手稿展厅、证书展厅、影视厅、书房再现、名人题词等八个部分,全面回顾了学界泰斗的人生历程,反映了季羡林先生的学术生涯及取得的巨大成就。</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馆内分上下2层。第一层重点展示季羡林先生的生平事迹。共分为童年时代、济南求学、负笈清华、留德十年、学术生涯、故土情深、高山仰止7个部分,展示100多幅图片资料和部分文字资料,全面反映了季羡林先生学术生涯及辉煌成就。</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第二层重点展示季羡林先生的收藏和学术研究。共分书籍展厅、手稿展厅、证书展厅、书房再现、研究中心、多媒体展示厅等6个部分。</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整个纪念馆以季羡林先生从事科学研究的历程和辉煌的学术成就为主题,充分体现一位学界泰斗严谨的治学风格、坚持不懈的探索精神,展示了季羡林先生朴实谦虚的高尚品格以及他爱祖国、爱人民、爱家乡的赤诚情怀。</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span class="ql-cursor"></span></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季羡林留德十年获得博士学位后,不贪恋外国优厚的侍遇,谢绝恩师的挽留,毅然回到“一穷二白”的祖国,报效国家。月是故乡明,他心里始终深情眷恋着是故乡,他为家乡捐建希望小学,赠送了价值7万元的自己主编的《传世藏书》。</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季羡林先生学贯中西,汇通古今,在语言学、文化学、历史学、佛教学、印度学和比较文学等诸多领域都建树卓著,精通12国语言,堪称我国学术界的一代宗师。是国际著名东方学家、印度学家、梵语语言学家、文学翻译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被誉为“国学大师”。</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季羡林,字希逋,又字齐奘。1911年8月6日生于临清市康庄镇官庄村。少年时期在济南读书。1930年考入清华大学西洋文学系,1935年考取清华大学与德国的交换研究生,赴德国入哥廷根大学学习。1941年获哲学博士学位。1945年10月回国。1946年被聘为北京大学教授,创建东方语文系并任首任系主任。这是我国成立最早的东方语文系,培养了大量东方学专业人才,为国家的经济建设、对外宣传、外交工作做出了重要贡献,并在学术上取得了丰硕成果。2009年7月11日因病逝世。</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季老先生离开我们己经16年了,作为学界泰斗、国学大师,他的思想和精神影响、激励着无数人,通过观看展览更加深了对他的了解。我和家人平时也愿意看老先生的书,家里有《季羡林散文精选》《季羡林谈人生》等书籍。他的文字有如春风化雨,饱含人生的哲理,直入灵魂。一个多小时的参观游览结束了,恋恋不舍的离开了季羡林纪念馆。</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文字编缉/春花秋月</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图片春花秋月及家人和网络</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2025年3月26日</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