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为准确把握国家普通高中核心素养导向的考试命题趋势,助力我校2025年高考备考工作,我校高三年级九个学科全体科任老师于3月21—22日参加了2025年海南省高考备考培训会。此次培训内容丰富实用,为老师们开展更具针对性的高考二轮备考提供了有益借鉴,为高考冲刺夯实基础。</h3> <h3> 语文科的分析会由听课、评课、讲座等三部分构成。首先是儋州一中王浩然老师就《运用论证方法锤炼主体语段》从习作点评导入,进行方法指导。其次是北师海附邹燕妮老师授课,《回归本原,靶向突破——语言文字运用复习》从命题人角度、答题人角度、阅卷人角度研究考题,以错字和词语考察为例,指定备考策略:回归本原。第三是评课 ,翁文津老师讲授《靶向突破,优化提升——2025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建议》,就如何提升实战综合能力提出建议 。最后,是华迈舒红杰老师《立足学情,精准施策——华迈高三语文阅读板块复习策略》数据驱动,有的放矢;学情画像,动态分层;探寻问题本源,素养训练为纲;聚焦小专题训练,减少重复无效刷题;集体备课立足学情。</h3> <h3> 此次高三数学备课组东方中学之行听了东方中学骨干教师的展示课,文昌中学副校长的二轮经验分享,嘉积中学副校长的二轮专题复习经验分享,收益良多。数学二轮复习总体规划讲究科学方法,提高复习效率。从梳理知识<br>、建立联系、分层施教、拓展延伸等方面,通过一般化、特殊化、类比、联系等对已有知识进行探源、拓展、延伸,形成创新学习能力。<br></h3> <h3> 在琼中中学举行“2025年海南省高考(英语)备考培训活动”。活动第一部分展示了一节二轮复习的阅读课~书评,课后海南中学的陈琦老师和王英老师都进行了详细评课,这节课遵循了群文阅读的理念,培养了学生文本分析的能力和阅读素养,同时也提出二轮复习解决问题是导向应该是处理各个层次学生的问题,而不是一刀切。活动第二部分由昌江中学和儋州一中的两位老师老师给我们分享了后进生的复习策略以及学优生的备考培养策略。最后,省教培院的卓俊斌老师分析了高考命题趋势的三大转向以及做了活动总结。<br></h3> <h3> 物理组的活动先展示了一节优质的展示课《板—块模型》,随后专家进行讲座发言。其中,海南省农垦中学朱暑波老师进行讲座交流,介绍高考二轮的备考情况,从适应新时代教育发展需求,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升教师专业素养与教学能力,促进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的角度出发,积极探索创新备课模式,最后省物理教研员王理想老师做活动总结,鼓励老师探索用Ai来参与教学。</h3> <h3> 化学组指出,本次活动先展示了一节优质的实验复习课《无机制备的“归因”思维与语言表述、方程式表征》,让我对如何培养学生实验思维有了方向,除杂要不增不损,瞻前顾后;尾气要指名道姓,防进防出。无情境不成题,学会从题干中提取有用信息。配合物和超分子已经不是边角料,复习时要留意。跳出题海,有效复习。研究好高考题。AI时代,合理运用deepseek和豆包,要有自己的想法,不要被AI取代。</h3> <h3> 生物组参加了2025年生物学科高考备考会,会议提供了很好的备考建议,主要体现在以下等方面:<br>一、知识整合:构建网络,化零为整<br>1、思维导图法<br>二、专题突破:聚焦高频考点<br>1、模块化训练<br>三、能力提升:思维与表达并重<br>1、规范术语<br>2、长句答题技巧</h3> <h3> 政治组参加此次分析会,全组深受启发。会上,专家与资深教师对命题走向进行深度解读,明确政治命题紧密联系时政热点,着重考查学生知识迁移及辩证分析能力。备考策略方面,强调构建知识体系,引导学生梳理教材脉络,将知识点融会贯通。同时,要强化对时事案例的剖析训练,提升学生答题思维与技巧。此次会议如及时雨,为政治备考指引方向。后续我会将所学融入教学,助力学生提升政治学科素养,从容应考。</h3> <h3> 而在定安中学举行的“2025年海南省高考(历史)备考培训活动”中,为大家展示了两节关于二轮复习的同课异构。让大家对接下来的二轮复习有了方向,复习要紧扣课标,要多讲核心内容,重点讲学生不懂的常考知识,讲解对应新高考题,并让学生举一反三做变式训练,提醒学生不要一个坑摔两次。引导学生从命题者的立意去解题。分析学生做题存在的问题,利用课堂解帮助学生解决问题。</h3> <h3> 地理高考备考分析会聚焦于新课标、新课程、新教材和新高考下的备考策略,旨在帮助教师和学生更好地应对即将到来的高考。此次会议也给临中提供了很好的备考建议:<br> 1.教师应深度研究课标,回归课标回归基础,领悟课改精神,把握高考方向<br> 2.注重夯实学生基础,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培养学生良好的学科能力<br> 3.二轮复习注重精讲精练,引导学生反思归纳,提升解读材料的能力<br> 4.训练答题规范指导,提升学生答题能力<br> 5.鼓励学生关注时事,创设真实情境,培养应用能力<br> 高考备考分析会为一线教师提供了宝贵的备考指导和建议,为后面的备考指引了方向。</h3> <h3> 通过这次的培训活动,我们受益匪浅,让我们更深层次的思考,我们应该怎样去针对各个层次学生的问题而去采取合适的复习策略,如何针对高考命题的趋势去培养学生应具备的备考能力。这次培训为我们的备考提供了方向。</h3> <h3>图文:各备课组长<br>编辑:刘 梦<br>校对:桂月玲<br>审核:陈卫民<br><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