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潮州韩文公祠游记</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我们踏上了潮州这片充满历史韵味的土地,专程前往韩文公祠,探寻一代文豪韩愈的足迹,感受那段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p> <p class="ql-block">从潮州古城的广济门出发,穿过横跨韩江的广济桥,便来到了韩文公祠所在的韩江东岸。远远望去,一座四柱三间式白石牌坊矗立在眼前,上书“韩文公祠”四个大字,庄重而肃穆。</p> <p class="ql-block">沿着51级宽大的石台阶拾级而上,仿佛在一步步走进韩愈的人生,每一级台阶都似乎诉说着他当年谪贬潮州的艰辛。登上台阶,古朴典雅的韩文公祠便赫然屹立在眼前,屋脊耸峻,在绿树青山的映衬下,更显雄伟巍峨。</p> <p class="ql-block">走进祠内,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环壁上镶嵌的40通明清以来的碑刻,这些碑刻字体各异,或苍劲有力,或飘逸洒脱,它们不仅是书法艺术的珍品,更是历史的见证,记载着韩愈的功绩以及后人对他的敬仰。</p> <p class="ql-block">来到后堂,正座塑有韩愈坐像,他神态庄重,目光深邃,仿佛依然在关注着这片他曾经为之付出心血的土地。站在韩愈像前,不禁让人思考,这位被贬官的罪臣,究竟为何能在短短不足8个月的时间里,赢得潮州人民世世代代的爱戴。</p> <p class="ql-block">带着疑问,我继续参观。通过祠内的文字介绍和讲解,我了解到,当时的潮州,环境艰苦,经济落后,文化匮乏。但韩愈并未因被贬而消沉,而是积极投身于潮州的治理与建设。他力排众议,大力兴办教育,延请当地名士赵德,捐出自己的俸禄作为兴学之资,使得书院乡学逐渐兴起,好学崇文的风气开始蔓延。他还关注民生,兴修水利,推广北方的耕作技术,促进了当地农业的发展。此外,他写下《祭鳄鱼文》,驱除鳄鱼之患,为百姓消除了一大危害。</p> <p class="ql-block">这座山峰原本名为笔架山,当地民众为了表达对韩愈的感激之情,将其更名为韩山,同时江也随之改名为韩江。普通民众总是怀揣着对一位好父母官的渴望,他们的内心深处有一把公正无私的秤,对于感激之情从不吝啬表达。</p> <p class="ql-block">走出后堂,来到祠堂前的平台上,极目远眺,韩江如一条深蓝色的绸缎,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烁着碎金般的光泽。江面上,广济桥横跨两岸,车水马龙,热闹非凡。1000多年前,韩愈想必也曾站在此处,俯瞰着潮州城,思考着治潮兴潮之策。</p> <p class="ql-block">在韩文公祠的周边,还有许多配套景点值得一游。如“天南碑胜”名家书法长廊,镶有当代名家书法石碑41面,让人在欣赏书法艺术的同时,也能感受到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侍郎阁依古侍郎亭旧实而建,阁中设有“韩愈治潮及其法治精神”专题展览,从另一个角度展现了韩愈的贡献。</p> <p class="ql-block">此次韩文公祠之行,让我深刻领略到了韩愈的伟大人格和深远影响。他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什么是真正的担当与情怀,他的精神如同韩江的流水,源远流长,滋润着一代又一代的潮州人,也让每一个来到这里的人都受到心灵的洗礼。</p> <p class="ql-block">水调歌头·拜谒韩文公祠</p><p class="ql-block">韩水绕祠畔,拾级谒贤踪。牌坊高耸凝肃,碑刻韵无穷。祠内文公端坐,往昔英风如昨,功绩映苍穹。兴学启民智,治水惠桑农。</p><p class="ql-block">驱鳄患,捐俸禄,意何浓。贬官未馁,心向黎庶自从容。千载潮城兴废,一代文豪风采,浩气贯长虹。仰止情难已,浩叹古今同。</p> <p class="ql-block"> 2025年3月13日下午胡志强游记</p>